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窄冠白杨5号、6号的选育,是作者进行的白杨派树种杂交育种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育出一批适于林粮间作和农田林网采用的优良无性系。经过室内杂交、苗期无性系测定、观察性造林试验,多点无性系对比试验,根系及材性研究和杨粮间作试验,证明窄冠白杨5号(12—3)、6号(4—3),具有树冠窄、根系深、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主干圆满通直等特性。两无性系用于林粮间作,行距15—20m,株距4m,每亩8—10株,10年生,可长成30cm的中径材,间作区粮棉基本不减产。  相似文献   

2.
应用窄冠白杨无性系进行林粮间作定位试验,11年的测试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20株的密度进行林粮间作,农田内平均遮光率为15%左右,在小麦灌浆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气温,减少干热风危害,对小麦有增产作用,每公顷增产可在225kg以上,间作可使玉米减产,但减产损失远小于小麦增益,特别是拥有树木的农户,其立木收入显著地高于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3.
窄冠白杨6号育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窄冠白杨6号的花芽数量,花序长度及杨絮重量,发现大田情况下,窄冠白杨6号败育,无飞絮污染,而在温室条条下可育,但单株杨絮量仅为普通毛白杨雌株的15.6%。说明窄冠白杨6号作为行道树或用于绿色通道建设,不会产生飞絮污染,同时又可作为进一步杂交育种的母本。  相似文献   

4.
窄冠刺槐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I.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农田林网首推良种——窄冠白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窄冠白杨是杨树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白杨派种间杂交的新品种,1993年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是林业部重点推广的优良杨树品种,是河北省农田防护林建设和环境绿化的首推良种,现已在华北广大地区扩繁与栽种,据笔者大量调查,与白杨派其它树种相比,窄冠白杨已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6.
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的选育(Ⅱ)木材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所育成的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心材的比例小,颜色浅,有利于提高制浆的白度,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而增大,木材纤雏长度与树高的关系不大,但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纤维长度5年生时基本稳定,可达1mm。因此,为提高制浆质量,以5年生以上采伐利用为好,为提高树木的经济价值,最好10年生采伐利用,4m以下做胶合板材,4m以上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7.
通过杂交育种,苗期选择,无性系测定,选出了6个窄冠黑杨,1个窄冠黑白杨无性系。前者生长量接近对照I-69/55和中林46,冠幅比对照小1/2—1/3,耐盐碱能力较强,容易扦插繁殖,造林成活率高。后者生长量与窄冠白杨3号相当,冠幅比窄冠白杨3号更窄,繁殖方式同一般毛白杨。两类品种均为适合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作的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平原农区推广窄冠白杨行状及团状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引进窄冠白杨,1992年开始推广窄冠白杨行状、群团状选择造林技术,缓解了林木胁地作用。窄冠白要带株行距2m×4m,农作物带宽16m,每0.067hm^2栽33株,第3、4、5年小麦单产增加18.3%、39.1%和21.6%,而同密度的易县毛白杨林带中的作物则相应减产23%、2.2%和28.2%。  相似文献   

9.
以窄冠白杨优良无性系"HN-1"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探索了丛生芽增殖、生根及移栽适宜条件,建立起组织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MS培养基可作为HN-1丛生芽增殖的基本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浓度为0.3mg/L时对丛生芽增殖的作用显著;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mg/L+NAA 0.1mg/L+IBA 0.1mg/L+IAA 0.15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IBA 1.0mg/L;培养条件采用正常光照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71.1%;适宜的移栽基质为草炭、黄土、细沙容积比1∶1∶1,移栽苗成活率达93.8%。  相似文献   

