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加强春季麦田田间管理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并为粒重打基础的有效措施。笔者阐述了小麦春季生长特点,并从划锄镇压、肥水调控、防治病虫草害等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做了介绍。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并为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小麦越冬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麦田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加之越冬气温偏高,当前群体偏大,出现旺长趋势,特别是播量过大的麦田,苗期分蘖少、个体发育弱,植株出现铺地现象,上部叶片显现受冻症状;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少,麦田墒情充足,可能导致杂草多,危害重;春季天气变化较大,存在低温冻害隐患等。因  相似文献   

2.
<正>驻马店是农业大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近年来,由于种植管理水平的提高,越冬时绝大多数小麦苗情长势好、个体壮、分蘖适中、群体合理,能实现壮苗安全越冬。但是,由于受气象条件和整地质量、底肥施用、播期播量、播种方式、土壤墒情及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麦田苗情长势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针对部分麦田越冬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一、旺长苗麦田管理(一)表现形式及主要原因旺长麦田表现为麦苗长势偏旺、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气候变暖条件下北京地区冬小麦安全越冬的适宜播期。[方法]通过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播期试验(9月25日,10月7日,10月17日),研究正常偏暖气候条件下,冬前积温和小麦叶龄的关系,从苗情角度,为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确定播期提供建议。[结果]气候变暖后冬小麦出苗所需积温增加,但随着播期推迟逐渐降低。9月底播种可以实现壮苗,10月中旬播种,冬小麦苗情依然能达到安全越冬的基本要求。[结论]北京地区,冬小麦9月底至10月中旬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绝大多数麦田出苗整齐、苗全、苗匀,麦苗长势正常。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地块播量仍偏大,基本苗较多。二是有些地方农民急于外出务工,抢墒播种,播期偏早。三是少部分麦田因整地质量差,欠墒播种,出苗率低,有缺苗断垄现象。四是部分晚播麦田的麦苗还是单根独苗,无法形成壮苗,不利于安全越冬。11~12月小麦处于分蘖期,是形成壮苗的重要阶段。根据目前小麦苗情特点,要科学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本年度冬季气温偏低、小麦叶片冻枯较重等问题,为切实抓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夺取夏粮丰收,3月7日涿州市气象局与农业局技术干部对麦田进行了苗情、墒情田间考察。总体上看,小麦越冬期间虽然温度持续偏低,负积温比常年偏多,但由于播种基础较好,小麦抗寒锻炼时间较长,麦苗素质较好,群体较合理;冬前多数麦田浇了冻水,且冬季降水偏多,土壤墒情较足,因此,小麦越冬情况较好,没有发现大面积死苗死蘖现象,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立春过后,小麦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根据目前小麦长势来看,苗情整体较好,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田块整地质量差,旋耕未压,播种较深,麦苗瘦弱;二是部分麦田播期偏早,播量较大,苗密苗弱,养分供应不足,分蘖少;三是纹枯病、根腐病已有发生,尤其是"白籽"播种麦田发生较重;四是杂草普遍开始发生。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和存在的问题,要抓住当前墒好、草小等有利条件,以"镇压、中耕、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重点,因地制宜,分  相似文献   

7.
2011年秋季,因受低温干旱天气变化的影响,廊坊市夏玉米普遍成熟较晚,致使小麦播种期较常年推迟了3~5d。10月15日前,全市完成种麦面积143万亩,其中在10月12日以前播种的适时麦面积占70%,晚播麦占30%。从2011年秋季种麦总体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种麦地块相对集中,麦田成方连片面积扩大;二是播种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做到土地平整,消灭了大土坷垃,实现了一播全苗;三是底肥足、墒情好,麦苗颜色浓绿,达到了苗齐苗壮;四是仍有少部分地块播种偏晚,致使这类麦田群体偏小,个体发育偏弱。总的来讲,冬前小麦苗情好于往年,  相似文献   

8.
正一、当前全县小麦生产形势今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5.7亿平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据越冬期苗情调查统计:我县小麦一、二、三类苗面积所占比例为50.5:37.7:11.8。苗情明显好于上年,单株个体素质也均比上年有所增长,是近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针对我县越冬期日照时数异常偏少,气温偏低等不利因素,特提出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镇压控旺、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一)镇压划锄,控旺转壮,提墒保墒  相似文献   

