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鲍鱼养殖方式主要是底播增殖和筏式养殖,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当前养鲍存在突出问题就是鲍鱼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海上成活低,极大影响养跑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鲍鱼人工养殖约需三年,海上养成成活率仅70%左右。山东省荣成市鲍鱼养殖业起步早,发展快,技术较为成熟。特别是筏式养鲍经验典型,效益显著,与其他地区养鲍效果相比,养成周期缩短半年左右。养成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平均亩年效益达40000多元。现就我们在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对影响鲍鱼生长及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一、环境条件对鲍鱼生长及…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鲍养殖方式主要是底播增殖和筏式养殖,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当前养鲍存在突出问题就是鲍的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海上成活率低,极大影响养鲍的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鲍鱼人工养殖约需3年,海上养成成活率仅70%左右。我市鲍养殖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技术较为成熟,特别是筏式养鲍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其他地区相比,养成周期缩短半年左右,养成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平均亩年效益达 40000多元。现就我们在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对影响的生长及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1 环境条件对鲍生长及成活的影响1…  相似文献   

3.
荣成市俚岛镇在鲍鱼筏式养殖上取得成功经验。本文是荣成市筏式养鲍技术协作组在推广该镇养殖经验过程中的技术总结,是适合我国北方海域鲍鱼筏式养殖的操作规程。本文对筏养鲍鱼的海区条件、苗种饵料选择、日常管理方法、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突出可操作性。按本技术要求操作,筏养10万头鲍鱼,经三年养成,成活率80%以上,年亩纯益达4万元,是筏养海带扇贝的20多倍。  相似文献   

4.
王兴章 《海洋渔业》1999,(3):127-129
<正> 鲍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海珍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成为鲍中之王。但皱纹盘鲍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水域较窄,自然资源较少,天然产的鲍鱼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我们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经过多年的筏式养殖鲍鱼实践,基本摸清了皱纹盘鲍的生态习性和筏式养鲍的生长规律,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实行了整个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养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水平。但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筏式养殖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荣成市俚岛镇经多年的养殖实践,基本摸清了皱纹盘鲍的生态习性以及在筏养条件下鲍的生长规律,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筏养10万头幼鲍,经3年养成,成活率达 80%以上,规格 6~8 cm,产量 3~4吨,产值150万元左右,纯益120万元,年亩纯益4万元以上,在我国北方筏式养鲍生产性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效果,为我国北方筏式养鲍起…  相似文献   

6.
3.鲍鱼的养成方法因为鲍鱼的耗氧量较大。所以,一切养成方法都应以尽量达到海流畅通为目的,以促进鲍鱼的正常生长。目前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顺流筏架平养法。大连养鲍的筏架长为63米顺流设置。共  相似文献   

