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学 《新农村》2008,(9):19-19
1.建立预防接种制度 (1)仔猪出生后20~25日龄,猪瘟首免。 (2)40—50日龄仔猪,免疫接种副伤寒疫苗。 (3)60~70日龄仔猪,免疫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相似文献   

2.
1、母猪免疫 对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一是防止母猪自身传染病的发生,防止母猪流产和死胎,二是仔猪从母体可获得母源抗体,有利仔猪的健康生长。母猪在配种前注射乙脑疫苗和细小病毒病疫苗;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疫苗,防止四大传染病的发生。每头母猪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猪丹毒、猪肺疫疫苗1头  相似文献   

3.
正1.猪瘟免疫接种及防治免疫程序是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年春、秋以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一次或在母猪产前30天免疫接种1次。仔猪首免:2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或仔猪出生后未吸初乳前用猪瘟免化弱毒苗超前免疫。7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强化免疫。常用疫苗:猪瘟活疫苗(组织苗)。注射此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该疫苗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加  相似文献   

4.
1 种公猪免疫程序1,1 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1.2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1.3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1.4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  相似文献   

5.
一、商品猪(肉猪)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苗,在母猪带毒严重的猪场使用;7日龄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在已发生过该病的猪场使用;20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和蓝耳病疫苗;23~25日龄免疫链球菌C群活疫苗和链球菌Ⅱ型灭活苗,在有该病流行的地区使用;28~35日龄免疫口蹄疫灭活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活疫苗,萎缩性鼻  相似文献   

6.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1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 ̄2h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1.27 ̄15日龄气喘病苗。1.3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1.410 ̄15日龄仔猪水肿苗。1.520日龄肌注猪瘟苗。1.625 ̄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1.7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1.835 ̄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 ̄4周再二免)1.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辣三联苗,2倍量肌注。2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2.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2.2配种前20 ̄…  相似文献   

7.
正猪病最常见的有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猪瘟死亡率最高,猪流感死亡率较低,但可导致猪生长迟缓,使养殖效益下降。1.做好药物预防工作每年春、秋2季要给猪注射疫苗和喂药,以预防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等疾病。无论打针和喂药,都要按照疫苗使用说明。首先,在打疫苗之前,对要免疫的猪群进行必要的临床检查,并向畜主询问有关猪群的健康状况,对病猪或可疑病猪暂缓注射,仅对健康猪进行免疫。在注射疫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猪瘟免疫程序和操作规范的问题目前国内大致有以下几种免疫程序:1、对于散养农户,实行春、秋两季的集中强制免疫。2、公、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小猪双月免疫一次。3、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初生小猪乳前免疫(即所谓超前免疫)一次。4、公猪每年两次免疫,母猪断奶或产后二十日龄随同小猪首免进行一次免疫。小猪60日龄二免。5、场内免疫实行2、3、4中的一种,外购仔猪购回后进行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9.
<正> 对进入集市交易的仔猪及架子猪进行猪瘟疫苗、猪丹毒苗和猪肺疫苗注射,是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在春、秋两次防疫之后,控制猪烈性传染病发生的补救措施之一。但近几年来,经调查发现,在集市上交易的仔猪,有些养殖户购回后,少则两三天,多则半月,均会相继发生猪瘟、肺疫等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1.猪瘟生长猪实行两次免疫,15~20日龄首免,隔30~40天二免,每头接种1~1.5头份;母猪在配种前1~10天接种疫苗一次,或在春、秋接种;种公猪于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在疫区可实施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未吮乳前立即肌肉注射2头份猪瘟细胞苗,等2.5~3小时后让仔猪吃初乳,二免于断奶后1周或60日龄进行。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及动物如牛、羊、猪等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市自 1995年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以来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引起育肥猪生长缓慢 ,种猪繁殖障碍 ,并继发感染引起大批死亡。现将我市某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猪场位于安阳市东郊 ,存栏猪 16 0 0余头 ,种猪 2 0 0多头。该猪场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猪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的免疫接种 ,种猪还接种了伪狂犬病、乙脑、细小病毒疫苗 ,近两年来没有发生疫情和繁殖障碍性疾病。 2 0 0 2年 2月下旬 …  相似文献   

