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平菇熟料立体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装袋后。先经高温熟料灭菌。再进行接种和日光温室发菌的栽培方式。朝阳地区用此法进行栽培。每袋投入干料1.75千克,可产鲜菇2千克,实现温室(净生产面积350平方米)单产1.58万千克,平均每棚纯收入1.75万元。秋季栽培从9月份开始装料。第一潮菇在10月中旬采收,一般可收获5~8潮菇.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200%,采收周期长达7个月。  相似文献   

2.
种用一座 0 .0 3hm2现有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在适宜季节内栽培平菇 12 0 0 0余袋 ,每袋栽培料生产平菇1.7kg,总产量达 2 0 4 0 0 .0 kg,比常规栽培方式每袋产平菇 0 .9kg增产 89%。并从场地选择、栽培料配制、栽培料堆制、装料接种、堆料发菌、出菇管理、脱袋覆土栽培等方面介绍了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平菇的生长条件、品种和菌袋的选择、栽培前准备、菌丝体的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管理等方面对上蔡县平菇塑料袋熟料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来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1998,(10)
1.搔菌第1潮平菇采收后,会出现料面板结、透水透气性差、菌丝衰老、局部发黑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在第二潮菇采收后尤为严重,直接影响后潮菇的产量,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搔菌措施。对料面板结、菌皮过厚的,可全面薄薄地刮去一层衰老菌皮;对菌皮虽较厚,但较新鲜的,可用小刀或粗铁丝在料表面纵横交叉地划出多道小沟。室外阳畦栽培的菌床,可在采收1~2批菇后,用竹帚把在床面上来回扫动,以划破表面一层菌皮外露底层菌丝为度;室内袋  相似文献   

7.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陈建辉 《北京农业》2004,(12):20-20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爽文 《北京农业》2011,(16):21-22
<正>1栽培模式选用秀珍2号秀珍菇菌种。以60米长,8米宽的大棚为例,立体栽培采用层架横放排袋方式,层与层之间用竹竿隔开,层数10~15层,每棚可码放菌袋2万~3万袋。在5-6月份开始生产秀珍菇菌袋,在7-9月份采收上市,供应淡季市场,每  相似文献   

10.
<正>1.适时采收。出菇期的管理,应面对市场的需求,以5~7成熟的平菇供应市场,可收到价高、易销的效果。及时采摘油亮肥嫩的子实体,不仅避免不必要的营养损耗,而且对下一潮菇的及早转潮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避免孢子的形成。2.渠道式出菇。袋培平菇打出的通氧孔洞,被浓密的菌丝交织密封,形成一道菌柱,以此孔作为输养渠道可加快幼菇的生长。具体做法:及时疏蕾,只保留或促使孔洞处的菇蕾的形成与生长,以便菌袋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 平菇栽培中,怎样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是菇农全力探求的目标。特别是袋栽平菇收2~3潮菇后,如果不加以技术处理,就很难再有好的收成。因此,我于今年用全脱袋墙式全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平菇生熟料栽培(最好熟料栽培),室内发菌出菇,再脱袋覆土平面或立体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时、灵活快捷、生物转化率高、时间短、效益比其它方法高30%左右的特点(其最大平菇13.7公斤),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平菇袋栽高产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昌县横山镇的平菇栽培起步早,发展快,现已形成规模生产,成为皖南地区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之一.特将本地区白平菇高产优质高效袋装栽培技术出菇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适温出菇白平菇属广温类型,出菇时的最适温度是14~22℃.该品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出菇快,周期短,适于春、秋、冬季栽培.开袋:在菌丝形成阶段,创造黑暗环境,扎好袋口,棚内堆积培养菌丝,当菌丝长满袋料后,要及时对料袋两头破口开袋.搔菌:熟料栽培,为达到均匀出菇、茹齐菇密,必须搔菌,可用匙轻轻刮去两头袋口的接种块.  相似文献   

14.
平菇地棚菌墙增产栽培技术集覆土栽培和菌墙栽培法为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省工,且质量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过第一潮菇的菌袋脱去,靠地棚四周土墙建菌墙,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外端用泥将菌棒与菌棒间空隙抹好,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此办法的优点主要有:①建菌墙前先出一潮菇,用已收缩的菌棒建成的菌墙不宜变形,不干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平菇地棚菌墙增产栽培技术集覆土栽培和菌墙栽培法为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省工.且质量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过第一潮菇的菌袋脱去.靠地棚四周土墙建菌墙。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外端用泥将菌棒与菌棒间空隙抹好。菌墙上筑水槽.用于补水、补肥。  相似文献   

16.
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生料袋栽平菇 ,装袋、接种一般集中在每年的 12月末 ,因为这时的气温低 ,生料栽培成功率高。但生产后期的问题往往被忽视 ,主要是菌袋出过 1潮或 2潮菇后 ,袋内还有大量营养时 ,便到了春末、夏初季节 ,温度回升 ,菇质变差 ,虫害发生严重 ,市场又受季节的影  相似文献   

17.
对出过第一潮菇的平菇栽培袋以正常堆垛式第二潮出菇为对照,采取8种不同的出菇方式进行增产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平菇后期的增产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出菇方式1(脱袋后出菇端朝外单墙抹泥)、出菇方式4(脱袋出菇端朝外,双墙抹泥)和出菇方式7(脱袋后整袋卧式畦床覆土出菇)这三种出菇方式增产幅度较大。出菇方式1和出菇方式4比较适合在生产上采用。而其他出菇方式由于增产幅度不明显、减产或劳动强度过大等原因不适合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以书写纸代替报纸作为平菇栽培菌包封口材料的可行性,为提高平菇食用安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以书写纸(处理A)代替报纸(处理B)作为菌包封口材料栽培平菇试验,综合评价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数量和鲜重、经济效益及子实体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并进行生产应用验证。【结果】A处理平菇菌丝生长速率为0.97 cm/d,显著高于B处理(P0.05);平均每袋(第一茬、第二茬合计,下同)产生子实体数为43.47个,比B处理多5.57个;平均每袋鲜重达257.59 g,比B处理增加11.70 g。A和B处理平菇子实体的铅(Pb)、镉(Cd)、汞(Hg)和砷(As)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食用菌行业标准限量值(分别为1.000、0.200、0.100和0.500 mg/kg),且A处理平菇子实体的重金属Pb、Cd、Hg和As含量仅分别为0.001、0.085、0.002和0.037 mg/kg,远低于上述对应限量值,未检出铬(Cr),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更高。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虽然A处理平均每袋菌包封口材料购置及剪裁成本合计比B处理增加0.002元,但每袋产值增加0.140元,扣除相关成本差价后,每袋可增收0.138元。生产应用结果表明,与B处理相比,A处理平均可缩短发菌时间3 d,第一茬和第二茬菇分别可提前采收3和4 d,且两茬菇每袋累计增加鲜重24.00 g。【结论】以书写纸代替报纸作为菌包封口材料可显著提高栽培平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增加子实体数量,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并提高平菇产品使用安全水平,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黑木耳吊袋栽培在出了2~3潮耳后,由于袋内水分、营养缺乏不再出耳,就做废料扔掉,但袋内养分还未耗尽。为了多出耳,如将其像平菇后期覆土那样,对黑木耳后期进行覆沙,仍可多收3~4潮菇,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平菇窄棚免喷高效栽培法集埋土栽培法和菌墙栽培法的优点于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简单,且品质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第一潮菇的菌坯脱去菌袋,绕菇棚的四面土墙筑菌墙。菌墙外端用封口泥把菌坯与菌坯粘结起来,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该法的优点主要有五条:①筑菌墙前,先让菌坯出一潮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