10.
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杂交育种 ,选出了 6个窄冠黑杨、1个窄冠黑白杨无性系 ,材积生长量分别接近对照I—6 9/ 5 5、中林4 6和窄冠白杨 3号。窄冠黑杨单株立木干物质产量超过中林 4 6 ,冠幅比对照小 1/ 2~ 1/ 3,适用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种。窄冠黑杨耐盐碱能力较强 ,容易扦插繁殖 ,造林成活率高。木材基本密度 36 0~ 394kg/m3 ,木材纤维长 1mm左右 ,随年龄增长而加长 ,5a生时趋于稳定。因此从制浆造纸来看 ,以 5a生以上利用为好。经制浆及检测、胶合板制作证明 ,木材适用于制浆造纸及作胶合板原料。  相似文献   

11.
研究证明所育成的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心材的比例小,颜色浅,有利于提高制浆的白度,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而增大,木材纤维长度与树高的关系不大,但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纤维长度5年生时基本稳定,可达1mm.因此,为提高制浆质量,以5年生以上采伐利用为好,为提高树木的经济价值,最好10年生采伐利用,4m以下做胶合板材,4m以上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12.
从1994年开始,对引进的15个白杨派优良无性系,以易县雌株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筛选试验,经过11 a试验研究,筛选出窄冠1号、窄冠3号、毛新80(三倍体毛白杨的无性系)和1414杨4个优良无性系,经多重比较,在材积、树高、胸径生长量及根系、冠幅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易县雌株(CK)和其它无性系,可作为华北平原地区速生丰产林、农林复合经营、农田林网和城镇及道路绿化的推广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白杨派优良无性系——窄冠白杨为研究对象 ,易县毛白杨雌株为对照品种 ,以窄冠白杨的配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研究重点。着重研究了不同配置的窄冠白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中选出最佳栽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株行带距为 (2 m× 4 m)× 2 0 m的配置 ,是最理想的栽植模式 ,即双行林带株行距为 2 m× 4 m,农作物带宽为 2 0 m,小行距内和距林带 0~ 4 m为显著增产区 ,4~ 10 m为增产区 ,未出现减产区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引进窄冠白杨,1992年开始推广窄冠白杨行状、群团状选择造林技术,缓解了林木胁地作用。窄冠白杨林带株行距2m×4m,农作物带宽16m,每0.067hm2栽33株,第3、4、5年小麦单产增加18.3%、39.1%和21.6%,而同密度的易县毛白杨林带中的作物则相应减产23%、2.2%和28.2%。  相似文献   

15.
窄冠型杨树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杂交和无性系选择,育成了窄冠白杨、窄冠黑青杨、窄冠黑白杨、窄冠黑杨等4大类13个窄冠型杨树新无性系,并用窄冠白杨5个无性系进行杨粮间作的研究。11a研究结果表明,窄冠型杨树用于农林间作“胁地很轻”是适用于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优良品种,可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用南林杨、毛新杨、响叶杨和新疆杨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5个窄冠白杨品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树冠窄、根系深、适应性强、林网胁地作用小等特点,是适用于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优良品种,可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 m,在行间可达到5.0 m;主根可深达2 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在10~40 cm土层内.窄冠刺槐根系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16.82%,主根、侧根的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分别占87.13%、12.87%.窄冠刺槐林分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分别为6 160.2~10 940.55kg·hm-2和970.35~1 607.4 km·hm-2,并呈现出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林分根系中直径D<15 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0~20 cm土层内,而直径D≥15 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20~40 cm土层内;在水平方向上,直径D≥5 mm的根数量随距树干距离增加而减少,而直径D<1 mm的根数量则随距树干距离增大而增大,主要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1.5 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4个白杨无性系在唐山地区8年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在生长速度、干形指标上均不同程度地优于易县毛白杨,适合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3个白杨杂种无性系在河北省5个县6a的造林试验结果。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测定了无性系生长的稳定性,预测了它们的适生范围。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优于对照种易县毛白杨。741树高生长在有利环境条件下优势明显,胸径生长稳定性强,适合在各种生产水平下栽种。303树高生长在较差环境下表现出较大优势,胸径生长在各生产水平下栽种均表现较好。106稳定性较差,选用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