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该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症又称乳热症。其特点:奶牛在分娩后突然卧地不起,四肢瘫痪,丧失知觉。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以3~6胎发病率较高,多发于分娩后的3~5天,故称为产后瘫痪。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是由各种病因造成泌乳奶牛体内缺糖,由此引起体脂分解、大量酮体生成并蓄积而出现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为醋酮血病、母牛热、产后消化不良及低糖血性酮病。临床上以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含量增高,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经产而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以3~6胎母牛发病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发病较多。我国高产乳牛群酮病的发病率约10%左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奶牛良种化进程的加快,高产奶牛数量逐年增加,单产水平大幅提高,高产奶牛对饲料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有奶牛饲料不适宜的情况出现,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缺乏或者过量,影响了奶牛的生产,特别是产后的高产奶牛。本文针对产后奶牛饲料中各种营养失衡的临床表现及原因予以描述,同时寻求最佳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突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血钙下降为主要原因。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但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依据笔者在长江乳业第二奶牛场的工作经历,主要对该病的致病原因、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奶牛养殖户250户,产奶牛存栏达700多头,因是城郊乡,是乌苏市鲜奶供应的主要基地。八十四户乡养殖户饲养奶牛的目的是给奶牛提供充足营养饲料,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使奶牛产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高产,增加收入致富。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病的临床报告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斯坎达尔·马合木提,张琳马志诚,阿布力米提·沙吾提,热比亚·沙吾提(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学院,乌鲁木齐,830052)刘宗元,王德萍(乌鲁木齐市三坪奶牛场)酮病是高产奶牛的一种主要营养代谢性疾病,在生产中,隐性酮病...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围产期,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奶牛疾病的发生。对于高产奶牛,由于奶牛体内的钙流失或者能量出现负平衡,容易产生乳热、酮病、脂肪肝等疾病,通过改善妊娠后期奶牛营养可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围产期奶牛的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取决于免疫系统的完整性,而营养因素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其它非感染性疾病也可以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来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9.
高产奶牛泌乳早期能量需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量是奶牛的第一营养需要。高产奶牛的特点是机体新陈代谢旺盛,饲料采食量大,转化率高。在泌乳早期,由于能量的供给不能满足产奶需要,导致奶牛能量负平衡,代谢机能障碍,发生酮病和脂肪肝。缓解能量负平衡的措施主要有:增加精料进食量,使用过瘤胃脂肪,添加瘤胃调控物质,饲喂优质粗饲料等。文章综述了高产奶牛日粮中能量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0.
田萍  郝贵增  徐闯  苏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99-4200
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和品种改良的加速,以及对高产奶量的片面追求,奶牛营养代谢病,特别是以脂肪肝为代表的营养代谢病长期以来居高不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脂肪肝,但没有合适的常规诊断方法,血液生化指标亦缺乏特异性,因此影像学诊断成为十分重要而实用的临床诊断手段。就奶牛脂肪肝的分类、诊断及几种奶牛局限性脂肪肝的超生诊断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奶牛脂肪肝病例阐述了超声诊断的应用,对奶牛脂肪肝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奶牛热应激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引起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奶牛热应激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途径。目前奶牛业生产多采用营养调控为主,环境改善为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低血钙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钙浓度降低,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生产瘫痪。此病多发生高产奶牛,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数见于3~6胎母牛。  相似文献   

13.
潘军 《饲料博览》1989,(5):21-23
随着奶牛选育工作的深入,奶牛产奶量不断提高,高产奶牛所占的比例也正在增加,结果导致营养供给与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般高产奶牛比普通奶牛需多采食40%左右的干物质。尤其是在泌乳早期(产后60天时间内),营养尤其是能量采食  相似文献   

14.
《饲料博览》2003,(8):49-49
产乳热也叫生产瘫痪,常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病。主要发生在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且多出现于3~6胎的高产胎次,并且受干奶期饲喂水平的影响较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再发此病。 症状 病情较轻时,体温正常或稍有下降,一般不低于37℃,病牛精神萎顿,但不昏睡,食欲不振,瘤胃蠕动减弱,卧地后自行不能站立,头颈呈轻度S状弯曲,随着病情  相似文献   

15.
产乳热是奶牛产后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疾病会增加奶牛生殖障碍、内分泌消化道疾病及生育性炎症的发生风险,影响养殖业发展。通过阐述奶牛产乳热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发病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降低奶牛产乳热患病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血糖过度消耗,糖异生作用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大量分解导致;饲料营养不均衡、奶牛高产和产前过度肥胖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本病需要从加强饲喂管理入手,静注葡萄糖、肌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口服水合氯醛等方法对本病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温环境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出现热应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营养需进行合理调整,从高温环境下奶牛的营养需要出发。综述了奶牛热应激阶段日粮的营养调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饲养的奶牛主要是耐寒怕热体质,如荷斯坦奶牛。他们适宜的生产温度在5~25℃,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极易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乳中脂肪以及非脂固形物达到最低,直接导致奶牛养殖减效。如何缓解奶牛热应激,保证奶牛稳定高产,已经成为畜牧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奶牛品种选育是创造高产奶牛的前提,饲养管理技术是发挥奶牛生产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从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5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产奶牛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旨为进一步改善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营养需要状况。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是乳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高产乳牛,特别是在产奶量高的胎次(通常是在3~6胎次)时最易发生,是威胁奶牛生产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