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花前渍水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的影响,对长江中下游主推小麦品种进行花前渍水试验,在拔节期测量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和黄绿叶面积比,孕穗期测量SPAD值和黄绿叶面积比,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渍水导致旗叶SPAD值下降,黄绿叶面积比上升,收获指数下降。产量的构成因素中,千粒重、穗粒数、有效分蘖数下降。综合各个品种来看,不同品种的指标参数下降幅度不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指标参数下降幅度,寻找到优势品种襄麦25和皖麦56。  相似文献   

2.
旨在阐明高海拔生态条件下小麦品种顶二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和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3-2014年在云南丽江以云南省主栽的5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顶二叶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根系性状差异及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在开花期顶二叶叶面积、开花期和成熟期顶二叶叶绿素SPAD值、根系性状(次生根根数、根长和根干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倒二叶和顶二叶叶面积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旗叶叶面积与籽粒产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成熟期旗叶、倒二叶和顶二叶叶绿素SPAD值与籽粒产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成熟期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与叶面积的乘积和籽粒产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高海拔生态区次生根根系发达、生育后期顶二叶维持相对较大叶面积和较高叶绿素SPAD值的协调型小麦品种(如云麦53)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灌浆期涝害对弱筋小麦相对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产区中后期涝渍害严重,研究涝害对弱筋小麦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为弱筋小麦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扬麦13、扬麦15、扬麦22和糯小麦4个弱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钵栽培方法,研究灌浆期人工模拟涝害对小麦株高、顶三叶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灌浆期涝害对小麦株高无显著影响;(2)涝害后,小麦顶三叶SPAD值较对照下降,涝害时间越长,下降程度越大;不同叶位叶片涝害后下降差值差异显著,下叶位下降值大,涝害后恢复7 d,上叶位SPAD值较对照差值明显增加,涝害后下叶位叶片先受害,而后向上叶位叶片扩展;(3)小麦灌浆期涝害旗叶、倒二叶及倒三叶间较对照差值有显著差异,倒三叶SPAD值涝害指数与产量涝害指数极显著相关,且相关性最大(r=0.989 5),倒三叶叶片SPAD值为灌浆期涝害程度的指示叶位;(4)在涝害7 d胁迫下,4个弱筋小麦品种的产量均显著降低,扬麦22对涝害最敏感,涝害7 d产量较对照减少3.6 g·株~(-1),降幅最大,达39.4%。扬麦22和扬麦15涝害敏感期在涝害5 d以下,扬麦13和糯小麦涝害敏感期为涝害7 d;(5)不同品种灌浆期涝害对产量因子的影响不同,扬麦13属于千粒重降低型品种,糯小麦是穗粒数降低型品种,扬麦15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双因子降低型品种,扬麦22是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子降低型品种。【结论】灌浆期涝害对小麦株高无显著影响;用SPAD值涝害指数可以衡量灌浆期小麦涝害程度,指示叶位为倒三叶;扬麦22对涝害最敏感,涝害7 d产量降幅最大,扬麦22和扬麦15涝害敏感期在涝害5 d以下,扬麦13和糯小麦涝害敏感期为涝害7 d。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渍害胁迫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郑芝13和郑98N09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初花期和盛花期不同渍水时长对芝麻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1)渍害延缓芝麻生长发育,使芝麻叶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品种间差异显著,渍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2)渍害抑制芝麻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使干物质向茎杆中转运比例增大,减少了向生殖器官的转运,容易形成秕籽,降低产量。(3)同一时期渍水时间越长,对芝麻产量构成的影响越大。渍水处理后,产量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单株蒴数的降低引起的。不耐湿型品种郑芝13的受渍害影响程度均大于耐湿型品种郑98N09。【结论】渍害影响芝麻的正常生长发育,渍害时间越长,影响越大,耐渍性品种较普通品种在遭受渍害时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5.
对5个抗早衰能力有明显差异的籼稻恢复系灌浆中后期上3片功能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进行测定,分析了叶绿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与谷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灌浆中后期各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与单穗粒重关系最为紧密,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抽穗后15~20d之间,剑叶和倒二叶中叶绿素降解速率与单株粒重呈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而倒三叶中叶绿素降解速率与单株粒重相关程度较低,育种上选择抽穗后15 ~20 d期间剑叶和倒二叶叶绿素降解速率较慢的恢复系作为父本将有利于提高杂交水稻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6.
