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黄复线受进口原油数量和原油抵岸日期的限制,日旬,月输油计划变化较大,导致黄岛首站5台输油泵与管道运行计划不匹配。根据这种状况,对黄岛油库外全泵实施科学匹配,对泵匹配前后的运行参数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采用优化运行方案后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华北各炼化企业对进口原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在进口原油顺序输送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东黄双线流向调整及黄岛增输改造方案。从工艺计算、设备等方面论证了该方案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增加东营站储罐,以提高进口原油西输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临复线的投产启动采用了改性原油准冷投技术,通过分析BEM-3原油流动改进剂室内模拟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的试验数据,指出BEM-3原油流动改进剂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重复加热稳定性,对所输油品能起到较好的降粘,降凝作用,叙述了东临复线的两次正输,一次反输的预热暖管过程及通油投产过程,针对准冷投技术投产的特点,分析了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稀释输送工艺在东临老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东临老线(东营-临邑)输油管道的经济效益,根据稀释输送机理,结合胜利原油、阿曼原油的原油物性及东临老线实际工艺流程,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了阿曼油与胜利油不同配比的稀释输送工艺,实现了东临老线冬季常温输送和间隙输送,节能、节电效果显著,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东黄复线是我国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其中黄岛-广饶段于1999年12月正式开始进口原油的顺序输送.介绍了顺序输送工艺的特点,分析了顺序输送混油产生的机理,给出了混油量的计算公式.对影响混油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混油的切割方法,并对顺序输送管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东临复线管道概况和基础参数,回归了各泵站不同泵组合方式的特性方程,建立了运行方案优化数学模型,包括管内油流温度、总传热系数、原油密度、比热容、粘温关系的计算方法,以及原油价格和电价格的取值依据。利用热油管道稳态通用HOPOPT软件,计算了管道在大、中、小3种输量条件下,其末站在不同进站温度时的各站开泵方案、进出站压力、进出站温度及电耗、油耗情况。通过分析优化,计算得到了最佳经济运行方案,揭示了东临复线的节能潜力与进站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东部管网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东部管网部分管道实施国内原油与进口原油混合输送的优越性.以鲁宁输油管道和沧临输油管道为例,对原油混合输送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指出国内原油与进口原油混合输送不仅节能降耗效益显著,而且随着国内市场对进口原油需求的增加,混合输送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韩春宇  黄春  陈飞  南兵 《油气储运》2008,27(2):53-55
东临复线配置有完善的水击压力保护系统,同时采取了压力泄放、顺序停泵、硬线停泵及水击超前保护等措施.通过对东临复线水击保护实例的分析,指出采取泵站独立压力保护系统和全线水击超前保护系统等多重保护措施,可有效防止严重水击工况对管道和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部输油管道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20世纪70年代是国内原油管道建设第一次高潮,并由此奠定了我国原油管道设计、建设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了缩小与国际先进管道技术的差距,引进了德、英、日、美、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于199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用SCADA技术控制运行的东黄复线,此后东部地区的一些原油管道也先后进行了改造。根据东部地区输油管道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探讨了适合该地区原油管道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地下洞库作为国家原油储备库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原油储备库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其选址和所采用的方式对整个设计方案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黄岛地区岩石地质构造分析及300 ×104m3原油地上钢制罐库与地下洞库的比较,认为利用地下洞库储备原油,在战略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均具有地上库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东黄老线剩余强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是管道腐蚀与防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东黄老线为例,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我国对管道剩余强度的两种评价方法,以及该评价方法在东黄老线停输封存后再启输中的应用。通过该评价方法对管道运行压力的分析计算,确定了东黄老线的剩余强度,为合理制定东黄老线安全工艺运行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应用为今后在役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价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东黄输油管道热煤加热炉中应用西门子S5-95U自动控制系统情况。利用S5-95U可编顺控制器开发的95U炉控系统及炉控人机操作界面,优化了控制结构,使加热系统安全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顺序输送停输时的混油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东黄复线的运行现状,结合顺序输送工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计算原油管道临时停输时产生混油量的方法,给出了东黄管道混油量的计算实例,计算结果有助于流程切换和减少混油量。  相似文献   

14.
靳正利 《油气储运》2000,19(11):13-15
从分析我国石油资源的生产和供应的现状入手,指出我国未来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将是长期的,且依赖程度将日益增大。而目前完全依赖海运进口石油的局面越来越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安全以及中国石化集团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修建俄中原油管道将为我国开辟全新的陆路进口通道,有利于改善我国未来的资源结构,满足华北等内陆地区的资源供应,大幅度提高东部原油管网的综合调度能力,并且将成为一种分散市场风险、制衡国际市场人为投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永强 《油气储运》2005,24(12):64-66
针对东黄老线因局部反输进口油改造为全线正输胜利油产生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道改造投产方案,并根据计算和现场实测得到的相关工艺参数,介绍了东黄老线改造投产过程,分析了东黄老线在投产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