12.
最近,贵州省内一些地区蚋安顺、习水等接连发生猪只免疫注射后又引起猪的疫病流行而死亡,造成养猪业的较大经济损失。且经过综合诊断,证实均由免疫程序混乱所致。安顺地区某猪场对仔猪接种猪瘟疫苗、猪肿疫菌苗及口服仔猪副伤寒菌苗后,又爆发疑似副伤寒的疫病流行,曾认为是由于仔猪副伤寒菌苗不安全所致,争论较大,经省生物药品厂对同批疫(菌)苗作安检和效检,质量合格,最后由贵州省兽防站诊断室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细菌分离、动物接种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现报告于下,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 该疫苗是采用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乳兔或敏感细胞,收获含毒乳兔组织或细胞培养病毒液,以适当比例和猪丹毒弱毒苗液及猪肺疫弱毒菌液混合,加入优选保护剂,充分振荡,混合均匀,经冷冻干燥制成.用于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的免疫预防.猪瘟免疫期为1年,猪丹毒和猪肺疫免疫期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100-100
生猪极易发生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子猪副伤寒、子猪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等疫病。1猪瘟在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种母猪在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子猪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控制区,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子猪断奶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综合养殖场猪场爆发了以断奶仔猪、保育猪大批死亡,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哺乳仔猪整窝死亡为特征的疾病,从疾病的发生流行到完全控制历时四个月。给猪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猪场实行二十八日龄断奶,在发病前从未进行过伪狂犬疫苗免疫仅作猪瘟、肺疫、丹毒疫苗的免疫。  相似文献   

16.
一、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该疫苗是采用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乳兔或敏感细胞,收获含毒乳兔组织或细胞培养病毒液,以适当比例和猪丹毒弱毒苗液及猪肺疫弱毒菌液混合,加入优选保护剂,充分振荡,混合均匀,经冷冻干燥制成。用于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的免疫预防,猪瘟免疫期为  相似文献   

17.
1.后备猪的免疫后备猪在配种前1个月、经产母猪在断奶后要接种如下疫苗:①猪瘟疫苗:每头4头份。②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每头1头份。③猪乙型脑炎疫苗:每头1头份。④猪细小病毒疫苗:每头1头份(灭活苗可接种两次,间隔15天)。⑤猪伪狂犬疫苗:按说明书使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2012,(4):30-31
一、要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单苗疫苗包括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和猪瘟兔化弱毒兔脾淋组织苗,不要使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防猪瘟。重要的是用猪瘟单苗防好猪瘟,猪丹毒可以不防。在怀疑有猪肺疫的猪场,可用猪巴氏杆菌A型及B型(E0630)单苗联用,且应于猪瘟单苗免疫间隔7天后使用。另外,对猪瘟单苗的选择也有讲究,最好能选用两个不同知名品牌的产品,这叫双保险。  相似文献   

19.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冻干苗或湿苗)、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同时对屠宰前40—50天的肉用肥猪进行强化免疫注射(猪瘟苗肌肉注射,肺疫苗和丹毒苗皮下注射),剂量猪瘟苗每次25—100头份(注射时用生理盐水20.0—25.0毫升稀释)、肺疫和丹毒苗每次各20头份(100毫升)。共注射4—5次,每次间隔7—10天。末次注射后10—15天,将免疫猪只以无菌手术从颈动脉采血,分出血清,即为苗原三联血清。从1972年6月至1973年4月,共试制出四批。对其中一批(7302批)进行了系统的效力试验,证明它在实验动物(家兔和小白鼠)和猪体内具有抵抗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强毒攻击的效力。在试制过程中,曾应用本血清治疗了永登、武威和本校农场疑为感染猪瘟、猪丹毒或猪肺疫的自然发病猪一批,剂量每斤体重2.0—3.0毫升,经注射血清一次以后,均恢复健康。苗原三联血清的优点是制法简便,成本低廉,一般基层兽医单位均可利用社队猪场或屠宰场的肉用肥猪自己生产,随制随用。目前,在治疗猪瘟缺乏其它有效药物,治疗猪肺疫和猪丹毒又需要耗费大量抗菌素、磺胺药和其它药物的情况下,应用苗原三联血清治疗病猪,既可以代替迄今唯一能够治疗猪瘟但价格昂贵、货源缺乏的“抗猪瘟高免血清”,又可节约大量抗菌药品,达到“一针治三病”的目的。尤其是“三大猪病”在临床诊断上不易鉴别,且有时继发或混合感染,诊治困难,而用三联血清治疗,这些困难都不成问题了,同时,三联血清本身是一种多联抗体,对动物机体没有化学残毒,故它在猪疫防治中,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符合战备的需要,对猪体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陕西某规模化猪场对当前主要疫病采取的疫苗免疫防控效果,应用ELSIA等方法对全场母猪群、公猪群及各年龄段商品猪进行了主要疫病抗体水平检测,对抗体阳性率、平均值等数据综合分析以期指导优化猪场防疫策略。检测结果发现:种猪群猪瘟、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在80%以上,显示当前猪瘟和口蹄疫防疫措施和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发现种公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高达67%,各阶段母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从60%~80%不等,显示猪群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很高,野毒感染压力很大,是猪场安全运行重大风险。检测发现虽然免疫疫苗,但种猪蓝耳抗体阳性率在40%~80%之间,s/p在0.30~1.06之间,断奶后仔猪蓝耳抗体经历了全面转阴,100日龄又再次转阳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母猪群蓝耳免疫保护率低,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归零后在育肥中期猪群又接触到了病毒发生转阳,这个过程也是影响猪场育肥平稳生产关键阶段,应该提前给与预防性措施或增加仔猪的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