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衢州地区种植的辣椒品种,引进了弄口早椒、南螺、浙椒3号、杭椒12号、杭椒早秀、采风11号等14个品种,并与当地高产品种衢椒1号进行比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南螺和更新28号2个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特性,适宜衢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杭椒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每667m2产量 3000kg,产值6000元以上。我市自2002年引进该品种,至目前已推广533hm2。常规栽培一般10月中旬播种,翌年5月采收,7月上中旬枝条衰老,采收期不到2个月。近两年我们研究了杭椒再生栽培技  相似文献   

3.
杭椒一号俗称杭椒,为早熟、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品质优良的杂交品种。果实微辣,深受上海市民喜爱,适宜于春秋季保护地栽培。近年来随着金山地区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我们开发适合秋季保护地高产栽培的蔬菜品种,杭椒是高产、高效的品种之一,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杭椒盛产于南方,因其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培管方便的优点,近几年我县的杭椒种植规模明显扩大,已逐步形成杭椒产品的产销一体化体系。冬季进行杭椒育苗和保护地栽培,5月上旬即可开始采收上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鉴于我县部分菜农在冬季杭椒移苗这一环节上,存在缺棵过多、缓苗期过长等问题,我们总结出冬季抗椒移苗关键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杭椒12”为试材,采用追施水溶肥与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辣椒种植土壤pH和养分物质含量变化规律、辣椒生长期需肥规律、土壤和植株养分吸收、水肥耦合追施高钾水溶肥对辣椒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改变山地长季节设施栽培杭椒类辣椒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肥耦合技术。结果表明:随辣椒生长周期变长,种植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226.00 mg·kg-1(P<0.05),有效磷含量先增加11.95 mg·kg-1后下降15.18 mg·kg-1(P<0.05)。盛收期辣椒N和P含量果实>叶>茎>根,K含量叶>果实>茎>根,Ca含量叶>根>果实>茎。从辣椒生长初期到末期,种植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减少K>Ca>N>P,植株营养物质含量增加K>N>P>Ca。利用水肥耦合技术追施高钾水溶肥,使盛收期辣椒叶和根K含量增加3.95 g·kg-1和2.69 g·kg-1(P<0.05)。传统山地长季节栽培模...  相似文献   

6.
以‘杭椒12’辣椒为试材,采用追施水溶肥的方法,研究了水肥耦合追施高钾水溶肥对辣椒的品质、产量、植株养分吸收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山地长季节设施栽培杭椒类辣椒使用水肥耦合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追施高钾水溶肥后辣椒单果质量增加1.97 g,同期产量增加9.24%;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中期地上部分植株氮含量、后期磷和钾含量,种植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后期土壤中有效钙含量,均与传统栽培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果实中的维生素C、硝酸盐和粗蛋白含量,后期地上部分植株氮和钙含量,以及种植土壤中期有效钙含量,与传统栽培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杭椒一号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椒具有独特的风味,近几年迅速在我国各大中城市推广应用,众多宾馆、饭店对其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且也逐渐走上了居民的餐桌。种植杭椒由于效益高,正成为许多地方农民的致富途径,但是许多生产者对这一品种不了解,在栽培过程中常会  相似文献   

8.
杭椒是浙江地区的特色辣椒品种,皮薄质优,口感脆嫩微辣,市场价格和种植效益相对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杭椒的产量,指导椒农科学种植,作者以盛利杭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2 400株、2 200株、2 000株、1 800株、1 600株)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盛利杭椒的株高、株幅、茎粗、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始花节位、主茎高度、节间距、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而种植密度增大可提高辣椒产量,因此每667 m2种植2 400株(小椒每667 m2产量1 392.00 kg,中椒每667 m2产量1 464.80 kg),即定植行距50 cm、株距35 cm为盛利杭椒的最佳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杭椒5号的生长特性,在湖北地区作秋冬作物栽培,播种期为10月20日至11月20日,次年4月底至5月始收。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夏季大棚反季节栽培推广、示范,即以越夏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缓解设施一年两茬连续种植杭椒引起的连作障碍问题,探索在春茬种植苦瓜改善和调节土壤理化性状,一般苦瓜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播种,2月中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苦瓜;杭椒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9月下旬开始采收小辣椒,该模式栽培效益稳定,受到种植户喜爱。  相似文献   