叶绿素含量影响水稻的各种生理机能,供氮水平影响水稻的产量,探究水稻花后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与不同供氮水平二者间的关系,为高产绿色栽培提供参考.采用淮稻5号、扬粳4227、常优5号、甬优8号4个水稻代表性品种,设计低(N1)、中(N2)、高(N3)3个氮素水平,每隔7 d测定水稻上3叶的SPAD值,利用倒Logistic数学模型,分析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可减缓水稻上3叶叶绿素流失速率;倒3叶对土壤氮素供应反应敏感,可视为反映水稻氮素营养状况的指示叶;在不同供氮水平下4种水稻品种花后上3叶SPAD值变化曲线均符合倒"S"形分布,其中常优5号中供氮水平更为符合;4种水稻品种在相同氮素处理下的倒3叶渐降期、快降期、缓降期时间和最大速率点相似.  相似文献   

7.
不同旱地小麦品种花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年来北部和黄淮北片麦区在生产中主推的6个不同旱地高产小麦品种作为参试材料,对其花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旱地高产小麦的生理生化机理,为北部旱地小麦育种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降雨较为充足年份,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的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和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947),气孔导度(Gs)、光合速率(Pn)和产量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0.852),但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状与抗旱指数间无显著相关关系;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的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在灌浆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小麦品种长7080在花后15 d前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PAD),长6990则是灌浆后期叶片衰老较慢,从花后20 d起,其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的旗叶气孔导度(Gs)和光合速率(Pn)在灌浆不同时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品种间的差异主要在花后15~25 d,表明旱地小麦品种在降雨较为充足年份,旱地小麦品种在灌浆中期叶片有较高的气孔导度(Gs)和光合速率(Pn)是能够获得高产的关键生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渍水胁迫对小麦根系和旗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宁麦13和淮麦40为试验材料,采用管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0 d(AW0)、3 d(AW3)、6 d(AW6)和9 d(AW9) 4个渍水强度,研究花后不同渍水强度对小麦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旗叶光合特性的作用。花后7 d,两品种AW6和AW9的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低于AW0和AW3处理,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AW0和AW3处理;淮麦40 AW9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AW0、AW3和AW6处理,宁麦13各处理的SOD活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AW6和AW9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AW0和AW3处理;花后14 d的旗叶SPAD值、Pn、Fv/Fm和Y(Ⅱ)均显著低于AW0、AW3和AW6处理,两品种AW9处理根系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AW0和AW的,根系POD活性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AW0处理。成熟期两品种AW3处理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AW0无显著差异,AW6和AW9处理的穗数与AW0无显著差异。其中,宁麦13 AW6和AW9处理的每穗粒数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小麦渍害是长江中下游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研究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孕穗期的耐渍性机理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中麦895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孕穗期渍害时长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孕穗期发生渍害,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病害级别小麦黄花叶病对小麦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以45份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系为供试材料,在病害的盛发期对这些品种进行病毒分离物鉴定、田间抗性评价分级、顶部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测定及成熟后小区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对黄花叶病均未表现出免疫,在植株体内均检测到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但均未检测到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按照抗性四级分级标准,仅驻麦395等7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供试品种的15.56%。不同小麦品系对病害响应不一,在测定的三个时期,不同病害级别的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出随着病害级别的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各病害级别中的旗叶叶片的SPAD值表现为1级〉2级〉3级〉4级。