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抗8号西瓜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94S8和 97F0 3自交系选配的杂交一代西瓜新品种双抗 8号 ,经苗期枯萎病接种鉴定 ,平均病株率为 30 .8% ,接近于对照品种西农 8号 ,抗性表现属中抗水平。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双抗 8号主抗枯萎病 ,兼抗炭疽病 ;生育期较对照西农 8号提早 3~ 4d ;易坐果 ,且坐果整齐 ,产量较对照增产 3%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 0 .7个百分点 ;瓤色红 ,品质优 ,商品性好 ,耐贮运 ,适宜于山西省各地及周边省份种植  相似文献   

2.
利用3个具有一定亲缘、性状差异的诱导系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MT041组配成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Stock6改良系×MT041和高诱1号×MT041,开展其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散粉量、诱导率研究。结果表明,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在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和散粉量等方面均具有超亲的优势;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高诱1号×MT041在单倍体诱导率上同样具有超亲的优势;进一步验证表明这二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具有较为稳定的单倍体诱导能力,可作为大规模单倍体育种中诱导花粉源。  相似文献   

3.
对21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和黑星病4种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评价.试验通过对幼苗抗该4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获得高抗枯萎病、高抗炭疽病、高抗褐斑病和高抗黑星病自交系各3份、4份、6份和1份.其中Q6对4种病害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均达到高度抗病级,分别为4.67、10.67、9.67和9.84;43-1-2、0735可兼抗枯萎病、炭疽病和褐斑病;XL612、86兼抗炭疽病和褐斑病.本试验为黄瓜多抗育种和骨干亲本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4.
黄瓜新品种夏青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征集国内外黄瓜品种资源,经筛选及配制组合后鉴定,育成的多抗,优质,丰产一代杂种夏青4号,一般亩产2500kg,比对照种夏青2号增产46.7%,商品瓜率增加10.4%,具有抗枯萎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商,白粉病和耐疫病,霜霉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 我区西瓜、甜瓜病害的种类有枯萎病、炭疽病、细菌性斑点病、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等,其中以枯萎病、炭疽病为害最重。瓜类枯萎病、炭疽病的侵染途径是:存活在土壤中的病源菌丝体、厚垣孢子(炭疽病是菌丝体及拟菌核)和附着在种子上的分  相似文献   

6.
济杂6号是利用“88011”为母本,“88001”为父本的杂交1代种.母本“88011”黄瓜自交系是用美全雌-2与“8102-2”杂交后又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耐寒性强,耐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3大病害,品质优异;父本“88001”黄瓜自交系是用津杂2号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耐热、丰产、高抗“三大”病害.济杂6号综合了两个自交系的优良性状.1997年配制杂交组合,1998~2000年进行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品种比较试验,2000年参加山东省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区域试验.2001年12月由山东省济南市科技局组织省内有关专家鉴定,济杂6号表现高产、早熟、耐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瓜类炭疽病、枯萎病的发生成为限制籽瓜、西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子,为提高籽瓜、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特安排此试验.本试验的安排主要探究籽瓜西瓜炭疽病、枯萎病病害流行规律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本试验结果表明,西瓜和籽瓜对两种病害均受侵染,籽瓜炭疽病发生较重,西瓜枯萎病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8.
为培育早熟、优质、抗病的草莓新品种(系),改良现有生产上主栽的日本草莓品种红颊不抗炭疽病的缺陷,该研究采用以不抗病的日本草莓品种红颊为母本,抗病性较强的欧美品种温塔纳和弗吉尼亚、日本品种明宝等为父本配置正反交杂交组合,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F1后代在果实、产量、品质、繁苗系数、抗病性等方面的表现,并通过育种实例F1-40优系的获得,对杂交组合的表现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卫星2号是平湖市西瓜豆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西瓜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品质优良,皮薄却韧,贮运性好,瓤色大红,肉质松脆,味道鲜美,中心含糖12度;植株长势稳健,叶小节短,蔓细藤平,分枝多,座果率高;抗炭疽病,疫病,枯萎病能力强,且喜潮耐湿,较耐肥,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早中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3种红树植物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炭疽病、芒果炭疽病、香蕉枯萎病等8种病原菌为供试菌种,对海漆、海莲、以及木榄3种红树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供试的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海漆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以及芒果炭疽病的抑菌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降低"雪青"梨的外植体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雪青"梨为材料,以第6代茎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因素对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作用.3因素设为基本培养基(A)、培养基中巯基乙醇(B)和活性炭(C)浓度;每因素设3个水平,A分别为1/4MS,MS和1/2 MS无机盐浓度,B分别为0.5,0.1和0g/L,C分别为2.5,5和0g/L.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MS基本培养基中(均含2,4-D 2 mg/L,6-BA 0.1 mg/L,琼脂8g/L,蔗糖30g/L,pH=5.8),于25±1℃,2 000k光照培养,30d后统计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外植体褐化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1B1C2,B,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以1/4 MS为基本培养基,并于1/4MS+MC 0.5g/L+AC 5g/L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褐化率可降至5%.  相似文献   

