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金属油罐加强圈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华 《油气储运》1995,14(1):8-11
金属油罐加强圈的合理确定,对防止油罐罐壁失稳,保证油罐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油罐加强圈的设置现状,针对目前我国油罐罐壁加强圈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不足,结合油库油罐使用过程中发生罐壁失稳事故实例,指出设计同罐罐壁加强圈时必须扣除腐蚀裕量值,这样才能保证当腐蚀裕量耗尽时,油罐仍具备足够的罐壁稳定性,同时对加强圈的位置及数量提出了设置意见,考虑到油罐强度要求,扣除值应以罐壁各圈板中腐蚀裕量为最小的  相似文献   

2.
在《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中规定:浮顶油罐的燃烧面积,应按罐壁与泡沫堰板之间的环形面积计算。泡沫堰板距罐壁应为1.2~1.4m,浮顶 油罐的堰板高度,当采用机械密封时不应小于0.25m;当采用软密封时不应小于0.9m。为此,目前大多数软密封浮顶油罐泡沫堰板的设计均按图1的形式,将堰板设计成一圈等高的挡板。  相似文献   

3.
徐顺福 《油气储运》2001,20(11):44-46
针对JJG168-87计量规程在实际使用中的缺陷,对罐壁圈板径向偏差测量位置的确定,油罐充满油品后直径增大值的修正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圆柱形金属油罐下节点的应力分析和强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天云  葛京鹏 《油气储运》1996,15(10):15-18
圆柱形金属油罐下节点包括罐壁底圈板、角焊缝和罐底边缘板,这三部分的强度设计是整个油罐强度的关键。对于罐壁最大环向应力(一次应力)校核,首先考虑了三种环向应力的组合值,即液体压力和下节点边缘力系M0使罐壁产生径向位移引起的环向应力σa、第一、二圈罐壁板连接处的边缘力系引起底圈板罐径变化而产生的环向应力σb以及轴向弯曲应力在环向引起的波桑应力σc。对于角焊缝的强度校核,用M0作为油罐底圈壁板与下节点角  相似文献   

5.
若按清罐、大修再检定的正常程序进行立式金属油罐的容积检定,存在诸多弊端。结合油库管理实际,探讨了不清罐带液检定立式金属油罐容积的新做法,介绍了检定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技术参数。基于储罐的液位控制,论述了第1圈板、第2圈板及其它圈板直径或圆周的测量,参照高度的测量,浮顶直径和质量的测量,罐底量和死量的测量,以及罐内附件的测量。该做法使整个测量的总不确定度小于0.1%,符合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已在黄岛油库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振国 《油气储运》2008,27(1):51-54
目前大型油罐泡沫液储备量主要根据《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或依据浮顶油罐泡沫发生器保护周长来确定,而在扑救大型油罐火灾的实际过程中发现,两种计算方法都过于理想化,仅适用于油罐罐壁与泡沫堰板成矩型的设计,讨论了大型油罐泡沫液储备量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如何提高灭火效率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金属油罐的检定通常采用几何测量法,即根据量器的外形尺度和有关位置的测量数据,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得到量器的容积表(内部工与容积的关系)。立式油罐容量的检定与各烊板的内径、内高、底量、罐内附件体积及其起讫点高度和罐的倾斜度的测量数据密切相关;卧式油罐的检定精度受到直圆筒内径、顶板、下尺点内竖直径、倾斜度、钢板厚度及罐体内附件的测量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便于钢制焊接储罐设计人员合理地选取设计规范进行储罐罐壁抗震计算,简要介绍了储罐设计规范GB 50341-2003、API 650-2013中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和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分别对15×104 m3、10×104 m3双盘式浮顶油罐进行了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时,GB 50341-2003与API 650-2013的计算结果相同;GB 50341-2003与API 650-2013在计算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方面都是安全的,但GB 50341-2003在确定罐壁许用临界应力方面相对保守。GB 50341-2003与API 650-2013中罐壁许用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可用一个公式来代替,当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不大于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时,储罐底圈罐壁在地震作用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鉴于一些文献资料对油罐安全装油量问题所采用的术语不统一,释义不确切,计算方法也不尽合理,对立式油罐安全装油量的有关术语,释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是:①允许装油高度和允许装油容量,根据有消防设备和无消防设备两种情形给出计算方法,并规定了几种主要储油罐的允许装油高度H允。②为了确保油罐中的油品在最高储油温度下不超过允许装油高度,限定收油结束时罐内油品的最大高度,称为安全收油度H安;最大容积,  相似文献   

10.
当敞口油罐(浮顶油罐,以下简称油罐)受有风载荷时,罐壁顶部需设置抗风圈,以保持油罐壁的圆度。抗风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抗风圈的最小截面系数。我国目前采用的计算公式是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而导出的。 力学所给出的抗风圈最大弯矩为  相似文献   

