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保证油库的安全运行,防止因油库跑、漏油而引起重大火灾事故,设计了一套油气报警装置。该装置安装到拦油池等油气容易积聚的部位,在值班室进行监视。一旦发生跑冒、滴、漏事故,油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可立即报警,及时处理。 该装置包括探测部分和带声响报警器的执行机构见图1。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油品储存过程中的蒸发损耗问题,利用内浮顶油罐取代拱顶油罐储存汽油,但内浮顶油罐因浮盘结构存在着密封圈变形、计量误差区和有效利用系数低等弊端。因此提出了利用"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降低汽油储存损耗,并对油库油气进行集成回收,不仅可以消除因内浮顶结构而造成的安全隐患,而且可以改善油气回收效果,降低油气排放浓度,提高油罐利用率和油气回收装置使用率,降低油库运行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吸附法是目前国内油库使用最广泛的油气回收技术,而油气吸附量计量是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切换控制的核心和依据,是确保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介绍了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常见的几种油气吸附量计量方式,包括利用进气流量和浓度计量吸附量,利用进气和排气流量计算吸附量,以及根据鹤管发油信号估算吸附量等方式.阐述了不同计量方式的工作原理、吸附量计算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给出了各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对各种计量方式的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在油气回收装置进气和排气管道上分别安装超声涡街流量计,能够实现对装置的精确测量和控制,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装置的稳定运行.(图3,参10)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库运行过程中的油气排放主要发生在卸油、储油及收发油3个阶段,加油站的油气主要产生在卸油时的油气排放和加油时的油气逸出,车辆油气排放主要包括日间排放、运行排放以及加油排放。基于此,分析了对油库-加油站-车辆实施油气回收的重点部位。当前,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氧化燃烧法5种。国外在油气回收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已有50年的历史,并拥有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技术:油库油气回收装置通常基于活性炭吸附法或专用吸收剂吸收法建造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独立回收处理和一级油气回收2种类型,主要采用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相关技术;车辆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二级油气回收系统和车载油气回收系统(ORVR)2种。  相似文献   

5.
炼油厂和油库的汽油等轻质油品的装车,多是采用小鹤管喷溅式敞口装车、在装车过程中产生大量油气,挥发到空气中去。既造成油品损耗,又污染环境,还容易产生静电,威胁安全生产。为此,和有关单位共同研制并建成了汽油密闭装车油气回收联合装置。1985年5月正式投产运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达到了设计能力和预期目的,这是国内油品储运系统投产应用的第一套轻油装车油气回收装置。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6.
袁功民 《油气储运》1998,17(2):42-44
军用群车加油装置和输油管道泵站还存在不能超过改变泵转速自动控制泵出口压力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喷油现象,而且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一种泵压变速自控装置。该装置利用泵出口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原动机转速,解决了泵出口压力不能自控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喷溅现象,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控制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油压装置是水电站调速器系统的重要动力来源,其工作可靠性对电站有重大影响。根据洪都拉斯帕图卡III水电站油压装置调试期间遇到的问题,文章对控制系统的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列出了有关计算,系统优化后既保证了压力油输出压力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压力罐内油气比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油压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DF——80孵化机翻蛋自控装置常出现的不翻蛋、只能单方向翻蛋等失控故障进行了分析。对原电路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装。改装后设备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9.
吸附式油气回收系统是近年来成品油库普遍采用的一种油气处理装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了成品油库油气挥发的主要部位及其挥发特点,指出汽油的输送环节是挥发的重要节点;探讨了油气回收系统的设计和技术选型,指出吸附法相对于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的技术优势,提出将影响油气回收系统使用效果的所有因素综合考虑,一并视为油气回收系统组成部分的广义概念;总结了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经验,指出先进的设备与科学的管理相结合才能达到运行效果,研究成果为提高油气回收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渭源县渭河城区段防洪工程为例,阐述了水力自控翻板闸的运行原理以及在防洪工程项目中的设计过程与运行实施后的优缺点,旨在为水力自控翻板闸在防洪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磊  侯磊  李雨  朱振宇  雷婷 《油气储运》2021,(2):138-145
机器学习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探索数据规律、建立预测模型来指导决策支持。在目前油气管道系统设备繁多、结构复杂、技术庞杂等背景下,引入机器学习是为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单纯依靠数学模型难以应对的问题,代替人工从事一些枯燥繁琐、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结合油气管道系统各生产环节,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3类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油气管道泄漏、多相流型识别、设备故障诊断及储罐目标检测等应用场景,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管道系统的应用框架,指出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在该领域拥有较强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机器学习在油气管道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油气管道系统的智能化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外地下储气库建设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富绪 《油气储运》1999,18(7):58-61
叙述了国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用途和类型,比较了各种类型储气库的建设工艺和使用民政部结果表明,枯竭油气田型地下储气库在全世界普及率最高,最经济。在没有枯竭油气田做地下储气库时,首推建设的是多孔性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  相似文献   

