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鳜鱼放莲湖鱼莲双丰收南县明山镇渔场现有养殖水面2230亩,其中湖泊620亩。1992年以前,湖泊基本上是以植莲为主,年平产湘莲10t,鲜鱼st,产值仅7.5万元,利润3万多元。1992年在莲湖放养鳜鱼8000尾,预计1993年底可产缀鱼2000kg,...  相似文献   

2.
科技示范户吴小根是德清县一位鳜鱼养殖大户,在10多年的鳜鱼养殖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养殖规模、经济效益都位列全县前茅。2008年,吴小根养殖鳜鱼60亩,产量39000千克,产值163.8万元,同时套养了少量鳙鱼,产值2.3万元,总利润72.2万元,平均亩利润1.2万元。现将吴小根的鳜鱼养殖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1993,(8):5-6
祁阳县有稻田面积56.5万亩。1992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18.76万亩,产量2.945t,亩平产15.7kg,产值达2945万元。从1987年开始,我县着手抓高产模式标准化工程建设。到1992年底,全县推广模式化稻田养鱼达5.1万亩,亩年产鱼60.68kg,产粮693.65kg,创造了亩平鱼超60,粮近700kg的好成绩。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4.
国营益阳县刘家湖农场有大水面3000亩,1992年改变过去湖泊养鱼的习惯,合理投放鱼种,科学施用化肥,鱼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年共产鱼147.5t,实现产值40.2万元,利税18.8万元,产量、产值、利税分别为1991年的5.9倍、4.2倍和4.7倍。他们的主要经验有: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1993,(10):2-2
南县拥有各类水域面积43.61万亩,占总面积的27%,其中垸内水域22.9万亩。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水域开发,把发展渔业生产作为振兴南县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1992年全县水产品总量达到20450t,比1978年的2780t增长了6.36倍。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92万元,增加到1992年的8669万元,增长了93.23倍。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1992年上升到11.5%。其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大水面养殖综合高产技术”推广项目,1991—1992年,我场在上琼湖和蓼叶湖进行了湖泊化肥养鱼试验,肥料的品种为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全场3000亩化肥养鱼面积,1991年鲜鱼产量、产值、纯收入分别为25.36万kg,75.16万元,45.48万元.  相似文献   

7.
2000年在沅江市小黄家湖(面积116hm^2)常规鱼放养品种、规格、密度与1999年相同的基础上,增放长江蟹种174kg,87000只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湖泊产量、产值、利润、投入产出比分别由1999年的166344kg,656444元,267960元,1:1.69提高到2000年的174023kg,797268元,347304元,1.77,其中河蟹产量、产值、利润、投入产出比依次为2691kg,161460元,88856元,1:2.22。河蟹产量虽只占湖泊总产量的1.5%,但产值、利润分别占总产值和总利润的20.3%和25.6%。  相似文献   

8.
广西沿海西部有丰富的蛤资源。近年来人工养殖迅猛发展,到1995年止,养殖面积已达15.57万.亩,产量6.08万t,产值6.2亿元。但随着蛤增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1992~1994年均出现病害,特别严重的是1992~1993年,有9.5万亩蛤出现大面积传染病、暴发性流行病发生。造成死亡的达6.1万亩,其中绝产的31200亩,损失蛤18400t,直接。  相似文献   

9.
长江鳜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施“长江鳜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共收集长江鳜鱼后备亲本308尾,经专池驯养、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收集受精卵在孵化环道内进行人工孵化,繁殖团头鲂鱼苗作为长江鳜鱼苗种的饵料,共获得体长在3.3cm以上的长江鳜鱼苗种230万尾;推广养殖面积31164亩,生产长江鳜鱼91.53万kg、产值10528.24万元、利润5262.67万元。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产》1993,(12):5-5
1993年,我市水产业一手抓常规渔业的大规模开发,一手抓名特水产的高起点开发,使以牛蛙、河蟹、鳜鱼、龟鳖为龙头的名特水产养殖异军突起,全市高效渔业开发面积由上年的14万亩发展到29.5万亩,预计产量可由上年的4650t上升到9000t,生产总值可达2.7亿元,比上年增值1.3亿元,高效渔业产值可占渔业总值的1/3占渔业增值的1/2以上。  相似文献   

