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鸡,又名雉鸡、野鸡,羽毛色彩艳丽斑斓,被誉为龙凤鸟、风凰鸟。具有生长快、产蛋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肉质鲜嫩味美,出肉率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系高蛋白、低脂肪,且兼有一定药用价值的珍希野味食品。山鸡的饲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青年期和成年期。育雏期:一般为42天左右。这个阶段系山鸡保温养育的前期,是山鸡比较难养的一段时间。为了提高成活率,请注意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2.
育雏保温期的时间长短及饲养密度 四川除三州外的大部分地区。育雏保温期的时间长短一般在冬天为6~10天、春季和秋季5。7天、夏季2—4天。此期间雏鸭适合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5~30只(网上饲养)。育雏温室应分成小栏,每栏以150—200只为宜。  相似文献   

3.
1 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湿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10日龄和15日龄各测量平均体重1次,若达不到标准体重,就要加强饲养管理。18日龄后可从育雏室转到成年鹌鹑笼,在转群饲养阶段要求与育雏室的环境相同。在育雏期要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坚持次次消毒。即在每批育雏结束后,就要对育雏室进行1次彻底消毒,严禁不同日龄的幼鹑同室多批育雏。  相似文献   

4.
(续第2期第19页) 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①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34℃~35℃:4~7天,温度降至32℃~33℃;以后每周降低2℃~3℃,至室温达20℃恒温.  相似文献   

5.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湿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10日龄和15日龄各测量平均体重一次,若达不到标准体重,就要加强饲养管理.18日龄后可从育雏室转到成年鹌鹑笼,在转群饲养阶段要求与育雏室的环境相同.育雏期要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坚持次次消毒;即在每批育雏结束后,就要对育雏室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严禁不同日龄的幼鹑同室多批育雏.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0,(9)
1.保温与防湿刚出壳的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因此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温,一般1~5日龄雏鹅适宜温度为28~30℃,以后每隔5天降低1~2℃,直至常温。育雏阶段鹅舍的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春季湿度较高,应注意勤换垫草,保持地面干燥。  相似文献   

7.
刘俊利 《现代种业》2005,(3):37-37,39
一、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温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  相似文献   

8.
<正> 1 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健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  相似文献   

9.
正(续第2期第19页)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10.
肉仔鸡饲养管理全程共分三个阶段:育雏期、育成期、增重期,本文就三个阶段管理要点总结如下:1育雏期(1~15d)重点:成活率。1.1饮水进雏前准备好温开水,水温要求20℃左右,一般要求至少用7d,天冷时可多用几天。一日龄:水里加5%葡萄糖和适量的电解多维。鸡雏入舍后,休息30min左右即可饮水。现将  相似文献   

11.
一、育雏期的饲养1.温度 :育雏温度开始为30℃ ,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 ,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2.湿度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 %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 ,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 ,应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3.密度 :1~10日龄40只/m2,11~20日龄30只/m2 ,21~30日龄25只/m2。20日龄后 ,天气晴暖时可在室外放牧 ,以50~100只为一群。4.通风 :必须在保温的情况下注意通风换气 ,以排出育雏室内的水气和氨气。冬春雨季 ,透气窗白天打开 ,夜间关闭。5.光照 :1~10日龄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 ,光照强度为8w/m2。11~…  相似文献   

12.
李峰 《农村新技术》2014,(11):28-29
<正>饲养贵妃鸡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要看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否做到位,因此应力争把握育雏期的每一个细节,以期取得最大的养殖收益。贵妃鸡育雏期一般在1~35日龄,期间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事项。一、育雏的前期条件1.育雏舍。育雏舍要求保温,通风良好,防鼠害。雏鸡进舍前,彻底清扫育雏舍墙壁和屋檐上的灰尘,用自来水冲洗墙壁和地面,干燥后用20%的石  相似文献   

13.
正山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阶段为其育成期,此时正是山鸡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只鸡日增重达10~15克,到3月龄时雄山鸡可达到成年体重的73%,雌山鸡可达到成年山鸡的75%。因此,应高度重视山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1.立体笼养法。以商品肉用山鸡为目的大批饲养,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期间山鸡的饲养密度应随鸡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 饲养种鹧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种用鹧鸪的饲养和管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生长阶段;二是产蛋阶段。生长阶段包括育雏和育成这两个饲养期。育雏期是指鹧鸪需要人工进行保温的生长阶段。产蛋阶段包括产蛋和体产两个饲养期  相似文献   

15.
正1育雏期1.1营养标准野鸭从出壳至脱温的生长阶段称为育雏期,一般为30天。野鸭的营养需求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月龄以内的雏鸭营养要求高。1~15日龄雏鸭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0%~25%,16~30日龄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7%~18%。1.2饲养密度育雏期应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育雏方式有地面平养和网上饲养两种。野鸭地面平养的密度为:0~7日龄时20只/平方米,8~14日龄时15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山鸡幼雏至性成熟前(7月龄左右)的这一阶段为山鸡的育成期,这一阶段是山鸡一生当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山鸡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山鸡能否早日作为商品上市或其作为种用性能的好坏,山东省曹县位湾镇杨楼村青年农民蔡生华,从1996年开始饲养山鸡,在饲养  相似文献   

17.
从育雏前准备、雏山鸡饲养管理2个方面介绍六画山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以为提高雏山鸡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温度出壳第1周要求育雏温度为33~34℃,以后每周降低2℃,夏季20日龄即可脱温,天气寒冷时宜保温至6周龄.采用红外线灯泡或育雏伞保温,少量饲养也可用纸箱内悬挂白炽灯泡的方法保温.保温原则以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下为宜,经常观察雏鸡动态,恰当进行温度调节.有条件的可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麻鸡雏鸡的培育是其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育雏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发育及鸡群的成活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育雏工作,掌握育雏技术。1、温度由于麻鸡雏鸡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较弱,保温御寒能力差,因而,0~1周龄的雏鸡育雏舍内温度应在33~35℃。每隔1周减2℃,要确保温度平  相似文献   

20.
<正> 山鸡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山鸡能否早日作为商品上市或其作为种用性能的好坏。这里,笔者将山鸡育成期阶段的饲养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 饲养方式。简易平养饲养法:即舍内地而垫料,外有供山鸡的运动场,运动场与舍内门、窗均设网罩,以防山鸡外逃。 2 饲养管理。5~10周龄的育成雏,日喂4次以上,11~18周龄每天饲喂3次,每天第一餐尽量安排早,最后一餐安排在黄昏前半小时至1小时,80~100日龄的山鸡是采食量最大的时期,应满足其对采食量的需要,若限量容易出现啄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