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产量也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不同病害级别的产量数据表现为1级〉2级〉3级〉4级,且各病害级别间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系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小麦植株叶绿素及产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渍水逆境对冬小麦经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模拟渍水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了5个不同生育时期渍水逆境对6个冬小麦品种经营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渍水逆境对产量影响的相对受害率(RIR)差异及耐渍性,不同品种产量相对受害率(RIR)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孕穗期渍水逆境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灌浆期和拔节期,苗期渍水对产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模拟渍水逆境试验方法,研究了花后渍水逆境对不同耐渍性小麦品种产量及N、P、K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渍水逆境显著降低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籽粒产量,影响N、P、K吸收、运转和分配,降低根系、茎鞘、功能叶片、籽粒N、P、K积累量,而对N、P、K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的影响各异,渍水逆境导致根系、功能叶片N、P积累量占单株总积累量的比例下降,茎鞘和籽粒所占比例上升;而对K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因此,基肥中施足P、K肥和拔节孕穗期及时追施速效N肥,对于减轻花后小麦渍害,提高受渍小麦粒重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品种漯麦36、百农207、周麦18为试验材料,研究漯麦36花后旗叶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Pn值(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漯麦36的旗叶SPAD值和Pn值高于周麦18、百农207,三个品种间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差异趋势逐渐增大,其中花后0~7 d差异不显著,花后14d差异显著,花后21~35 d差异极显著。(2)漯麦36的旗叶水分利用率是最高的,其次为周麦18、百农207。三个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率在开花期最高,之后急剧下降,花后21 d达到最低,之后缓慢升高。(3)漯麦36顶三叶叶功能期在三个品种中是最长的,与周麦18差异显著,与百农207差异极显著。(4)漯麦36单茎干物质重在花后均最重;通过农艺性状分析,漯麦36的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增加明显,其经济产量分别较周麦18和百农207提高6.17%和8.6%。高叶绿素相对含量、高净光合速率、抗旱性强、干物质积累多、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增加是漯麦36高产稳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天禾3号为试验品种,研究4个播期对其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天禾3号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花后5~10 d播期10月5日、10月15日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较高,花后15~25 d播期10月25日、11月4日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较高,表明适时晚播利于提高灌浆后期旗叶净光合速率;不同播期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花后5~25 d均较高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在花后30 d差异显著增大,其中播期10月15日处理降幅最大,表明天禾3号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灌浆后期受播期影响较大;不同播期产量以播期10月15日处理最高,为9 164.2 kg/hm2,表明适时早播利于天禾3号高产。  相似文献   

15.
施肥和花期渍水胁迫对油菜产量及其形成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渍害是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旨在定量分析不同氮肥水平油菜花期渍水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油菜生产中渍水胁迫的灾害评估与预测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部试验农场进行,以宁油18和宁杂19为试验材料,在盆栽和池栽试验条件下模拟花期渍水,比较分析不同施肥条件下不同渍水时间对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其中,盆栽设置4个渍水持续时间(0、3、6、9 d)、2个施肥处理(包括无施肥(N0)和施肥组(N1)两个水平,N1施肥条件为:N 0.018 kg·m-2、P2O5 0.012 kg·m-2、K2O 0.018 kg·m-2和硼砂0.0015 kg·m-2);池栽设置3个渍水持续时间(0、3、6 d)、2个施肥处理(同盆栽)。【结果】(1)在盆栽条件下,无施肥处理花期渍水3 d后,上述两品种单株产量和单株角果数显著减少,千粒重和角果粒数则大部分在渍水6 d甚至9 d才显著减少;施肥处理的上述两品种单株产量和单株角果数对渍水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宁油18花期渍水3 d后单株产量显著下降,而宁杂19花期渍水6 d单株产量才开始显著下降。在池栽条件下,无施肥处理花期渍水6 d后宁油18单株产量显著减少,而宁杂19花期渍水3 d的后单株产量显著减少;施肥处理花期渍水6 d后上述两品种单株产量均显著减少。