9.
宁晋县耕地面积6.6万hm^2,小麦播种面积5.22万hm^2,冬前调查情况:个体发育良好,群体偏大,整体苗情较好,全县98%以上麦田趁墒播种,播后镇压面积3.67万hm^2,小麦越冬期无有效降水;春节过后的2月4~5日对全县麦田进行了土壤墒情、旱情、苗情的全面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小麦早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1苗情特点1.1群体充足,个体健壮。越冬以来群体充足、个体健壮、长势均衡。一、二类麦田占97.1%。全市返青期平均亩茎数97.6万,单株分蘖3.9个,单株次生根5.3条。1.2越冬状况较好。今年越冬期间气温高于常年,没有剧烈的温度变化和极端低温,没有死蘖死苗现象,麦田带绿越冬,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生长。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管理是小麦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保证春季管理科学合理,现根据内黄县越冬苗情特点和近期小麦长势、气候条件,提出如下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每年春季,天气渐暖,河南小麦自南而北逐渐进入返青期,进入麦田管理的关键阶段。根据气候和田间生产实际,春季管理应该因地制宜、看苗施策,采取针对性技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为最终夺取小麦丰收奠定坚实基础。1要高度重视春季麦田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我区小麦生产,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播种基础和冬前苗情好于上年,但受播种以来气温偏高、光照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区小麦区域间、地块间苗情发展不均衡。春季麦田管理要以准确把握苗情为基础,以"控旺长,防春冻,早除草,巧施肥"为指导,突出分类管理,确保个体健壮发育、群体合理发展,搭好丰产架子。重点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1镇压划锄,保墒抗旱控旺长春季镇压可改善麦田表层土壤性状,减少水分蒸发,有利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冬小麦播种后到越冬前气温持续偏高,南阳地区冬前积温比常年同期高100℃以上。过高的冬前积温,对于播种偏早的小麦可能形成麦苗过旺。据2006年调查,部分早播麦田冬前苗高在34cm以上,少数麦田出现冬前拔节现象,穗分化进程过快,个别麦苗越冬时达到小花分化期。由于温度高,少数早播麦生长量过大,冬前出现封垄,部分地块出现苗倒伏现象。生长过旺的麦田,麦苗素质差,抗寒能力明显降低。翌年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日照市秋种小麦播种墒情适宜,小麦出苗整齐,苗情较好。当前陆续进入分蘖期,距离越冬期还有一段时间。因此日照市区县应因地制宜,抓好以浇灌越冬水、防除杂草为重点的田间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本文以日照市小麦冬前管理为例对小麦的冬前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已经返青,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此时期是小麦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旺盛生长并进时期,也是小麦变化大、生长快、需水需肥量大的时期,更是加强管理促苗转化、决定亩穗数和形成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今年小麦越冬苗情较好,但是?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问题及不足:一是去年冬季寒潮来得早,持续低温时间长,造成冬前积温偏低,小麦提前越冬;冬季阴天和雾霾天气时间长,光照时数少;麦苗生长量不足,群体偏小。入春以来,没有一次大的降雨雪过程,土壤深层墒情较差,雾霾天气多,光照一直不足,气温忽高忽低,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同时,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麦田播量偏大,麦苗生长细高,不利于预防春季冻害;二是部分秸秆还田和旋耕播种镇压不实的麦田,杂草多、高产区纹枯病危害较重,地面蒸发量大,土壤跑墒快,加之冬季雨雪较少,有些地方旱象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16.
为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年度小麦苗情,有针对性的提出冬前及越冬期管理技术意见,确保小麦安全越冬,11月18~20日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阜平县平阳、大台、王林口等地的小麦苗情进行了田间调查。现针对今年小麦苗情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冬前、越冬期管理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立春"已过,天气回暖,正是加强麦田管理、构建合理群体的关键时期。今年冬小麦苗情、墒情总体较好,但偏旺和偏弱"两头苗"现象较为突出,遭遇早春低温冻害的威胁较大。要以"控旺促弱保壮,科学运筹肥水,防控病虫草害,突出防灾减灾"为技术路径,因地因苗搞好春季麦田管理,夯实夏粮丰收的基础。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陆续开始返青,部分地区进入起身期,是苗情差异最大、最复杂的地区。旱茬小麦苗情较好,但  相似文献   

18.
正为有效掌握小麦返青期苗情,科学精准管理,争取全区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近日,农技人员对我区的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播期、不同水肥管理的麦田进行了返青期苗情调查。总体看,目前我区小麦群体适宜、个体较壮、长势均衡、墒情充足,在越冬期间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出现冻害,为今年的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春季麦田管理应以肥水调控为核心,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管理。1当前小麦生产苗情有利条件1.1返青时间有望提前,有利于延长小麦春季生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颍上县位于淮河北岸,是黄淮海麦区的主产区。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颍上县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9.3万公顷以上,亩产420公斤上下,总产近60万吨。今年,颍上县小麦生产经历了冬前低温来的早,越冬期气温低的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一定抑制,苗情弱于往年,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对夺取午季小麦丰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小麦宽幅播种示范应对低温的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岱岳区于2009年秋种承担了山东省小麦宽幅播种项目,在现代农业核心示范镇推广应用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因2009年入冬前低温天气来的早,并且持续时间长,冬前及早春小麦苗情偏弱,没有达到预期生长目标。针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气候条件,岱岳区在宽幅播种小麦管理上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由以往的控制旺长、培育壮苗转为促弱转壮增群体,经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宽幅播种示范片0.67hm2攻关田单产为11348.4kg/hm2(756.56kg/667m2),666.67hm2辐射带动区的平均单产为9352.5kg/hm2(623.5kg/667m2),产量指标均位居山东省前列。该文主要对岱岳区2009年秋种推广应用宽幅播种技术后小麦苗情偏弱的原因和补救措施作简要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