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促进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和实现广西十万大山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生态森林旅游生态补偿对策意义重大。文章简述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分析广西十万大山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现状,提出确立多种补偿方式,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把森林生态补偿与其他补偿结合起来,加强政府引导及政策法律保障和社会监督的生态补偿对策,以期为促进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实现广西十万大山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森林旅游具有健康、环保、低碳的特点,因此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基于此,本文将阐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从旅游规划、地方特色、生态意识等方面提出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川岩江风景区以其优美的森林景观和独特的“马帮文化”愈来愈吸引各地游客的到来。为探讨川岩江风景区生态保护和景点开发建设,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保证景区周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保证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文对川岩江风景区及沿线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现代化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该区域的生态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保护森林景观和环境,同时也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有必要建立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让旅游业更多参与生态保护和社区利益保障,实现旅游发展和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的动态平衡。从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概念出发,阐述了构建我国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构建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了实施机制的有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益林也是实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试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建设和保护生态公益林是优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日益重要,森林经营、开发与利用的商业价值增加了国民收入。森林的生态价值估计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一直是地方政府及理论研究界关注的热点。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以云南省的森林资源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森林的生态价值(包含木材及旅游价值、碳储存价值以及涵养水源价值)以及森林的生态损耗(包含自然损耗及经济损耗),建立森林的生态补偿估算方程,同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森林生态价值、生态损耗以及生态补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仿真软件Vensim对生态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森林的生态价值不断增长,森林的整体生态损耗不断降低,而森林的生态补偿估算值不断增大,符合目前的现实情况。本研究对完善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推动区域的生态和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公益林指的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存各种生物资源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生态公益林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区位非常重要,或生态环境状况比较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等;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文章叙述了生态公益林的基本含义,凤城市生态公益林的概况,详尽地分析了凤城市生态公益林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等),生态公益林也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  相似文献   

9.
森林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现阶段旅游行业中重点关注的话题。基于我国对森林公园建设方面重视程度的增加,森林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森林旅游过程中生态污染问题。本文对现阶段森林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结果,结合当前生态林业发展理念,探讨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准则,其包括森林资源准则、生物多样性准则、森林水保效益准则、森林健康准则、森林生产力准则、碳循环贡献准则等六大方面。并基于这些准则选择了各种合适的指标来评价森林生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地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为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小城镇创造了条件。林区借助政策机遇以及独特区域优势、良好的森林环境、人文生态、气候和森林养生功能,采用生态友好型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森林科普等旅游休闲养生活动,让人在身心愉悦中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基于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计算了该森林公园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度。结果显示:2018年太子山森林公园总旅游生态足迹为1 013.36 hm~2,总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0 738.99 hm~2,总旅游生态盈余为9 725.63 hm~2,旅游可持续发展度为0.09,表明该森林公园处于生态盈余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及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和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当前福州地区森林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福州地区森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菁 《现代农业科技》2010,(8):252-252,258
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总结分析了天水市秦州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需进一步强化宣传、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隆绍国 《吉林农业》2010,(9):169-169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森林旅游已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一种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文章主要从林业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阐述了如何做好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6.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是落实“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的主要工程 之一,通过对宜林荒山、破损山体进行工程治理,植树造林,既可以促进经济林产品多样化、促进 农民增收致富,又能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当地 生态和旅游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岱岳区道朗镇破损山 体的修复情况,对今后的类似生态修复问题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谢雨萍  向悟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28-5131
应用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2004年和2006年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足迹处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小,生态农业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说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模式是减少旅游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大自然的调节器。在当前的旅游中,旅游资源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们休闲保健意识的增强,森林生态保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日益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热点。人们利用休闲时间在森林环境中消除身心疲劳、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实现森林疗养与森林游憩紧密地融合的目的。本文从空气质量、空气负离子、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气候舒适度、空气富氧度、减噪效应等六方面介绍森林生态保健旅游资源及其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前景,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高速发展,森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如何有效保护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是森林生态旅游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贵州荔波县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成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68-19470
从贵州荔波县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波县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