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防治水土流失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措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费省效宏、快速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因地制宜,分区采取不同的措施,采取“以改促封”、“以建促封”、“以调促封”、“以移促封”等多种措施并举为生态的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同时要处理好依靠大自然力量和依靠人工治理的关系、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大面积封育保护的关系、封与育的关系和封与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是大自然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为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 ,必须重新充分依靠自然规律。在我国 ,由于区域的差异性 ,形成了多种水土流失类型区。决定了生态自我修复应各有侧重。在必须是自我修复的类型区 ,一味地追求综合治理 ,其结果是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甚至会造成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在需要综合治理的地区 ,过分强调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是消极的思想 ,不会带来各业的发展 ,也不符合自然规律。生态自我修复必须依靠先进技术 ,提高封育效果和速度。应采取科学的监测手段 ,动态观测生态修复区的形态变化 ,根据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我修复是一种积极的、科学的过程。认识大自然修复能力 ,才能促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辅助人工措施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自2000年开始,鄂尔多斯市率先采取封禁保护、舍饲养畜等措施,快速推进生态修复,为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创造了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风蚀沙化程度显著降低,达到了治水土、兴产业、富百姓的多赢目标。以鄂尔多斯市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为主线,分析了不同阶段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推进方式和成效。  相似文献   

4.
南阳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条件恶化,其水土保持在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同时,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开展生态的自我修复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快水土流失的防治步伐,从而实现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丹江口库区的长久治安,保证水源区长期稳定达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旨在注重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加强预防保护和开展人工辅助治理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初步治理的措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晋城市在实施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监测网络建设。介绍了晋城市监测网络建设的初步成绩,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中,遵循自然规律,在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同时,采取禁牧、轮牧、休牧和生态移民等措施,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同时,内蒙古重视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机构建设、执法体系建设、生态保护和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等经验值得南方省市学习借鉴。建议进一步推广生态自我修复工程,扩大生态修复范围;自然生态修复与人工生态修复结合;生态保护与生态移民、资源开发与城市化结合。  相似文献   

7.
平鲁区水土流失面积 2 0 3 3km2 ,是山西水土流失严重的县 (市、区 )之一。在制订全区水保生态建设规划时 ,注意把握以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为先导 ,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坚持综合治理的同时 ,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移民搬迁、明晰产权、休牧禁牧等措施 ,快速地恢复了植被。创新机制 ,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政策 ,依靠服务拉动 ,有效地调动了个户投入治理的积极性。实施封禁治理 ,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生态  相似文献   

8.
自然因素的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宁武县水土流失加剧,动植物群落分布数量和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衰退且失衡,从而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以水旱灾害为重,加上投入不足、治理标准低、进度慢、治理措施单一,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防治的对策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对生态进行自我修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之路,加强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监督执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自然条件和潜力。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要从注重工程建设向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开展流域治理的思路上转变,流域治理的总体布局、措施配置等要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干扰,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在防治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区的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还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吉林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恢复生态 ,是改善生态环境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分析了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恢复生态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依据 ,提出搞好水土资源调查、统一规划、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正确处理治理与预防保护的关系是生态自然恢复的重要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实施生态修复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性进步。生态修复应坚持科学的理念,树立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依靠自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科学的生态修复观。要科学地选择并划定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加快立法,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制定规划,加大投入,积极采取飞播、人工增雨及生态移民等辅助性措施,为加快恢复创造条件。同时,要大力开展监测监控和预报工作,为深化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与生态环境才能协调发展。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 ,从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采取有力措施 ,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 ,依法决策 ,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 ,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藏水土保持考察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藏地域广阔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长江、黄河的长治久安。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应尽快建立健全本区水土保持机构 ,充实科技人员 ,增强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加大预防保护力度 ,依靠大自然自身修复能力恢复生态 ,加强生态用水调配 ,促进植被重建。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 ,自然条件优越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引起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生态的修复能力 ,大面积迅速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 ,正是顺应时代要求 ,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缓慢这一重大问题的最为有效途径。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 ,植被类型繁多 ,大部分地区植物可全年生长 ,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和生态的自我修复。多年的实践表明 ,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主要对策是全面规划 ,采取科学的退耕还林、还草 ,实行封禁治理 ,合理解决好农村燃料、饲料和木材等问题 ,积极营造适应生态修复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开展生态修复的启示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突出水土保持的综合性。要重视水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生态修复,妥善处理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生态修复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五”期间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要在速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努力完成 2 5万km2 的综合治理任务 ,有效地控制住人为水土流失。为实现这一目标 ,在指导思想上 ,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把改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实施封禁治理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封禁治理 ,是恢复生态、改善环境最有效、最快捷的办法。近年来山西省在封禁治理中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封禁治理需要一定的扶持资金作为保障 ,须建立起高素质的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全球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态势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土富含有机质,适宜耕种,具有极高作物生产潜力。黑土耕地是重要农业自然资源与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我国黑土大规模开发、高强度利用、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以及水土流失导致其耕地地力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突出表现就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给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深入了解全球黑土有机质变化态势,采取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建立黑土生态保护机制,遏制黑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的趋势,既是农业生产实际的客观需求,也是农田生态学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黑土有机质的文献资料,参考了国外黑土有机质研究前沿进展,对黑土耕地有机质的利用现状、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保持与提升技术措施,并提出未来我国黑土耕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兼顾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无定河流域不同时段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入手,以减沙效益为研究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问题。分析认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减沙效益是密切相关的,淤地坝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中应占有合理比例,无定河流域坝地配置比例应大于3%;坡面治理措施配置中需进一步加大封禁治理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