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目的 测定花生的叶绿素含量时,究竟选取哪个叶位的叶片才有代表性,以往未见对此有专门的报导。为摸清花生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作如下试验,以便今后在取样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叶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快速、实时、无损、准确监测,本研究利用大疆精灵4号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获取花生不同生育期的遥感影像,利用深度神经网络(CNN)和卷积神经网络(DNN),建立叶片数字图像彩色信息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图像特征(包括红光,绿光,蓝光,归一化红光,归一化绿光等)作为网络输入向量时效果较好,CNN产生的预测值和农学实测值训练集平均绝对误差为0.8左右,DNN产生的预测值和农学实测值训练集平均绝对误差为1左右,两者均在误差范围内,可用来实时监测花生的叶绿素含量,为生产上快速诊断花生的肥料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花生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氮、磷、钾三要素,主要是从土壤中吸收的。但不同花生产量水平,所需土壤三要素含量未见研究报导。土壤三要素含量与植株组织液三要素含量的相互关系也不清楚。因此,应用化学营养诊断方法,对花生不同产量水平的土壤、植株的三要素含量进行测定,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花生的合理经济施肥,达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目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花生覆膜施肥虽然所需养分仍绝大多数吸自土壤,但覆膜施肥改变了花生对肥料养分和土壤养分的吸收比率。中肥田亩施N7.5公斤、P_2O_55公斤、K_2O7.5公斤的肥料,花生亩产荚果300—400公斤,当年肥料的剩余率基本能补偿土壤养分的供应率。花生收获后土壤肥力没有递减趋势,下茬种小麦仍有后效。 相似文献
6.
7.
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纤维品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科学》2017,(1)
通过对不同品种纤维品质和棉花各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的测定,分析棉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品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蕾期和花铃期的表达量高于其他时期,且品质优良的品系(纤维长度大于或等于31.00 mm、断裂比强度大于或等于30.0c N/tex和整齐度大于或等于85.0%),其苗期子叶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在蕾期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品系,而在花铃期的叶绿素含量则低于其他品系。不同马克隆值棉花品系叶绿素含量均在花铃期达到最大,且马克隆值在3.7~4.2时,其蕾期真叶叶绿素含量低于其他品系,而花铃期高于其他品系。 相似文献
8.
9.
花生是一种重要经济作物。自1981年引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种植至1985年,榆林和延安两地区己扩种到15万多亩,是陕西省花生新区。 花生对养分吸收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导,但因土壤、气候与栽培条件不同,其吸肥特 相似文献
10.
麦套花生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麦套花生N、P、K施肥与花生产量间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1)N、P、K三种肥料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且互作间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因此,N、P、K需配合使用。(2)公顷产量4500~5250kg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109.5~147kg,P2O5133.5~186kg,K2O243~348kg;最优组合为:每公顷施N139.6kg,P2O5174.3kg和K2O323.3kg,最高产量可达5260kg/hm2。 相似文献
11.
1984-1987年,我省化肥试验网,在花生主要产区的安阳、洑阳、开封、周口等6个地(市)、19个县(市)的潮土上,研究了花生的营养特点和配方施肥效应。统一试验设计,统一化肥品种,统一化验植株样品,统一进行数理统计。共作52个田间试验,1552个观测区,1200余个化验样次,示范推广累计72万余亩。四年中,积累了较为系统的资料,根据花生的营养特点与吸肥规律,为生产花生专用化肥或配方施肥、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花生品质,提出了科学依据,综合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2.
13.
花生的营养特性与配方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东海县白浆土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占有很大的种植面积。据1989年对32个白浆土耕层样品的分析,土壤有机质仅为0.77±0.16%,碱解氮0.062±0.015%,速效磷3.9±2.1PPm,速效钾51±18PPm,严重地制约了花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根据白浆土的性质合理施肥,提高花生产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花生的营养特点和吸肥规律,探讨白浆土地区花生氮、磷、钾肥最佳用量和配比。 材料与方法 一、田间试验 1989—1991年在石湖乡农试站白浆土上进行。土壤理化性状如表1。 相似文献
14.
适制乌龙茶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田间条件下适制乌龙茶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六个供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各不相同,福鼎大白茶〉铁观音〉毛蟹〉肉桂〉本山〉黄Yan。而净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黄Yan〉本山〉肉桂〉毛蟹〉福鼎大白菜〉铁观音。经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不相关。叶片未成熟时,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叶龄的增长和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增加而增加,回归分析表明同一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叶绿 相似文献
15.
陕北花生根瘤固氮,施肥与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北黄绵土花生新区研究表明:亩花生根瘤固氮约6公斤,约占总吸氮量的70%,幼苗至花针期、花针期至结荚期、结荚至饱果成熟期的固氮率分别为25.6%、38.4%和36.1%;花生根瘤菌拌种平均增产10%左右;适量施氮提高花生产量20%左右,但施氮过多,影响结瘤固氮与产量:化学分析表明,在一般施氮水平下,花生茬地土壤全氮含量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前期以中双11(ZS11)作母本、QU作父本通过小孢子培养构建了一个包含282个株系的DH群体,并通过两环境表型考察及DH基因型分型,对甘蓝型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进行分析和定位,在A2染色体21.87~22.91 Mb区间获得一个主效QTL,为了进一步明确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通过分子标记和KASP技术以ZS11作轮回亲本构建了叶绿素主效QTL单位点的近等基因系群体,基于DH群体和单位点近等基因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对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宁和互助两个环境中,DH群体叶片SPAD值呈正态分布,双亲SPAD值呈极显著差异,F1的SPAD值呈偏高值分布,表明该性状为部分显性,且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群体叶绿素的含量不同,高海拔和低温条件下SPAD偏高;在一定范围内,叶绿素SPAD值与单株产量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随样本量的减少而增加;单株产量在两组不同基因型近等基因系中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遗传连锁图置信区间,开发了2个多态性较好的共显性InDel标记和基于KASP技术的6个分型较好的SNP标记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筛选的候选标记。本研究为油菜高叶绿素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标记基础,为高光效新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科学及生产的发展,花生品质育种已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拟通过对花生品种不同生育阶段及生育期脂肪、蛋白质含量分析,以便从中找出花生品质与生物学性状一些有规律的相关关系,供育种和良种推广工作者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利用1987年花生品种资源繁殖更新材料,从中选出早熟品种10份,中熟品种2O份及晚熟品种18份,结合花生品质分析结果,按早、中、晚熟分组,进行数理统计及相关性显著性测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