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济南地区某疑似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场分离到1株支原体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鸡毒支原体(MG)。  相似文献   

2.
采集3/15头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患猪的扁桃体和肺脏,在猪肾细胞(CPK)上分离出4株致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毒在生化学和形态学上类似于冠状病毒。用于多克隆抗体的中和试验,分离毒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不能鉴别,而用能鉴别TGEV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的单克隆抗体,则可与TGEV相区别。这表明此分离毒是PRCV。从2个猪场50日龄猪中各采集30份血清样品,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抗分离  相似文献   

3.
犬副流感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副流感病毒(CPIV),1967年首次从患呼吸道疾病的狗中分离到,引起狗的自限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犬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即窝咳的主要病因[1,6]。由于它对呼吸道的侵害作用,对警犬及军犬的嗅觉有很大影响。CPIV传染迅速并常与细菌、病毒、霉形体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剧。随着我国养犬业的发展,CPIV必将受到应有重视。病原特性CPIV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与猴病毒5型(SV5)、人SV5分离株及人副流感病毒II型抗原性密切相关,性质相似,犬SV5即为CPIV[9]。该病毒经SDS-PAGE分析呈现6种主要多肽:大蛋白(L)、血凝索…  相似文献   

4.
在成都、重庆等10个市、地、县,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鸡场采集108份样品,分离的27个菌株,经L型细菌检验,理化特性鉴定,符合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血清学鉴定(生长抑制试验),证实分离的支原体与鸡毒支原体国际代表株S6为同一血清型。人工复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SMG-1和SMG-2具有高致病性,感染鸡出现典型的慢性呼吸道病症状  相似文献   

5.
家禽呼吸道疾病的混杂感染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特别是饲养环境恶劣的,支原体经常首先暴发,继而其他呼吸道病原乘虚而入,造成2种或多种病的混合感染。目前被普遍确认的最常见的4种呼吸道疾病为鸡慢性呼吸道病(CRD)、传染性支气管炎(1B)、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相似文献   

6.
鸡病毒性关节炎凌育(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510430)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胚跗关节滑膜炎症、健鞘肿胀和腓肠肌腱断裂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最常见于肉仔鸡中。Fahey和Gawley于1954年就从患慢注呼吸道病鸡的呼吸道内分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广西地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的病原情况,本研究通过RT-PCR/PCR方法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2016-2017年送检的117份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料进行病原诊断,并对主要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RT-PCR/PCR方法检测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牛支原体、化脓隐秘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0%(48/117)、28.2%(33/117)、20.5%(24/117)、15.4%(18/117)、12.8%(15/117)、5.1%(6/117),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牛支原体、化脓隐秘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0%(48/117)、33.3%(39/117)、17.1%(20/117)、7.7%(9/117)、2.6%(3/117)、2.6%(3/117),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未检出,且PCR方法更敏感。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株牛支原体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多肽类药物的耐药率为90.0%~100.0%,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敏感(耐药率为在10.0%~25.0%);30株大肠杆菌和3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除了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敏感外(耐药率分别为13.3%~20.0%、10.0%~30.0%),对其他15种药物均具有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50.0%~100.0%、40.0%~100.0%)。综上所述,广西地区牛呼吸道疾病主要以牛支原体、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引发的混合感染为主,且分离菌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多种禽支原体目前从鸟类分离的支原体有20个种,其中四种被认为是重要的病原,即鸡毒支原体(MG),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CRD)和火鸡的窦炎;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鸡和火鸡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滑液膜炎;爱荷华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通过喘咳停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IBVH52)鸡胚感染抑制试验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IBVM41)雏鸡感染治疗试验来了解其对病毒引起的鸡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试验Ⅰ分为A1(IBVH52)、A2(IBVH52+中药煎剂)、A3(中药煎剂)和A4(空白)4组,鸡胚接种后120小时,A2组(30%)鸡胚死亡率比A1组(80%)低50%,A3组、A4组全部存活;活胚平均重A2组(6克)明显大于A1组(3.3克),与A3组(7.9克)和A4组(7.8克)接近。试验Ⅱ分B1(喘咳停)、B2(对照药)和B3(空白)3组,IBVM41株感染鸡治疗3天后,B1组鸡只痊愈,10天后剖检病变不明显;B2组鸡只呼吸道症状减轻,但个别鸡只有继发感染,剖检见呼吸道内有少量粘液,肺脏纹理清晰;B3组鸡死亡3只,呼吸道症状明显,剖检见呼吸道内有大量粘液,肺脏纹理极为明显,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喘咳停具有明显的抗呼吸道病毒IBVH52株和M41株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我省某鸡场有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及剖检肾肿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易感鸡可在24~48小时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多数肾肿大、苍白,可致死部分鸡胚和产生侏儒胚,能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电镜观察见直径约130nm的圆形颗粒病毒。初步鉴定分离株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相似文献   

