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东黄老线超低输量下加剂输送的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东黄老线输油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东黄老线添加原油流动性改进剂进行了现场测试,计算出了东黄老线在该输送工艺下的最小启输量,并对加剂超低输量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东黄老可通过添加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实现超输量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李永强 《油气储运》2005,24(12):64-66
针对东黄老线因局部反输进口油改造为全线正输胜利油产生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道改造投产方案,并根据计算和现场实测得到的相关工艺参数,介绍了东黄老线改造投产过程,分析了东黄老线在投产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输油管道改输天然气既可以优化城市燃料结构,又可以使油管道的残值充分利用,但在实施这一改输工作前有一系列的问题存在。给出了管道剩余强度、剩余寿命问题的评价方法,针对改输后管道会出现的内腐蚀及天然气水合物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腐蚀后管道时效分析与爆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民 《油气储运》1998,17(3):28-30
从理论与实际结合出发,分析了管道腐蚀后的剩余强度。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以美国标准(ANSI/AMSEB31G)为代表的对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价方法,以及该方法在我国管道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穹 《油气储运》2003,22(3):9-14
在介绍濮临输油管道情况的基础上 ,对濮临输油管道改输天然气所要进行的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 ,根据中济输气管道工程的需要 ,对濮临输油管道的部分管段进行了安全整改 ,通过对管道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校核了管道剩余强度 ,对Q2 35—A·F管材管道的应用以及输油管道改输天然气的可行性等进行了分析 ,为其它输油管道改输天然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天然气管道的内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剑  袁宗明  相臻 《油气储运》2006,25(2):58-59,61
通过对管道内腐蚀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了解管道的内腐蚀情况,是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剩余寿命预测以及可靠性分析的基础.提出了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场采样管段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资料和焊缝缺陷检测资料,采用FAD方法对某含360°内表面裂纹管道的剩余强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管道在0.8MPa压力下能安全运行,在1.4MPa压力下四级地区不能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朝输油管道近几年超低输量运行实践的总结,从理论上分析了中朝管道结蜡特点和规律,对降量运行采用的升压,扩径,注入降凝剂,管道末段清蜡,间歇输送等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该管道超低输量运行的可行性,中朝管道低输量的成功实践及技术总结,为长输管道降量运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陈兆雄  吴明  谢飞  程猛猛  杜伟龙 《油气储运》2013,(11):1194-1197
对于运行多年的油田老龄管道,为了及时掌握管道腐蚀现状并对管道运行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建立了一种埋地钢制管道腐蚀状况预测模型.基于辽河油田原油集输管道局部腐蚀坑检测数据,利用极值分布方法对辽河油田集输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进行研究.通过极值分布概率统计,给出了腐蚀管道最大腐蚀坑深度,并依据局部腐蚀发展经验公式,估测管道腐蚀后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结果显示:曙五联-首站混油外输管道腐蚀剩余使用寿命为6.2年,曙四联-首站混油外输管道腐蚀剩余使用寿命为11.2年,曙一联-曙五联稀油管道腐蚀剩余使用寿命为4.1年.由于管道进入使用末期阶段,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管道进行维修,建议各个管道再评价时间间隔应为此次预测时间间隔的1/2.(表2,图2,参14)  相似文献   

10.
弹性地基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地长输管道运行中将受到多种载荷的作用,如土壤的主动和被动压力,以及地上的活载荷等。这些涉及到管道强度的问题,,在设计时就是通过一系列计算加以解决。作为计算于管道变形和强度的重要基础,给出了弹性地基梁挠曲线微分方程(位移方程)。通过假设的两段钢质管道,利用给出的该挠曲线微分方程分别进行了一端约束两端约束的计算。结果表明,设定的计算误差均小于0.001,较为精确,同时,该微分方程还可用于埋地管道的  相似文献   

11.
张建礼  李聚泉 《油气储运》2000,19(11):16-18
阐述了我国石油资源短缺,东部原油管网流向不尽合理及进口原油由黄岛上岸的迫切性等战略方案提出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建设投运东临复线、启用东黄老线、东黄复线改输黄岛上岸的进口原油,利用东临老线输送进口原油北上至华北地区各炼化企业等战略方案的具体分步分期实施情况。指出战略方案的实施对于扭转部分管道经营亏损,改变部分炼化企业资源短缺状况,缓解我国东部及华中地区原油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国家整体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江波 《油气储运》1999,18(6):51-53
对热炉燃烧油预热流温度的控制是热炉炉提高炉效、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有降耗的有效途径。以东管于黄岛输油管道中东营、寿光、昌邑这三个砂站采用的CE-NATCO热煤炉为例,分析和计算了采用胜利原油和青岛渣 作了为热炉燃料时发控制的温度范围,并根据实际运行的经验,对的燃料油系统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华北各炼化企业对进口原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在进口原油顺序输送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东黄双线流向调整及黄岛增输改造方案。从工艺计算、设备等方面论证了该方案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增加东营站储罐,以提高进口原油西输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德胜  龙媛媛  王遂平  刘瑾  尹春峰 《油气储运》2012,31(8):615-616,647
净化油长输管道不存在由输送介质引起的内腐蚀,其外防腐层及阴极保护状态是决定管道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利用直流电位梯度法(DCVG)和密间距管地电位测试法(CIPS)对东营一黄岛输油管道外防腐完整性进行检测评价。结果表明:DCVG+CIPS综合测量技术可用于确定管道外防腐层的破损位置、大小、严重程度及腐蚀活性,同时可消除土壤IR降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评价管道阴极保护的真实水平。提出了管道外防腐层修复与阴极保护调整方案,为管道的维护、维修与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东黄输油管道热煤加热炉中应用西门子S5-95U自动控制系统情况。利用S5-95U可编顺控制器开发的95U炉控系统及炉控人机操作界面,优化了控制结构,使加热系统安全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顺序输送停输时的混油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东黄复线的运行现状,结合顺序输送工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计算原油管道临时停输时产生混油量的方法,给出了东黄管道混油量的计算实例,计算结果有助于流程切换和减少混油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部输油管道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20世纪70年代是国内原油管道建设第一次高潮,并由此奠定了我国原油管道设计、建设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了缩小与国际先进管道技术的差距,引进了德、英、日、美、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于199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用SCADA技术控制运行的东黄复线,此后东部地区的一些原油管道也先后进行了改造。根据东部地区输油管道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探讨了适合该地区原油管道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国外油气管道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和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富绪 《油气储运》2001,20(1):54-56
论述了管道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和评估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对管道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和评估理论,提出了应该把对管道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工作作为管道运行和技术维护这一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管道计算机辅助断裂评定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道断裂评定工作是管道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油气管道断裂评定能够大大简化工程人员的工作,使断裂评定工作更趋科学化。重点分析了油气管道计算机辅助断裂评定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构成、总体设计、设计流程和系统的实现,并简要分析了系统评定过程及结果的可靠性,为管道断裂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