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长距离输气管道设计优化经济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比较全面的考虑影响输气管道总费用的各项因素(管径、壁厚、压比、输气压力及投资的时间价值等)的基础上,将所有费用折算为设备寿命末年时的折算费用,并以此折算费用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合理的输气管道优化设计经济模型。该模型能保证管道终端气体压力为预定值,在基本假设条件下,由已知参数求出各目标函数(管道建设折算费用、压气站建设折算费用、运行费折算费用、总折算费用)。通过实例计算与方案比较,可以 相似文献
4.
5.
6.
输气管道优化设计新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传统的输气管道优化设计模型设计变量多、约束条件多而且复杂,优化速度慢,优化结果不理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该模型具有设计变量少、约束条件少而且简单的特点,提高了优化速度.对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得优化结果为全局最优解.给出了算例,证明输气管道优化设计新模型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温度参数对输气管道工艺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B 50251的推荐公式为基础,建立了输气管道工艺计算模型,分析了模型变量之间的关联度,给出了工艺计算流程。选取不同的地温、管地温差、节流系数进行工艺计算,结果表明:地温越高,管地温差越大,节流系数越小,计算得到的站间距越小,该影响在较大管径、较高压力和较低输量时更明显;在研究条件下,地温对站间距的影响大于管地温差的影响,温差增大5 K的影响大于忽略节流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四川北半环输气干线停输更换漏气管段方案实施过程及步骤,通过换管施工一成一败的对比,分析了导致换管失败的原因及施工方案的不同之处,为大输量输气管道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施工、指挥管理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有分支天然气管道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管道系统的优化设计,即注管径、壁厚、压缩机参数等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使系统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考虑到沿线有分支天然气管道,进分气会导致各段管径,壁厚等参数的变化,同时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引入终值费用作为管道的经济指标,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混合离开变量优化方法进行求解,结果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1.
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时的工艺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不但可以减少内腐蚀,还可使管道的粗糙度下降。讨论了输气管道工艺计算中内壁粗糙度的取值问题。从设计计算角度分析了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对水力摩阻、站间起点压力及压缩机需用功率的影响,并以出川输气管道为例,指出在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输气能力增加5%以上,首站出站压力可降低4.6%,提高了输气管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然气管道的特点,分析了输气管道的材质,线路敷设,截断阀设置,放空火炬,输气站选址,总布局及系统的配置要求等问题,对火灾和灭火等消防安全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输气管道优化设计模型的特点,将其转化为广义几何规划(SGP)的标准形式并求解该模型,以该优化结果为基础,采用SGP灵敏度方法分析了基建投资费、天然气价格、管材性质等设计参数发生变化时最优解的变化情况并与原优化模型重新优化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证明在该三类参数扰动±20%的范围内由SGP灵敏度分析方法获得的最优设计变量满足输气管道工程设计的要求。计算结果表明,最优解对与管径成正比的敷设费、与管道单位重量成正比的敷设费、管材屈服极限这三个参数的变化最敏感;对压缩机站单位功率的年经营费、维护费和设备费这两个参数的变化不敏感,并且前三个参数的扰动对设计变量管径、输送压力的影响较明显,因此在优化设计时必须准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以确保优化设计变量尤其是管径和输送压力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介绍了忠武输气管道干线渝东及鄂西山区的地形特点,通过比选确定了木龙河、马水河、蚂蝗溪、野三河跨越宜采用大、中型悬索跨越结构;大溪沟、黄水湖1号和黄水湖2号跨越宜采用桁架跨越结构.针对这7处跨越设计,从结构特点、桥面结构和跨越主索的选材等方面进行了优选与改进. 相似文献
17.
动态模拟在输气管道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动态模拟在输气管道工艺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传统的工艺稳态设计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与步骤。通过实例对稳态和动态设计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动态模拟是提高输气管道工艺设计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是大型管道跨越,其跨度居大管径管桥之首,且跨越段水深流急,工程设计及施工难度较大。针对设计方案选定、结构计算、主材选用及工程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调研,经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悬索结构形式。介绍了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过程,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型管道跨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