11.
朱建标 《食用菌》1996,18(6):27-27
草菇的肉质肥嫩、味鲜,深受市民喜爱。但它是高温型食用菌,上海地区适宜栽培期仅在7、8月,市场供应期短。通过四年对草菇不时栽培探索,将生产期延长到5~10月初,鲜菇供应期也相应延长了5个多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四年累计投料1132t,产鲜草菇430t,产值375.34万元,净利180.34万元,平均单价8~16元/kg。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生产方式与季节安排 草菇的栽培可以室内栽培与室外栽培相结合。室内栽培可以利用蘑菇房和其它空闲房进行栽培;室外栽培分为小环棚畦地栽培和蔬菜大棚栽培两种。无论室内、室外哪种方式,均要达到遮阳、防风、保温、增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玻璃温室中对倍盈番茄进行了夏季和冬春季(长季节)2种不同季节生产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倍盈番茄在福州地区智能玻璃温室适合冬春季(长季节)栽培,表现出果大,高产,商品性好;不适宜进行夏季栽培,表现为果实小,产量低,商品性差。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分别设自然栽培季节和反季节脱袋"长城形"畦式栽培、脱袋覆土栽培、熟料压块栽培和熟料床式栽培各4种栽培模式,用生物统计的方法从中选择出自然栽培季节最佳的栽培模式为熟料床栽模式;在反季节栽培中则以"长城形"畦式栽培模式的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蔬菜,栽培上以生产花球为目的,因此它的生育适温范围比较窄,其耐寒性及抗热能力均比结球甘蓝差,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比较严格,栽培条件和管理技术均要求适时、适当.为取得较好的栽培质量,应根据花菜的生物学特征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采用合理适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明焱  朱惠照 《食用菌》1995,17(4):29-29
自1985年福建古田开展的塑料袋装料代替段木,室内培养室外荫棚出菇的香菇袋栽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后,由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短,成本低,收效大等优点,目前全国年栽培量已突破3亿袋。该项技术一般在夏末、秋初投料制袋,冬初前后陆续出菇上市,其缺点是春菇产量集中、价格偏低,而夏秋季节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上鲜香菇却甚少,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90年代初,福建屏南县在海拔700m以上的高山地区进行反季节栽培香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洋香瓜以食用鲜果为主,果实香甜,含有大量的人体需要的各种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矿质元素。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高。目前在南方多雨地区栽培的多为中小型早中熟品种,用种一般选用日本南部、中部和台湾比较耐湿的杂种一代。1 栽培方式及季节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栽培洋香瓜,要选用适宜品种,利用设施栽培及其配套技术可确保成功。常见的栽培方式有:11 中小棚覆盖栽培 2~3月份选早熟白皮或黄皮类型、生长强健的品种播种育苗,3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于地膜覆盖的中小棚内,按照洋香瓜对温度的要…  相似文献   

17.
番茄既做为蔬菜又做为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消费中更加重视番茄的质量、安全、卫生,无公害番茄的栽培应运而生。1.地块选择栽培用地必须具备良好的气、水、土条件,符合国家无公害环境质量标准。2.品种选择:选择耐寒性强、耐弱光、座果率高、抗病性强、优质丰产的品种,如沈粉1号、L-401、L-402、双抗1号、毛粉802等。3.栽培季节和栽培类型表1日光温室栽培季节和栽培类型(旬/月)4.培育壮苗4.1床土配制与消毒床土要求营养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良好,清洁卫生没有污染。所用园土选择3年未种过茄果类地块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生 《食用菌》2003,25(5):37-37,39
白灵菇是近年来开发出的珍稀食用菌。由于白灵菇商品性好 ,菇质优 ,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较高 ,且食味鲜美 ,市场前景广阔 ,是今后几年很有发展前途的蕈菌种类。白灵菇目前在北方地区栽培较多 ,而在华南地区的栽培量还不很大。我所从 1999年开始从全国各地引进不同的菌株类型 ,经过 3年的栽培比较试验 ,取得了较为成熟的栽培经验 ,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 ,自然条件下只能在冬季栽培出菇 ,最适宜出菇温度在 15~ 2 0℃ ,在华南地区适宜出菇的季节较短。因此 ,栽培季节的安排非常重要。根据我所三年来的…  相似文献   

19.
1栽培季节我县一般为春提早栽培和春到秋大茬栽培。1.1春提早栽培:12月上中旬播种,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中上旬上市。1.2春到秋栽培:2月上中旬播种,4月上中旬定植,7月上中旬上市。I.3秋延后栽培:4月底播种,6月初定植,8月中旬上市。  相似文献   

20.
<正>胡萝卜传统栽培方法是秋季栽培,一季生产半年供应,从10月份一直供应到第二年3~4月份。市场上4月份以后胡萝卜供应量比较少,市场价格比较高。春大棚栽培胡萝卜上市时间在5~6月,正好弥补这个淡季市场。春大棚栽培胡萝卜技术简单、投资少、省工、省事,没有病虫害,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大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