7.
目前,养殖鲍鱼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工厂化养鲍、坑道养鲍、筏式养鲍、及浅海增殖养鲍。坑道养鲍及浅海增殖养鲍,投资小、风险少、见效快,是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因此坑道的开发利用及浅海区域的增殖,已成为热点。现就其优劣势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者的喜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优良措施,以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鲍鱼海上筏式养殖方式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养殖单位应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养殖鲍鱼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海上筏养鲍鱼死亡率的优良措施,以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八大海珍品之首——鲍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是世界公认的美味佳肴和珍贵食品,我国主要经济鲍鱼的种类有皱纹盘鲍、杂色鲍、羊鲍、耳鲍、平鲍和多边鲍。综述了鲍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繁殖与培育、常见疾病及防治等。应结合海区特点,改进养殖方式和提高养殖技术,实施鲍与海带、裙带菜、紫菜的套养和与海胆的混养,减少筏式养鲍的代谢物对养殖海区的水质和底质的污染;严格选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的喜爱,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筏养的鲍鱼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笔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温期饵料短缺是当前筏式养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高温期间海带已全部收割,没有新鲜海带可以投喂,而马尾藻、鼠尾藻、石莼等藻类则进入老化和白烂阶段,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满足不了鲍鱼摄食需要。宁津镇养殖场经多年探索,找到一种适于高温期筏式养鲍的藻类——海松作为代饵料,收到良好效果。   海松是我镇沿海自然生长的一种绿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养殖筏架上四季均有海松生长。宁津镇经过试验证明,高温期鲍鱼比较喜食海松,并能正常生长,效果明显好于投喂干海带。为此,他们一方面请有关专家研究海松的繁殖方法,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的鲍鱼养殖主要有陆上水池养殖与海区筏式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盘鲍和九孔鲍。海区筏式养鲍常常受到台风、赤潮、附着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养殖风险,成活率仅50%~60%。陆上养殖虽然养殖成活率可达70%-80%,但是养殖成本太高,而且养殖周期要比海区长。因此我们提出了鲍鱼海区与陆上轮养的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卢书长 《齐鲁渔业》1999,16(3):41-42
目前养殖的夏苗海带8月份基本烂光,导致下半年缺乏养鲍鲜饵。为解决这一问题,1994、1995年在荣成爱伦湾和汪家湾进行了秋苗海带养殖试验,达到了鲍鱼投喂的较好效果,促进了鲍鱼生长,减轻了鲍病,节约了饵料费。  相似文献   

15.
激光杀灭鲍鱼壳面的苔藓虫效果明显附着在鲍鱼壳面的苔藓虫是人工筏式吊养鲍鱼的主要敌害生物之一,其大面积被覆鲍壳可导致小规格鲍鱼大量死亡。而且,营附着生活的苔藓虫种类具有角质或石灰质虫室,抗药性较强。经各种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 山东省长岛县在实施"耕海牧渔"战略中,坚持把发展鲍鱼增养殖发展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先后攻克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两大难关,鲍鱼养殖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全县已形成以工厂化养鲍为主,工厂化、筏式、底播一齐上的养鲍新格局,鲍鱼养殖总数量达到300多万个.  相似文献   

17.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者的喜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核养的鲍鱼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广东珠海市皱纹盘鲍增养殖业正在进人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鲍鱼养殖模式已从传统筏式笼养、浮绳吊养模式逐步转变为抗风浪塑胶渔排为主.陔养殖模式具有管理方便、节省人工、水流畅通、水质较好、鲍鱼生长速度快、进一步提高养殖成活率、养殖密度大、产量高、节省海域面积等优点,并已在珠海得到标准化推广应用。目前,珠海万山海区吊养鲍的规模已达500万只以上,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鲍鱼养殖技术之二南方筏式网箱混养鲍鱼与刺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鲍鱼与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如刺参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一般需要3年~4年,且其中很长一部分时间消耗在夏眠和冬季低水温期,因此将北方养殖品种在冬天低水温时期转入南方海区养殖,从而缩短其养殖周期,增大规格,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的养殖户将北方的鲍鱼运至湄洲湾、兴化湾养殖,已获得大面积成功,在此基础上又引进北方的刺参在海上筏式养鲍网箱中进行混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以供各方参考。一、海域的选择进行鲍鱼与海参混养的海域为湄洲湾东吴海区和兴…  相似文献   

20.
鲍的养殖形式很多,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生产形式。 这里仅就我们几年的小规模试验和生产实践,谈谈海底养鲍有关技术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海底养鲍是一种合理的养鲍生产形式。 所谓海底养鲍,就是采取科学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鲍苗,投放于预先选择好的海 区底部,让其自然生长的一种生态系或半生态系的养鲍生产形式。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投资少。海底养鲍不论那种形式,投资都很少,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建设水、气暖配套的生 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购置根橛、筏架、浮漂等养成器材。所以投资和生产费用很少。 2.成本低。海底养鲍不用人为地进行水体交换,不用人为地供暖保温,器材和人工费用都很 少,所以它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