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水库概况农中、老鹰窝和八字湾水库均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 ,属江淮分水岭南侧的养殖灌溉型小水库 ,库坝为土质 ,块石护坡 ,来水面积较大 ,水质清新。库中水草覆盖率 2 0 %~ 35 % ,有一定的螺蚌资源 ,详见表 1。表 1 小水库的基本情况水库名称养殖面积/hm2平均水深/mpH值水草覆盖率/%水草品种农 中 2 0 2 2 7 0 2 0水花生老鹰窝 2 6 62 5 7 2 3 5聚草、轮叶黑藻八字湾 60 2 67 0 3 0菹草、茨藻合 计 10 6 62 5 7 12 42 试验内容2 1 水库清野和防逃3座水库在冬春季蟹种投放前皆使用鱼鹰、电捕器或钩卡等渔具进行清野 ,…  相似文献   

2.
位于江苏省灌云县县城西部3km处的叮当河是县城城区近20万居民的饮用水源,全长30km,水深3m~5m,更是县内重点水质保护河道。从2004年起,由县水产技术指导站牵头,在叮当河河道进行“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和饮用水源的保护”课题试验,经过2年的实践,效果非常理想,养殖面积和规模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既保证了水质清新,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现将主要技术归纳如下。一、保护水源与放养河蟹的生物(态)学依据城市饮用水源中适量放养河蟹符合环境友好、资源互  相似文献   

3.
一、池塘选择成蟹池要求不是太严格,一般选用底质好、水源方便、水质清新(以河、库、湖水为好)、无污染、不渗漏的池塘,面积5—20亩为宜。1、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kg,清塘24h后加水,水深60cm左右。2、人工环境的建造可视条件而定,一般采用蟹岛及栽培水草,蟹池池底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面放养水花生、水浮莲等,确保水草面积占蟹池面积的1/3以上。3、进水进水时用密网过滤,以免一些野杂鱼进入池塘中,防止吞食软皮蟹并与蟹争饵。池水深度50cm  相似文献   

4.
1池塘条件 可利用原有蟹池或龙虾池,也可利用养鱼塘加以改造。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为1.5m以上,水草覆盖率达20%。围拦网水域要求水草覆盖率35%左右,池底淤泥25cm左右,养殖正常水深1.5m,汛期水深为2.0m。  相似文献   

5.
常抗美 《齐鲁渔业》2004,21(8):13-15
1 对养殖环境和深水网箱设施的要求。1.1 深水网箱设置海区的环境条件。海区潮流通畅,流速在0.5~1.0m/秒;表层水温8~28℃,骤变幅度小;pH值7.6~8.6;透明度0.3m以上;溶解氧6mg/L以上;水深在15m以上;浪高在5m以内。主要水质指标应不超过鱼类养殖要求的安全浓度及国家海区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水草的好坏决定河蟹养殖水体的优劣,事关养殖的成败,现将水草促、割、疏、控、护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促:促进水草生长河蟹养殖前期,阴雨天气多、水温偏低、光照不足,蟹池主种水草苦草、轮叶黑藻生长缓慢。前期水草生长到2~3厘米,建议亩用生物肥5千克,或低氮复合肥3千克,在围网种植的水草区遍撒,10天左右1次。浅水种草区域保持水深20厘米,保障水草光照充足,然后根据水草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在高寒地区河蟹大水面放养技术,以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甘肃省张掖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和河西水产良种场共同合作,在高台县马尾湖水库下库进行了河蟹引种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水库基本情况马尾湖水库下库面积4800亩,主要是黑河水蓄存后用以灌溉农田的平原型水库。水库最深处水深3.5m,平均水深70cm,水面蓄到最高水位时面积约7000亩。水库底质为细沙,水草丰盛,水草品种主要有聚草、小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水库内除有鲫鱼、河西沼虾等经济水产品外,另有人工放养的鲤鱼、草鱼等品种。水库的冰封期…  相似文献   

8.
牛红华 《齐鲁渔业》2004,21(2):32-33
成虾池面积3~5亩,水深1.0~1.5m。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配备过滤、防逃设施。池底平坦。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不超过10cm。池坡应较缓,要有较大的浅水滩脚,并种植水草,以利于青虾栖息与摄食。  相似文献   

9.
一、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措施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10亩,平均水深1~2米,塘埂坚实不漏水,埂面宽度2.0~2.5米,池底平坦少淤泥,排灌方便,池塘的土壤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之五1.选择种苗技术放养时选择规格整齐、优质健壮的长江水系天然蟹苗培育的蟹种,规格为每千克150~260只。每亩放养500~600只。放养规格整齐、密度适宜,成活率普遍高于46%以上,有的高达70%,亩产达45千克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3千克。2.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技术(1)采取秋冬季带籽移植轮叶黑藻、黄丝草和小茨藻等优质水草。在河蟹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调配水草的种类,组成挺水、沉水相结合的水草群落,形成植物生态链,吸收分解有害物质,有效地控制不利于河蟹生长发育的植物:青泥苔、水网藻、湖靛、甲藻、小三毛金藻,使得pH值保持在7.2~7.8,含氧量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