11.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淡水鱼中之珍品。1991年,金湖县淮胜水产养殖场在64.1亩成鱼池中进行了套养鳜鱼试验,平均亩产达到686.6kg,其中鳜鱼4.6kg,亩均纯利润880元,其中鳜鱼利润119.6元,比对照塘提高36.6%。试验表明,成鱼塘适度套养鳜鱼,经济效益明显,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1993,(12):17-17
我场现有养殖水面3400亩,其中大水面3000亩,高标准精养鱼池400亩,1988—1992年5年时间里,累计收获珍珠4500kg,创产值540万元,获税利320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10.5。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3.
张萍 《水产养殖》2014,(12):9-11
<正>为充分发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湖泊水产资源优势,2013年我们在颇箕湖开展大水面青虾河蟹鳜鱼鲫鱼高效生态混养试验,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1 800×667 m2产河蟹59 040 kg,青虾34 200kg,鳜鱼86 400 kg,产值9 361元/667 m2,利润6 491元/667 m2。  相似文献   

14.
岳阳市水产研究所河蟹组在该所一个400亩的精养湖泊中进行河蟹养殖试验。1990年7月向该湖投放蟹种6.5公斤,1991年起捕成蟹650多公斤,产值3.6万多元,纯利3.3万多元,使该湖利润由过去的3万元左右增加到6万多元,增加1倍多。  相似文献   

15.
位于江苏西南的高淳县,水面资源丰富。全县拥有水面32.5万亩,可养水面25.5万亩,其中湖泊14.5万亩、河沟6.1万亩、池塘4.5万亩,发展水产养殖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进入九十年代,高淳县水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水产养殖产量逐年增加,水产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水面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发展质量越来越高。1992年进入全国水产品万吨县,之后又相继成为省级商品鱼基地县、省级稻田养殖示范县,在苏南脱颖而出。1998年全县水产品总量突破对皿万公斤,比1992年翻了一番;产值达36亿元(90年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5%,比1992年…  相似文献   

16.
实践篇     
<正> 盘山县河蟹养殖概况盘山县地处辽河入海口,淡水资源丰富,从1985年开始养殖河蟹。当年在盘山县胡家镇150亩稻田中放蟹苗10kg,产扣蟹4000多kg,获纯利10万元;1991年河蟹养殖面积3000亩,1992年5000亩,养殖扣蟹一般亩产值3000~5000元,每亩获纯效益1500元左右。高利润带来大发展,1993年全县河蟹精养面积近5万亩,其中:水库养蟹8000亩,稻田羊蟹1.1万亩,坑塘养蟹3万亩,预计产扣蟹150万kg、成蟹20~25万kg,全县总产值可达1.8亿元。该县胡家镇1992年河蟹养殖面积3688亩,投  相似文献   

17.
稻鳖蛙鸭紫云英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鳖蛙鸭紫云英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作者于2019年开展稻鳖蛙鸭紫云英综合种养350亩,产优质水稻17.985万kg,稻米11.685万kg,产值233.79万元;中华鳖20440kg,产值245.28万元,合计产值479.07万元,利润299.49万元,亩利润达8556.76元,投入产出比1:2.67,真正实现了"百斤鳖、千斤粮、万元钱"。  相似文献   

18.
湘潭县射埠区从1984年以来,在湘莲田养鱼39000多亩次,共产鲜成鱼1000余吨,培养鱼种4600余万尾,莲田养鱼收入600多万元。这个区的旺冲乡白水村大冲小组刘述修,前2年共利用2.9亩湘莲田套养草、鲢、鳙、鳊、鲤、鲫等多类鱼科28460尾,总产鲜鱼292.5公斤,出售鱼种22150尾,总收入2409.75元,除去鱼苗和饲料成本,获纯利2313.15元,亩平797.5元。加上出售莲籽和藕种等产品,每亩产值超千元。莲田套养鱼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9.
淮滨县台头渔场.原来以养殖四大家鱼苗种为主,因为鱼种滞销,今年引进鳜鱼养殖。鳜鱼是肉食性鱼类,和家鱼种混养,吃掉了适口的家鱼种,这样,滞销的家鱼种就转化成了名贵的鳜鱼.日前80亩池中的鳜鱼长势喜人,预计总产量6000斤,产值近18万元.年利润10万元。10月13日.信阳市水产局调研人员和淮滨县水产局领导到该渔场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20.
南县共有水域面积43.61万亩,占总面积的27%,其中垸内水域22.9万亩,宜鱼水面12.5万亩。1991年全县渔业产值7000多万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0%,向国家上缴税金300多万元,上交乡村集体利润203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水产养殖纯收入60多元。水产业已成为南县效益农业的一大支柱,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