11.
内浮顶油罐的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标志内浮顶油罐设计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在基建阶段每立方米容积的耗钢量A,另一项是在投入运行后的有效系数B。如果A值小,B值大,则表明该油罐的建造费用低,油罐投入运行后储存油品的有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然而,B值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内浮顶油罐内径与罐壁高度的关系、环向通气孔大小及其定位尺寸、控制高液位报警的方式及液位高度、内浮盘上表面以上的最外圈支柱高度及曲率半径等。认  相似文献   

12.
吴龙平  明斐卿  付丽  王云  唐颖浩 《油气储运》2013,(10):1072-1075,1079
介绍了储罐标准规范GB 50341、JIS B 8501、BSEN14015及API 650的罐壁厚度计算公式;比较分析了4个标准规范在罐壁厚度计算公式、罐壁钢板许用应力、罐壁焊接接头系数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除了许用应力、焊接接头系数不同外,罐壁计算厚度的设计液位高度也不一样,对设计液位高度的不同理解是引起罐壁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采用GB 50341与采用其他储罐标准规范中罐壁厚度计算公式确定的罐壁厚度是一致的.为使罐壁计算厚度与国际标准规范相同,给出了许用应力的确定原则,同时重新定义了设计液位高度.通过实例证明,许用应力的确定原则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大型拱顶储罐的最大直径已达60m,其罐顶网壳强度校核多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为计算简便,通常将网壳边界条件进行简化处理,忽略罐壁顶部变形对网壳结构的影响。对比介绍了各类单层球面网壳,总结了单层球面网壳基本设计原理,并以某设计院设计的拱顶罐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拱顶网壳和罐壁一体的储罐模型。分别对拱顶储罐在静载、静载+风载、静载+均匀动载、静载+均匀动载+风载共4种载荷工况下罐顶网壳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依据计算结果,提出将环板和肋板建于罐壁顶部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设计模型进行静载+均匀动载和静载+均匀动载+风载这两种工况下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拱顶储罐结构受力更合理,承载能力更强。(图17,表4,参]6)  相似文献   

14.
梁斌  马永利 《油气储运》1997,16(6):34-35,47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立式钢制储油罐常因焊缝密集,应力状况复杂,造成油罐形体尺寸难以控制,影响了油罐的安装质量。从罐壁和罐底的焊接过程和焊接工艺方面,分析了出现焊接变形的原因及其它因素对焊拉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在施焊过程中的焊接变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常宇骁  周丹  马宁  雷玉洁 《油气储运》2012,31(2):109-113,167
将储油罐变位分解为横向移位和纵向倾斜,并设横向偏转角度β,纵向倾斜角度α,根据几何关系研究了卧式储油罐的变位识别。横向移位分析包括油平面高于、低于、处于中层面3种情况;将储油罐分为两侧球冠体和中间圆柱体两部分进行纵向倾斜分析,圆柱体部分针对右侧油面是否接触圆柱体侧壁分为5种情况进行讨论,而球冠体部分分别将两侧球冠体分为左上、左下和右上、右下两部分进行讨论,并建立了储油罐储油量与罐位高度对应关系的微积分数学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实际情况下的α和β值,给出了相应罐位高度的罐容表标定值,验证分析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以海湾扇贝US和ME为亲本,建立了海湾扇贝自交UU、MM和杂交UM 3个试验组合,在养殖112、164天时测定生长参数并分析各养殖时期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各养殖时期,杂交子代的壳高、壳厚以及体重均表现出生长优势(P<0.05),因此认为通过不同地理群体US和ME杂交方式来改善海湾扇贝性状是可行的;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自交群体,体长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对于杂交群体来说,壳高(112天)以及壳厚(164天)对体重的决定作用较大,因此对于该杂交群体的选育,应按照各性状对体重的具体决定系数选择各时期的优势性状,以使子代的杂种优势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7.
大型油罐应力分析与屈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分析了罐壁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圆柱壳理论的应力计算解析方法。比较了已有罐底板应力计算中罐-土耦合有限元分析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以基础沉降量为边界条件的新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优化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对油罐安全性的影响。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准静态弹塑性屈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可大大提高罐体应力计算结果的准确度,部分研究成果可为制订我国大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标准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8.
大型油罐下节点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型油罐的下节点计算,目前有三种方法,即API(J.B.Denham)的刚性地基梁方法、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方法和吴天云的弹性地基梁与刚性地基梁耦合法。对这三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第3种方法适用于边缘板有足够宽度或边缘板与中幅板对接焊接情况。用本计算方法和秦皇岛10×1O~4m~3浮顶油罐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而前两种计算方法的误差都较明显。得出的结论是:①适当增大罐底边缘板伸出罐壁外表面的宽度,以减小罐底边缘板所承受的弯曲应力;②边缘板和中幅板应对接焊接,以减小边缘板的最大应力;③在下节点的计算方法中,应对罐壁变形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19.
为讨论实肋板式耐压液舱结构中的应力分布和各种加强形式对液舱区结构应力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对相同尺寸的不同耐压液舱结构形式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通过对比得出:在船体壳板、液舱壳板加纵骨和在液舱壳板上加设中间支骨分别对降低耐压船体中的应力特别是轴向应力、液舱壳板的轴向应力以及周向应力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