13.
PLC在大型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嘉宾 《油气储运》2006,25(1):56-58
以15 000 kW热媒加热炉为例,介绍了PLC在以油和燃气为燃料的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应用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处理方法.实际运行效果表明,采用PLC实现热媒炉智能控制鲁棒性好,具有较高的动态和静态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SCADA系统在油气长输管道的应用和发展,智能设备得到广泛使用,油气长输管道远程监测与维护系统(RemoteMonitor&MaintenanceSystem,RMMS)应运而生。RMMS技术的应用可以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护成本,提高SCADA系统的利用率,同时解决管道运行单位维护人员匮乏的问题。介绍了油气长输管道RMMS全分布式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设备的功能,分析了RMMS在结构、功能、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原则与要点,并给出了油气长输管道RMMS典型配置的主要参数。忠武管道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管道场站RMMS的“状态检测、远程维护、安全保障”三位一体的系统建设构想和解决方案,有效保证了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营。(表1,图5,参6)  相似文献   

15.
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爱国  何信 《油气储运》2000,19(3):43-46
回顾国内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现代SCADA系统的技术特征和功能,预测未来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发展动态,其中包括该系统中RTU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发展以及系统功能与结构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CFD 商用软件日渐增多及成熟,CFD 技术已成为油气储运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科研开发工具。对 CFD 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介绍了 CFD 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及其显示和输出的计算结果内容;分述了CFD 技术在管道不同运行方式、管道设备和附件、管道安全运行 3 个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以全球第一个通过 ISO9001质量认证的 CFD 商用软件 CFX 对缩径直管段中气固两相管流流场的数值模拟为例,分析了气固两相管流流场特征以及颗粒的冲蚀情况,全面展示了 CFX 软件的模拟流程,对于 CFD 技术进一步有效应用于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简称哈国)油气资源富庶,是中亚油气运输的重要枢纽。哈国油气储运系统是推进中哈能源合作的重要抓手,对于带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哈国油气运输通道体系现状、通道格局、过境国地位及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了哈国作为重要油气运输通道的能源地缘博弈特征。重点从能源通道权力角度,阐释了中哈能源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合作建议。研究表明:哈国油气管道总运力分别达到1×10~8 t/a、2 700×10~8 m~3/a,过境运力分别为2 000×10~4 t/a、1 900×10~8 m~3/a。近年来,中国几乎参与了哈国所有新建干线管道工程项目,对其能源出口多元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地缘及市场因素限制,近些年,哈国原油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73%增至95%,中哈天然气合作使其天然气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97%降至60%。未来应依托哈国的战略支点地位布局西北能源通道,加强通道来源多样化、路由多元化,创新天然气合作模式,推进中亚地区能源通道的互联互通。(图5,表5,参33)  相似文献   

18.
中国长输油气管道具有运行里程长、分布范围广、沿线环境复杂等特点,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尤其是有效的线路巡护,对于减少管道安全事故、降低管道安全风险、保障管道平稳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受油气管道沿线地理条件限制和自然环境影响,传统的人工巡护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巡护质量和效率。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利用无人机技术对油气管道进行巡护的方法,并结合油气管道企业实际情况开展了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无人机巡护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人工巡护方式的不足,同时降低巡护成本,提高巡护效率,能够促进油气管道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未来管道巡护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常用油气回收方法的技术特点、回收率、排放要求、经济性及安全性等综合因素,提出了高效冷凝与树脂吸附集成回收新工艺,据此研制出加油站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利用典型加油站油气组分进行模拟试验,确定了最佳冷凝温度点为-10℃.集成效果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树脂吸附剂,油气解析率大于95%,有效解决了能耗和吸附剂寿命问题,同时提高了油气回收率,实现了冷凝吸附低能耗集成工艺的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排放的油气含量检测值低于5 g/m3,回收率可达到99%,同时其能耗与同类产品相比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20.
张杰 《油气储运》2014,(2):139-143
为了更准确地开展油气管道风险评价,在论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一聚类分析法的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我国某输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按照建立的风险评价流程,通过数值标准化和统计分析,降低了管道风险指标间的相关性和赋权主观性,提取了管道风险指标的3个主成分因子,然后结合指标间的相关性,最终给出了不同管段的风险分类和排序。基于主成分一聚类分析法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油气管道风险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于指导油气管道运营维护具有实际意义。(图2,表6,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