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在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具有再生性强,适口性好,持久性好,耐牧性强,耐旱、耐寒、耐涝、抗病虫害等特性,牛羊喜食,适合建植永久性放牧草地和割草地。在我国推广种植已有30多年,是我国南方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石漠化治理和草牧业生产的主要骨干草种之一。但是,目前该品种存在种用性状退化和种子产量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其种子产量和良种繁育效率,文章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的利用现状、种性复壮、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和施肥、刈割、收种等良种繁育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得出种性复壮、施肥、刈割、收种等是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良种繁育的重要因素,今后应从田间选择优异植株、施肥、刈割和收种等良种繁育关键环节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为该优良牧草品种的良种繁育和产业化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结合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落粒性强的特点设计了铺膜收种这一方法,以传统的割穗收种为对照,采用铺膜收种方式进行收种,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割穗收种相比,铺膜收种获得的种子产量高达251.60kg/hm2,多收获种子98.06kg/hm2;千粒重高达1.1527g,增加了0.3 360g;发芽势、发芽率、纯净度和种子用价分别提高了56.73%、38.70%、1.38%和40.61%。铺膜收种的净收入为6 746.67元/(年.hm2),比割穗收种提高了45.35%。铺膜收种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收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的株高、发芽势、发芽率、千粒质量、种子产量等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施肥、刈割、生长调节剂处理组合的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其综合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组合A1B3C1(氯丁唑600mg/L+施氮75kg/hm^2+1年刈割2次)在评估中得分最高,综合处理效果最好,该模式可作为云南省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的田间栽培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施氮和刈割二因素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施氮和刈割细合时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Schum)Stapfex Massey cv.Narok)分蘖数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分蘖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75 kgqam2>50 kg/hm2>25 kg/hm2,25 kg/hm2与其余两水平差异显著(P<0.01).刈割时分蘖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一年刈割3次>一年刈割2次>一年刈割4次.处理N1E2、N1E3、N2E2、N2E3、N3E2、N3E3的生育期都不同程度地被推迟.施氮和刈割改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生产特性的最佳处理为施氮75kg/hm2和一年刈割3次.  相似文献   

5.
从施肥、刈割、植物生长调节剂、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的主要环节,提出了增加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施肥、刈割、植物生长调节剂、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的主要环节,提出了增加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探索提高种子产量的解决途径,试验选择7个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另取4个单株穗子10等分,从基部依次编为1-10号,试验中脱落的种子为11号。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W)与生殖枝数(X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分蘖数(X2)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单株种子产量W=-16.59156+0.42479X3-0.03082X5+0.04923X6。对穗子不同部位的种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脱落的种子11号质量最好,其次为7号种子。不同部位的种子产量以1、3、8号种子产量较高,而9、10号种子产量最低。提示,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穗子中部的种子产量较为稳定,产量也较高,而穗尾1/3部的产量最低,收种时应确定以穗子中部的种子成熟为最佳收种时机。  相似文献   

8.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是中国中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重要的饲草资源和环境治理材料。因其种子产量低,发芽率不高,限制了该优良禾草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栽培利用。为提高该优良牧草兼地被植物的种子生产性能,设计60cm×60cm~110cm×110cm共11个株行距,育苗移栽,建立种子生产试验田,观测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的株高、分蘖数、穗长、种子产量以及秸秆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云南热区,"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田的最佳株行距为60cm×70cm~70cm×70cm,此时株高2m,单株分蘖100余个,穗长37cm左右,种子和秸秆产量分别高达160kg/hm2·年和20000kg/hm2·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草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禾草之一。但其种子产量低,休眠程度深,严重限制了该牧草的推广利用。以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试验材料,田间埋深0、5、10、15cm,观察其活力及发芽率的变化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及活力均随着埋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子发芽率在埋藏6~8个月后达到高峰,休眠已经释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生长3年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原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收获时间对其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期确定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原种的适宜收获时间.结果表明:随着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成熟,收获的种子产量和千粒重都在逐渐增加,在蜡熟期后6~8天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和千粒重,延迟收获种子二者则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收获的种子发芽率并不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而以蜡熟期后第2天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以蜡熟期后第10天的种子发芽率最低,但发芽势却以蜡熟期后第6天的最高,以蜡熟期后第8天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