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摸清蒙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区系分布,为有效可持续防控枇杷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稀释平板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获得114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经显微镜形态鉴定。109株真菌鉴定为以下24种:Absidia corymbifera、Absidia cylindrospora、Absidia spinosa、Acremonium cerealis、Acremonium murorum、Aspergillus niger、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dematium、Fusarium flocciferum、Mucor circinelloides f. janssenii、Mucor circinelloides f. wsitanicus、Penicillium atrovenetum、Penicillium canescen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illium corylophilum、Penicillium daleae、Penicillium digitatum、Penicillium nigricans、Penicillium oxalicum、Penicillium saceulum、Penicillium variabile、Pythium intermedium、Trichoderma strigosum、Verticillium fungicola,分属于11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是优势属,另外5株真菌属于担子菌。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青枯病抗、感桑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分析根际真菌群落与桑树青枯病抗性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枯病抗性桑品种‘抗青283’ב抗青10’和易感桑品种‘强桑1号’根际土壤真菌群落ITS1-ITS2区域进行扩增、测序,分析了2种桑品种根际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1)‘抗青283’ב抗青10’根际优势菌门主要为囊菌门(54.86%)、担子菌门(24.67%)、接合菌门(3.17%),优势菌属主要为淡紫拟青霉属(5.71%)、镰孢菌属(5.43%)、旋孢腔菌属(1.29%);‘强桑1号’根际优势菌门主要为囊菌门(68.04%)、担子菌门(15.12%)、接合菌门(1.90%),优势菌属主要为腐质霉属(8.46%)、镰孢菌属(5.44%)、旋孢腔菌属(2.22%)。(2)抗性品种根际土壤中起重要作用的真菌群落为:海壳科、小皮伞科、球囊霉目_f_uncultured,而易感品种根际土壤中起重要作用的真菌群落为:毛孢壳目、赤壳科、干朽菌科、Cantharellales-fam-incertae-sedis。(3)抗性品种根际检测到淡紫拟青霉属和丛枝菌根真菌球霉菌目均为广泛应用的生防菌,推测与其抗性有直接关系。虽然2种桑品种根际土壤优势真菌群落丰度无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种根际检测到丰度更高的淡紫拟青霉属和丛枝菌根球霉菌目,可能与其抗性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海南桑青枯病拮抗真菌的筛选与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福州菌草基地巨菌草和绿洲一号2种菌草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菌草根际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份土壤样本中获得525 292条ITS序列,在97%序列相似性基础上可划分为726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真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ACE)以菌草非根际土最低,绿洲一号根际土略高于巨菌草根际土;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菌草根际土高于非根际土,绿洲一号根际土略高于巨菌草根际土。3份样品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优势菌纲为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圆盘菌纲(Orbiliomycet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粘膜菌纲(Wallemiomycetes);优势菌属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s)、深黄伞形霉属(Umbelopsis)、枝孢菌属(Cladosporium)、暗双孢菌属(Cordana)、镰刀菌属(Fusarium)、隐球菌属(Cryptococcus)、淡紫紫霉属(Purpureocillium)、赤霉菌属 (Gibberella)、灵芝属(Ganoderma)。研究结果表明,菌草根际土真菌群落多样性高于非根际土,为进一步更好地利用菌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大豆种植过程中因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问题,从真菌多样性和组成结构角度评估微生物菌肥对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减施化肥配施微生物菌肥等不同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大豆花期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本研究以旋耕、免耕和粉垄耕作处理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耕作处理水稻根际土壤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球囊菌门,优势菌属为镰刀菌属、被孢霉属、Pyrenochaetopsis、柄孢壳属、毛壳菌属、支顶孢属、隐球菌属、Westerdykella、顶囊壳属、绿僵菌属。接合菌门和被孢霉属、支顶孢属、隐球菌属、顶囊壳属真菌相对丰度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3种耕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CoA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下的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前两个排序轴共解释了3种耕作处理间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87.46%。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pH与接合菌门真菌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与接合菌门真菌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与担子菌门真菌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表明,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下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不同处理下真菌群落分布受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孢子.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其28S rDNA D1/D2区域,并结合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孢子DT-1与土壤真菌(AB438763)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为97%;DT-2与Mucor...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甘蔗根系的共生关系,分析了有6年宿根年限的甘蔗根系及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种群结构.采集其根系及根际土壤,利用Nested PCR技术对AM真菌的18S rDNA区域进行特异性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根系和根际土壤中表现出不同的DGGE指纹图谱特征,说明两者的AM真菌种群结构差异明显,根系中有6种不同的AM菌群.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明广西红壤区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多样性特点,本研究通过 18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对来自广西红壤蔗区 33 个样地的甘蔗根系和根际土壤样品的 AM 真菌种属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 土壤理化性质对 AM 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 类红壤类土壤中,赤红壤的根外菌丝量、根内菌丝和 丛枝平均侵染率最高,分别为 13.59%、24.18%、1.29%;砖红壤的泡囊平均侵染率最高,为 19.17%。所构建的 AM 真 菌克隆文库中共发现了 24 个 OTU,分别属于 AM 真菌的 7 科 12 属 24 种,其中球囊霉科含 5 属 10 种,多样孢囊霉科 含 1 属 2 种、无梗囊霉科含 1 属 1 种、巨孢囊霉科含 2 属 2 种,近明囊霉科含 1 属 5 种,原囊霉科和类球囊霉科各含 1 属 2 种;3 类土壤的优势科和优势属分别为球囊霉科和根生囊霉属。红壤的 AM 真菌物种丰富度和香浓维纳指数最高, 砖红壤最低。3 类土壤的理化因子与 AM 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均无显著相关。