13.
以"雪青"梨为材料,以第6代茎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因素对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作用.3因素设为基本培养基(A)、培养基中巯基乙醇(B)和活性炭(C)浓度;每因素设3个水平,A分别为1/4MS,MS和1/2 MS无机盐浓度,B分别为0.5,0.1和0g/L,C分别为2.5,5和0g/L.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MS基本培养基中(均含2,4-D 2 mg/L,6-BA 0.1 mg/L,琼脂8g/L,蔗糖30g/L,pH=5.8),于25±1℃,2 000k光照培养,30d后统计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外植体褐化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1B1C2,B,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以1/4 MS为基本培养基,并于1/4MS+MC 0.5g/L+AC 5g/L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褐化率可降至5%.  相似文献   

14.
梨黑心粒遼西梨區的秋子梨上普遍發生,嚴重時減產七、八成,為害甚大。該病的症狀特徵為果心變黑,開花後一個月以後病果逐漸脫落,殘存者生勢惡劣,作"木梨"狀。調查資料顯示該病係由於花期遭受凍害所致。  相似文献   

15.
选用5月龄青山羊30只,按体重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饲予由花生秧,地瓜秧、青干草、玉米面、豆饼和地瓜面组成的五种不同日粮。含有相同水平的粗蛋白质(13%,DM),各日粮的ME含量分别为2047、2127、2175、2243、2254kcal/kg DM,进行100天的饲养试验和6天的消化代谢试验,研究生长青山羊对不同日粮能量的消化、代谢和能值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青山羊生长阶段对日粮能量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分别为63.5%和82.3%;(2)日增重(g)和MEI(x)呈明显的直线相关:y=0.0358x+0.81;(3)日增重(g)和日粮ME值(x)呈现对数关系:y=111.4LnX-836.5;(4)在自由采食和正常饲养的条件下,日粮ME值以2250kcal/kg DM比较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还证明:青山羊对日粮中主要成分具有较高的消化率。生长青山羊每日每头需要的ME量可按下式计算: MEI=93W~(0.75)+(1.65W-2.68)△W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中旬抽发的健壮秋梢是蜀冠龙眼最重要的结果母枝,其着果量与枝粗度及单位长度枝梢上的复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并提出了蜀冠龙眼优良结果母枝的生物学指标;花芽分化期叶片的营养元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是影响龙眼秋梢能否成花、结果的决定因素,在营养达标范围内,叶片氮素含量与秋梢的成花、着果量成正比关系,与磷、钾素含量无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金尖茶渥堆色变的主导因素。发现物理、化学的“湿热”作用是主要因素,而酶促氧化和霉菌只起辅助作用。本文还讨论了金尖茶渥堆工序的影响因素,确认以叶温、叶含水量、氧气为渥堆形成金尖茶品质特征的主要因素。从而构成最佳品质的正交试验权数选择为“2·1·2·2”。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中旬抽发的健壮秋梢是蜀冠龙眼最重要的结果母枝,其着果量与枝粗度及单位长度枝梢上的复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并提出了蜀冠龙眼优良结果母枝的生物学指标;花芽分化期叶片的营养元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是影响龙眼秋梢能否成花、结果的决定因素,在营养达标范围内,叶片氮素含量与秋梢的成花、着果量成正比关系,与磷、钾素含量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经4年研究证明,进入90年代以来,山东省小麦全蚀病有两个新的为害特点,其一是全蚀病发生区有所扩大,已遍及全省17个市地,发病县区占全省农业县区的85%,病情仍然严重;其二是病地由以往的全蚀病单一为害,发展为近年来的以全蚀病为主、多种根腐性病害同田甚至同株侵染为害。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长期推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偏施氮肥,缺少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及普遍种植感病品种等。经试验、示范,提出“三改一治”的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对策,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平均防效为85.8%。  相似文献   

20.
稻田长期水旱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 a的稻田水旱轮作(小麦或油菜一中稻)和1 a只种l季中稻(中稻-中稻即水水连作)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长期水旱轮作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比1季中稻处理高23.4%,土壤收缩量小38.2%,水旱轮作有利于土壤水稳团聚体的形成,<0.01 mm土粒团聚度增大,水旱轮作消除了因长期淹水对土壤结构的不良影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论哪一种耕作方式均可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增加,土壤速效N,P,K养分差异不大;长期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比1季中稻处理高,试验结果还表明长期水罩轮作稻田土壤pH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