11.
<正>1流行特点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会导致牛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发生混合感染,死亡率增加。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致病病毒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犊牛病毒性肺炎,致病病毒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病毒性腹泻,致病病毒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致病病毒为牛副流感病毒(BPIV)。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秋冬、冬春交替时期较为流行。病毒能通过口腔、鼻腔、眼部分泌物,  相似文献   

12.
肉仔鸡常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青霉素类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肠道、胆道、尿路感染,其进入血液少(除阿莫西林、苯唑青霉素外),从肠道排出。饮水可治疗腹泻,预防剂量为5克/100千克水,治疗剂量为10克/100千克水,阿莫西林+甲氧苄氨嘧啶(TMP)(5:1)、阿莫西林+环丙沙星(1:1)、氨苄西林+环丙沙星(3:1)、氨苄西林+链霉素(1:3)可增强治疗大肠杆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会引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本研究从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鸡场采集的疑似支原体感染病料中分离、培养获得一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菌落红细胞吸附试验、生化特性测定及血清学鉴定等试验,证明该分离株为鸡毒支原体(MG),并命名为JL株。  相似文献   

14.
许明 《中国家禽》2008,30(9):64
鸡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感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上皮细胞,美国东南家禽研究实验室建立了一种利用鸡胚中分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作呼吸道病毒感染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如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慢性NDV。  相似文献   

15.
河南某鸡场和天津某鸡场发生以呼吸道及肾病变为主的疾病,经流行病学检查、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电镜检查、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等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从病死鸡紧组织中分离到的两株病毒(HN(9301)、TJ(9301)),经鸡胚传至6~7代后,均能使50%以上鸡胚发生死亡或矮化;电镜下均见有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HN(9301)直径90~105nm、TJ(9301)直径85~110nm,周围有长18~19.5nm的梨状突起;两株分离毒都符合IBV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与澳大利亚T株存在一定相关性;动物回归得到了与原发病鸡群相同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禽的腺病毒根据美国Mcferan(1977)Szelszuk(1980)等学者的报导已广泛流行,最近从各种家禽和野禽中分离出12个血清型。其致病力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第一株禽腺病毒是从鹌鹑的呼吸道疾病中分离的,命名为鹌鹑支气管炎病毒(QBV),病...  相似文献   

17.
鸵鸟新城疫的诊断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 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现;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18.
1996年4月,从一个家庭鸡群的1只死亡肉鸡呼吸道(肺和气管)中分离到禽副粘病毒1型(APMV-1)新城疫病毒(APMV-196/89VB)。作者介绍了该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和在口服接种1日龄SPF鸡所见到的组织学病变。对分离出的血凝因子,用可以抑制所有...  相似文献   

19.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是人和动物肠道、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于1893年由Friediander首先从患大叶性肺炎病人的肺组织中分离到,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时可引起肺炎、败血症、脑膜炎、肝脓肿、眼内炎、泌尿系统发炎。或是伤口感染、全身败血症等。目前临床分离到的菌株多数具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多年的养鸡实践告诉我们,冬春季是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等传染性呼吸道病的多发季节,其主要原因是:(1)寒冷应激使鸡抵抗力降低;(2)空气干燥尘埃较多,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害;(3)为防寒保温,关闭门窗,易造成舍内通风不良,使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增多,空气污浊,刺激呼吸道粘膜,有损鸡体健康;(4)气温较低,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环境中较长时期生存;(5)正赶上双节(元旦和春节)和孵化旺季,鸡饲养量增大,流动量加大,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及疫病传播机会。因此在冬春季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