3 类土壤的根内菌丝侵染率与 pH 值均呈正 相关,与有机质、总氮及有效磷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植地土壤养分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17个省(自治区)中90个市、县的130个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进行分析,以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种营养元素在不同产区的含量相差很大;西南产区和东北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土壤有机质较为缺乏;西南产区氮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氮缺乏;东北产区、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磷缺乏;西南产区和西北产区钾缺乏。大部分产区土壤中有效钙含量都比较丰富,只有云南、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含量较低;有效镁的含量普遍较低;有效铁、锌、铜、锰含量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17个省(自治区)中90个市、县的130个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进行分析,以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种营养元素在不同产区的含量相差很大;西南产区和东北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土壤有机质较为缺乏;西南产区氮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氮缺乏;东北产区、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磷缺乏;西南产区和西北产区钾缺乏。大部分产区土壤中有效钙含量都比较丰富,只有云南、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含量较低;有效镁的含量普遍较低;有效铁、锌、铜、锰含量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评价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本研究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花育917进行了产量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花生主产区参加试验的8个品种中,花育917表现出稳产、高产、适应性好的优势。花育917油酸含量77.5%,油亚比13.5,符合高油酸花生标准。其株型为小匍匐型,连续开花结果,单株结果率高,适合精准的单粒稀播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花生品种改良与花生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了我国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成就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品种改良对花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花生品种改良及花生生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酸雨对花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酸度酸雨处理对华南地区花生土壤细菌、放线茵、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3.5及以下酸雨处理对花生土壤真菌数量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在绝大多数生长时期,pH4.0及以下酸雨处理对花生土壤放线茵数量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pH4.5及以下酸雨处理在花生生长前期对土壤细菌数量具有促进作用,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却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酸雨对土壤三大微生物类群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棉花主产区区域竞争力及生产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运用规模竞争力、效率优势系数、效益优势指数以及综合优势指数分析我国棉花主产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来我国棉花生产趋势,即西北棉区应实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压缩山西棉花生产,平衡河南、陕西棉花生产,巩固河北棉花生产,对山东实行专业化生产;稳定和巩固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并提出根据棉区比较优势,确定扶持重点,调整与完善棉花补贴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作为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花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我国花生生产经历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花生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的增长趋势,我国花生生产的主要省份及单产较高省份的花生生产,同时提出了我国今后发展花生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生生产与科研动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万书波 《花生学报》2001,30(4):11-13
从我国花生产现状、种植技术、组织管理体系、花生利用方面概述了中国花生生产动态;从花生科研队伍,主要科研工作及花生科研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花科学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9.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can influence the other interactions in which plants participate, including interactions with herbivores. Many fungi, including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 form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with the roots they inhabit, and potentially alter defense against pes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ocument the extent of root colonization by AMF on non-flooded rice plants grown under conditions typical of commercial fields. We hypothesized that AMF naturally colonized rice plants in different rice producing field locations. Rice pla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reas across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Texas, Mississippi, Arkansas and two research stations in Louisiana. We quantified the amount of AMF colonization in insecticide-free rice plants ove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2014–2016). The results revealed natural colonization of AMF in all rice producing areas. In all the three years of survey, rice-AMF associations were the greatest in Arkansas followed by Mississippi and Texas.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draw attention to natural colonization of AMF in rice producing areas that can impact future ric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by facilitating agricultural exploitation of the symbiosis.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发生分布及致病性分化情况,同时也为我国大豆胞囊线虫防治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豆胞囊线虫种群监测工作,对2012-2014年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的29个大豆试验站所辖150个示范县进行大豆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检测,并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上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明确了大豆胞囊线虫在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发生分布,总检出率达69.4%。并对其中11个群体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生理小种5个,即1、2、3、4和14号生理小种。其中安徽宿州、甘肃镇原、内蒙古赤峰、陕西延安和宁夏银川的鉴定此前未见报道。2012-2014年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发生比较严重,平均胞囊量高达99个·L~(-1),我国大豆胞囊线虫致病性分化并无明显变化,鉴定结果中1、3和4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较高,为7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