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的池养习性、食性和生长规律。金钱鱼为底栖动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长缓慢,始重0.06g饲养26月龄,日均增重(ADG)0.25g,月均增重率(GBw)从341.67%逐月下降到7.04%,月特定生长率(SGRw)从102.92%逐月下降至6.58%。进行了9hm^2池塘单养和混养,其中单养0.88hm^2,最高单产8823.5kg.hm^-2,与多种河口近岸经济鱼类合理混养,间养最高单产占有量4716kg.hm^-2,作为配养对象的混养,一般单产占有量183.4-576.6kg.hm^-2。金钱鱼是南海、东海南部沿岸地区海、咸水池塘极具开拓前景的饲养对象。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细鳞(鱼刺)Therapon jarbua的池养习性、食性和生长。细鳞(鱼刺)是一种具相当领域性鱼类,能啄食其他鱼类及同类的鳞片,以动物性饵料为食。生长缓慢,Ⅰ饲养龄内日均增重0.08g,Ⅱ饲养龄0.2g,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_t=196.8032[1—e~(-0.0639(t 2.0188))];W_t=207.7111[1—e(-0.0639(t 2.0188))]~(3.1040)。通过驯养、中间培育,改善投饲方法,进行池塘的单养和混养,饲养2周年,单养最高产量7499.4kg/hm~2,混养9306.5kg/hm~2。细鳞(鱼刺)是很有养殖前景的咸水池养对象。  相似文献   

3.
黄斑蓝子鱼的池塘驯养及有关生物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是广盐、广温、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单一品系,体型相当,成群巡游、索饵,至个体重120~150g后开始具地域性攻击行为。池养条件下属等比生长型,能用Von Be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求得L_∞=261.9072[1—e~(-0.0599(t 1.4038))];W_∞=1.048.4897[1—e~(0.0599(t 1.4038))]~(2.7712)。体重生长拐点位于15.6饲养月龄处。进行0.94hm~2的池塘单养,平均单产5838.5kg.hm~(-2),最高单产6828.9kg/.hm~(-2)。可与多种河口近岸鱼类合理混养,是极具前途的咸、海水池养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每个塘中平均每667m2放养的总鱼数为3万尾.到年底时,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白鲢塘>单养塘(90.55%>88.1%>83.95%);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白鲢塘>单养塘(41.8g>38.15g>32.0g).②成鱼混养: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667m2放养52g左右的丁(鱼岁)鱼400尾,经12个月的饲养,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白鲢塘(222>198.3kg/亩);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白鲢塘(97.9%>95%),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白鲢塘(0.62kg>0.599kg).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比较分析了2种黄颡鱼高产无公害养殖模式下所取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每hm2投放4~5cm黄颡鱼种苗82 500尾,采用主养黄颡鱼、套养主要大宗淡水鱼类(草鱼、鳙鱼、鲢鱼和鲫鱼)的混养池塘生产的总商品鱼每hm2的产量比单养池高出26.1%,其中每hm2比单养池多产出大宗淡水鱼3 105kg,而两种模式中每hm2黄颡鱼产量相当,均在7 500kg/hm2以上;在养殖效益方面,单养池的平均利润为71 550元/hm2,混养池的平均利润为91 770元/hm2,混养池比单养池平均高出20 220元/hm2。因此,主养黄颡鱼、套养主要大宗淡水鱼类(草鱼、鳙鱼、鲢鱼和鲫鱼)的混养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 :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 ,每个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的总鱼数为 3万尾。到年底时 ,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 :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90 .55% >88.1% >83.95% ) ;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41.8g>38.15g>32 .0 g)。②成鱼混养 :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 52 g左右的丁鱼 4 0 0尾 ,经 12个月的饲养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2 2 2 >198.3kg/亩 ) ;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 >白鲢塘 ( 97.9% >95% ) ,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0 .6 2kg>0 .599kg)。  相似文献   

7.
利用沙滩塑膜防渗鱼池112亩,采取主养吃食性鱼类,混养滤食性鱼类,套置小型网箱单养罗非鱼,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总产鱼131499.2kg,平均亩产1174.1kg,其中网箱单产118.gkg/m3,经专家鉴定认为:其技术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3~2004年,笔者在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榕桥试验基地进行了南方大口鲶成鱼推广养殖和单养高产试验,主要用家鱼苗种和海产冰鲜鱼喂养。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南方大口鲶的养成率由25%提高到70~80%,单产由200kg上升到750kg,最高产量的池塘一年养成鱼3季,累计单产2250kg,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单养高产技术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卵形鲳chen是热带,亚热带暖水性中上层鱼类,0^+龄早期生长稍慢,均叉长2.6cm,重0.52g,经12d的养殖,终叉长9.9cm,重20.53g,日均增重0.6g,叉长日均增长率1.04%,与养殖天数的关系式为Lt=0.0551d 2.6361,体重日均增长率2.85%,与养殖天数的关系式为Wt=0.8640e^0.0262d,叉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368L^2.8055,0^ -1^ 龄生长加快,叉长10-12cm,经240-270d饲养,终重425-678g,池塘单养均单产8275.4kg/hm^2,间养均单产3801.8kg/hm^2,投入产出比1:1.44,卵形鲳chen畏冷,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仍需人工构设越冬池。  相似文献   

10.
<正> 1996年至1998年,金湖县先后完成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养鳖混养技术”33.3hm~2示范区建设和333.3hm~2、666.7hm~2推广任务。该项技术以温室为主进行集约化培育幼鳖,在成鱼池中混养食用鳖,1998年全县666.7hm~2池塘鱼鳖混养,产鱼547.6kg/0.067hm~2,鳖22.6kg/0.067hm~2纯利润为1779.89元/0.067hm~2,其中33.3hm~2示范区,产鱼584.8kg/0.067hm~2,产鳖33.4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