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福建省南平市6个种猪场采集52头猪子宫内膜炎病猪子宫分泌物,分别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从52例子宫内膜炎患病母猪的活体病料中共分离细菌72株,检出率为150%。全部细菌分属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分离到的细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占较大比例,它们分别占总检出菌株的43.0%、23.6%和16.7%。患猪中有61.5%的母猪为单一细菌感染;其它为细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比例,达到38.5%,其中以大肠杆菌造成的混合感染占比较高的比例,占总感染头数的28.8%。  相似文献   

2.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广西11个猪场98份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子宫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到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其中链球菌、大肠杆菌分别占53.85%和37.50%。对分离的主要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清楚锦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锦州地区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55头,采取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试验共分离出菌种52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且大多数牛为单一感染.[结论]主要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山东东营地区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情况,对12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生化试验、PCR试验及序列比对、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出9株大肠杆菌菌株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12份样本中有4头患病母猪的子宫内容物检测出有2种致病菌存在.本试验分离的9株细菌菌株符...  相似文献   

5.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经常出现的问题。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它们侵入到母猪的子宫内膜表层或者深层从而引起子宫炎症。该疾病主要发于经产母猪,次要发于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对四个大型奶牛场的60头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调查、采样,并用常规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共分离到细菌59株,其中分离率最高的是埃希氏大肠杆菌14株(23.7%)、葡萄球菌属12株(20.3%)、链球菌属7株(11.8%)(其中溶血性链球菌2株)、棒状杆菌属7株(11.8%)、双球菌5株(8.5%)、肠杆菌属6株(10.16%)、沙门氏菌3株(5.1%)、克雷伯氏杆菌属2株(3.4%),而且分离到了梭菌属3株(严格厌氧菌),药敏试验分析显示,大多数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阿莫西林及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7.
从黑龙江省鸡西地区部分奶牛场选取25头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患牛,并从这25头患牛体内分离得到39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17株、葡萄球菌13株、链球菌5株、其他菌4株。耐药性试验表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都对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呋钠敏感,对庆大霉素比较敏感,对其他几种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导致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好,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后,还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据调查,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因子宫内膜炎淘汰的母猪占淘汰生产母猪的60%以上。本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治疗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它常能引起奶牛的不孕,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影响奶牛业的发展,给奶牛业户和奶牛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复杂,致病因素多样,给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又由于各地的病原菌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各地的情况有所差异,所以各地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防治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0.
母猪的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以两种以上菌感染为多见。在规模化猪场由于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增加。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发生的疾病,尤其以夏季为甚。为了提高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应用中草药水剂(主要成分为淫羊藿、益母草、红花等)、复方左旋氧氟沙星(含甲硝唑)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了综合治疗试验。治疗50头病猪,治愈38头,1个疗程的治愈率达到76%,比传统治疗方法提高了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导致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好,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后,还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据调查,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因子宫内膜炎淘汰的母猪占淘汰生产母猪的60%以上.本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治疗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母猪的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其中以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以两种以上的感染为多见。在规模化猪场由于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增加,已经引起规模化猪场领导层的重视,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势在必行。 1 病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对山东省4个大型奶牛场的60头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调查、采样,并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共分离到细菌59株,其中分离率最高的是埃希氏大肠杆菌10株(16.95%)、葡萄球菌属8株(13.6%)、芽孢杆菌属6株(10.2%)、链球菌属5株(8.5%)(其中溶血性链球菌2株)、棒状杆菌属5株(8.5%)、不动杆菌属5株(8.5%)、双球菌5株(8.5%)、肠杆菌属4株(6.8%)、沙门氏菌3株(5.1%)、克雷伯氏杆菌属2株(3.4%)、耶尔森菌属2株(3.4%)、摩拉杆菌属1株(1.7%),而且分离到了梭菌属3株(严格厌氧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阿莫西林、土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等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15.
李书 《当代畜牧》2023,(11):106-107
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高发病,常给生猪养殖场造成严重损失。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规模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猪产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有的养猪场发病率高达40%~60%。本文针对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母猪子宫内膜内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病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案,以期做好母猪子宫内膜炎疾病防治工作,减少养猪业损失。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规模化猪场多年的生产实践及广泛的调查中发现,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包括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经常发生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20%左右,有的猪场高达40%。患猪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转为隐性或慢性感染,或不愿给仔猪哺乳;或泌乳量减少、无乳;或乳汁质量差,致使哺乳仔猪拉稀,发育不良;或发情周期紊乱,屡配不孕;或产仔少,产死胎;或继发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地影响了猪场的生产力,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何解决这一日渐突出的问题,笔者总结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就其症状、病因及防治等实践体会简介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引起的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过程。该病多发于经产母猪,部分后备母猪也可发生。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将导致恢复时间延长,产后发情时间推迟,炎性渗出物还可改变子宫内环境的酸碱度,不利于精子与卵子的生存与受精,使受胎率明显下降。由于母猪在集约化饲养状态下,长期缺乏运动,抵抗力差,极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引起的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过程。该病多发于经产母猪,部分后备母猪也可发生,是困扰几乎所有猪场尤其是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病。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将导致恢复时间延长、产后发情时间推迟,炎性渗出物还可改变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