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引进50%醚菌酯干悬浮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世高3种新型药剂,对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几种药剂对防治辣椒白粉病都有明显效果,但以乙嘧酚500倍液和600倍液田间防效的持效性最长,药后10天防效还在80%以上,其他几种药剂和剂量的田间防效为70.77%~77.57%。  相似文献   

2.
茂名地区苦瓜白粉病发生较严重,普通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为筛选防效较好的苦瓜白粉病防治药剂及使用浓度,对4种药剂及其不同使用浓度进行了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次施药后,25%乙嘧酚750倍液对苦瓜白粉病防效最好,达100.00%;36%硝苯菌酯833倍液防效次之,为91.43%。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笔者对草莓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其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介绍,尤其是在药剂防治上对25%己唑醇、25%乙嘧酚等几种防治草莓白粉病新药剂防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7天,25%己唑醇SC7500倍液及25%乙嘧酚SC800倍液这两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较好,相对防效达78.8%、77.2%。  相似文献   

4.
新疆立架栽培甜瓜白粉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新疆喀什地区立架栽培甜瓜的首要病害——甜瓜白粉病的高效药剂,对25%乙嘧酚悬浮剂等7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立架栽培甜瓜第3次喷药后14d,25%乙嘧酚750倍、50%醚菌酯3000倍、25%乙嘧酚1500倍和25%嘧菌酯3000倍药量处理防效分别为99.75%、99.26%、99.20%和96.04%,且这3种药剂的持效性较好。研究讨论了甜瓜白粉病的防治原则、大田甜瓜白粉病的初侵染病源、立架栽培甜瓜白粉病防治始期和高效机械喷雾器应用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拱棚甜瓜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对大拱棚甜瓜白粉病防效较好的药剂,选用25%乙嘧酚、50%嘧菌酯等3种化学杀菌剂和5%多抗霉素等4种生物及复配农药,采用常规喷雾防治法,研究7种药剂对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4%多抗·乙醚·丙、75%肟菌·戊唑醇和15%三唑酮3种药剂对甜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第1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73.44%、54.96%和44.20%,第2次药后防效分别为82.60%、41.34%和43.34%,其中复配药剂64%多抗·乙醚·丙的防效最好,2次用药后的防效都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因此,复配药剂64%多抗·乙醚·丙对防治甜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且对甜瓜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6.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百菌清和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且稳定,在第3次喷药6 d后,防效分别为30.86%、28.22%。通过对草莓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抑制作用,均高于清水(CK1)处理。通过对比,说明吡唑醚菌酯、唑醚·乙嘧酚、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大田防效稳定安全,可用于西昌地区温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11种杀菌剂结合清除病残体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清除病残体的情况下,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在3次用药后防效逐渐增加,至第3次药后7 d在所有药剂中防效最好,达到79.90%;66.8%嘧霉胺悬浮剂药效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好,在第1、2次施药后7 d防效均为第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乙嘧酚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前2次施药后7 d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显著高于除66.8%嘧霉胺悬浮剂以外的其他药剂处理;除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有轻微药害产生,其余各供试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药,草莓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8.
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作者选用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250 g/L嘧菌酯SC、125 g/L吡唑萘菌胺EC、50%醚菌酯WG开展黄瓜白粉病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 450 mL/hm2、600 mL/hm2、750 mL/hm2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较好,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各试验剂量间防效差异显著;本试验剂量下该药剂对黄瓜安全,黄瓜未发生不良反应。生产上建议在白粉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即喷洒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用药量为450~600 mL/hm2,连续用药2~3次,间隔期7~10 d。  相似文献   

9.
姚昕  涂勇 《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0-10,37
选用25%嘧菌酯悬浮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等4种农药进行青枣白粉病的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液稀释1500倍的处理效果最好,该药对青枣白粉病的防效显著且稳定,在药后7d和14d时,相对防效均达80%以上,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厚皮甜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我们引进了几种药剂开展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DG1 200倍液与25%乙嘧酚磺酸酯EC1 000倍液防治厚皮甜瓜白粉病效果显著,生产中可交替使用,施药间隔期7~10 d。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其在黄瓜上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能够快速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速效性;第2次药后3、5、7、10、14 d,该药剂130、200 mg/L 2个处理的防效均高于89%,且显著高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乙嘧酚悬浮剂3种对照药剂.该药剂对黄瓜安全,结合成本核算,建议生产中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130 mg/L)防治黄瓜白粉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7种不同药剂对欧李叶黑斑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50%戊唑·咪水剂、50%乙嘧酚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欧李叶黑斑病病菌具有较强毒力,菌丝生长速率与药剂浓度高度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欧李叶黑斑病发生初期,使用50%戊唑·咪水剂2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液、50%乙嘧酚乳油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防效可达78%~88%。  相似文献   

13.
用2种不同浓度配比的杀菌剂喷雾处理草莓植株,研究药剂处理对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乙嘧酚悬浮剂1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8%和86.0%,控制病害效果较好,建议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设置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肟菌酯、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照)、唑醚·代森联和清水(空白对照)7个处理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示: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对7个处理进行五点取样,测定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发现防效较好的为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第1次药后1周的防效均为100.0...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种不同浓度配比的杀菌剂喷雾处理草莓植株,研究药剂处理对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乙嘧酚悬浮剂1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8%和86.0%,控制病害效果较好,建议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2009~2010年对几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0%大生M-45WP500倍液和72.2%杜邦可露WP500倍液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0.42%和85.65%,且两种药剂均是符合国家农药标准的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17.
光皮甜瓜对杀菌剂敏感,易发生药害,导致果面产生斑块,严重降低甜瓜的商品性。为研究甜瓜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作者用12种防治白粉病的药剂开展试验研究,了解不同药剂对不同品种光皮甜瓜产生药害(果面斑点)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乙嘧酚磺酸钠可致华月、如意发生严重药害,醚菌酯、百菌清、多菌灵、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对参试甜瓜品种较安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乙嘧酚磺酸酯对参试甜瓜品种有产生药害风险,佳蜜脆甜瓜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抗药害能力较强,西薄洛托2号、麒麟脆梨的幼果期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对杀菌剂敏感性强,抗药害能力弱。  相似文献   

18.
以6种生防农药和"威代尔"葡萄为试材,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离体果粒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这6种生防农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均能有效的抑制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其EC50值分别为4.64μL·mL-1和1.21 mg·mL-1;丁子香芹酚(120μL·mL-1)和寡雄腐霉菌(1.8 mg·mL-1)对葡萄灰霉病都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防治效果和化学农药嘧啶胺(0.2μL·mL-1)防效相当,同时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都没有影响。试验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明显,值得在葡萄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安全、高效的生物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生物药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选取其中抑菌活性较好的4种药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子香酚、苦参碱、中生菌素、乙蒜素的EC50分别为0.50、20.03、22.05、33.04 mg/L,均低于对照药剂代森锰锌的EC50值42.66 mg/L,抑菌效果较好,而多抗霉素的EC50为3 420.15 mg/L,抑菌效果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000~125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最佳,为91.41%~93.4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效虽低于对照药剂,但也均在80%以上,可作为与常规化学药剂轮换使用防控炭疽病的有效生物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5种杀菌剂对苦瓜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效果最好,防效在85%以上;33%寡糖·戊唑醇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效次之,防效在79%以上;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效较差,防效为70.76%;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处理后的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83 mg/g、2.54 mg/g;产量比清水对照分别增产16.53%、12.61%。因此,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为目前防治苦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