油菜籽粒产量、籽粒产量结构、收获指数均随花期渍水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单株角果数对花期渍水处理最敏感;(2)混合线性模型分析表明,花期渍水时间每增加1 d,收获指数下降0.008,单株角果数下降14.71,每角果粒数降低0.29,千粒重下降0.04 g,单株产量减少1.52 g/plant;从渍水时间与施肥的交互关系看,渍水3 d时,渍水与施肥的交互作用能显著提高产量3.17 g/plant,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39.16,能够缓解产量损失;当渍水6 d时,渍水与施肥交互作用有减少产量2.29 g/plant趋势,对产量结构也无显著影响;当渍水9 d时,渍水与施肥交互作用显著降低产量4.78 g/plant,加重产量损失。【结论】花期渍水胁迫明显减少油菜产量和产量结构,其中宁油18比宁杂19更敏感,盆栽比池栽更敏感,单株角果数比角粒数和千粒重更敏感。模型量化表明,短时间渍水胁迫下,施肥能够缓解渍水胁迫对产量、收获指数和角果数的负效应,随着渍水时间延长,施肥缓解渍水胁迫负效应的能力减弱,当渍水达到9 d时,无施肥和施肥处理下渍水对产量、收获指数和角果数的影响较一致;花期渍水时间每增加1 d,收获指数下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均明显减少,在施肥条件下渍水3 d时,渍水对油菜的伤害程度较小,但渍水6 d和9 d时,施肥对渍水影响的缓解效果降低。在正常水分管理下,施肥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及产量结构,但是随着渍水时间增加,施肥缓解渍水对产量的影响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简易快速的小麦耐渍品种筛选方法和初步筛选芽苗期耐渍的小麦品种(系),以来源于不同麦区的155份推广品种和小麦高代品系为材料,在芽苗期进行人工模拟渍害处理,以正常水分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的发芽率、单株质量、根系质量,并计算单株渍害指数(PWI)和根系渍害指数(RWI),比较芽苗期不同小麦品种(系)的抗渍能力。结果表明,对于渍害后发芽率降低百分点(DPP值)为0的品种,用PWI判断耐渍性,10.0以下为耐渍性强的品种;对于渍害后0DPP值≤40个百分点的品种,其芽苗期渍害后发芽率降幅(DG)和RWI显著相关,DG在6.0%以下、RWI在10.0以下的品种(系)耐渍性强,DG≤6.0%是初步判断耐渍性的最适指标;对于渍害后DPP值大于40个百分点的品种(系),DPP值是芽苗期受渍害严重的指示指标;初步筛选出芽苗期耐渍性强的品种(系)28个,分别是渍害后DPP值为0、PWI在10.0以下的郑麦9023、宁麦17、襄麦55等17个品种(系),以及DG在6.0%以下且RWI在10.0以下的镇麦5号、晋麦91、郑麦2956等11个品种(系)。濮麦9号、西农957、CP93-10-3-2、郑麦7698等4个品种(系)的芽苗期耐渍性最弱。  相似文献   

17.
以五个不同基因型的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开花期主茎旗叶完全抽出后,测定其叶面积和叶绿素SPAD值,并于成熟后,按小区实收计算理论产量。研究不同冬小麦主茎旗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与理论产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冬小麦品种在旗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及理论产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旗叶面积与产量有一定的正相关,而叶绿素SPAD值与产量相关性极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期间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浓度的新型农作物光合作用促进剂ALA,探讨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LA在小麦拔节期施用比抽穗扬花期喷施效果相对较好;在同一浓度条件下,ALA在小麦拔节期施用的效果要明显高于抽穗扬花期;在同一时期条件下,ALA高浓度的效果高于低浓度的效果;高浓度ALA在拔节期喷施的增产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云南割手密后代材料+1~+4叶叶绿素SPAD值与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6份云南割手密后代及其亲本始花期+1~+4叶叶绿素SPAD值;采用二次旋光法测定其品质性状指标。借助DPS软件,分析叶绿素SPAD值与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不同割手密后代材料+2、+3、+4叶叶绿素SPAD值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1叶叶绿素SPAD值与其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2、+3、+4叶叶绿素SPAD值与重力纯度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还原糖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叶叶绿素SPAD值与纤维分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4叶叶绿素SPAD值与纤维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3叶叶绿素SPAD值分别与甘蔗糖分存在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2叶叶绿素SPAD值与品质性状指标的线性拟合回归方程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为给小麦耐渍品种选育以及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鄂麦006为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包括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期渍水均导致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不同的时期渍水其影响程度不一,其中开花期渍水影响最为严重,与对照及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渍水还导致了小麦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灌浆速率低于对照,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影响最为明显的也是开花期渍水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渍水均导致其旗叶光合作用降低,衰老加快,干物质积累减少,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开花期为小麦水分敏感期,这一时期渍水,小麦减产53.62%,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