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天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86-8388
云南木棉是中国特有棉花作物,所产棉花是细纱的原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抗战时期,基于云南省棉布棉纱的自身需要和全国棉纱的需求,中央政府和云南省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在云南推广木棉种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云南木棉推广工作的成功经验对当今农业推广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木棉科植物根及根际周围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分布状况,为筛选对干热河谷木棉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AM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湿筛沉淀法,从云南干热河谷的元阳、元江、东川、元谋、宾川和怒江6个地区的木棉须根及其所带土壤中分离AMF孢子,在体视镜下观察记录孢子的颜色、大小、连孢菌丝的特征、孢子果形态等;在此基础上,用微吸管挑取孢子置于载玻片上,加浮载剂(蒸馏水、乳酸、乳酸甘油、Melzer’s试剂)在Nikon显微镜下观察,对孢子颜色、大小,孢壁颜色、类型、厚度等指标进行鉴定。【结果】从云南干热河谷6个地区的野生及人工栽培的木棉中,共分离鉴定出AMF 3属6种,分别为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何氏球囊霉Glomus hoi、缩球囊霉Funneliformis constrictum、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和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AMF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栽培环境下的分布规律不同,旱季较少,雨季较多;野生环境中多,人工栽培环境少。【结论】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幼套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较其他AMF出现频率更高,孢子数量较多,初步认为这2种是该区域木棉科植物丛枝菌根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嫁接处理对木棉和美丽异木棉嫁接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棉嫁接以本砧嫁木、不同嫁接季节和不同嫁接方法进行木棉和美丽异木棉嫁接扩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砧木和不同规格砧木嫁接木棉其成活率和生长量存在差异。木棉嫁接以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在76.67%以上,美丽异木棉砧木嫁接成活率73.33%以上;不同规格的木棉和美丽异木棉砧木嫁接木棉,其嫁接成活率以地径2~3 cm的砧木最优;嫁接后1年,其接穗直径、高和冠幅以地径5~6 cm的砧木最好;木棉枝条切接和楔接的嫁接成活率达86.67%以上,生长优良率以枝条切接方法最高;以地径2~3 cm木棉冬季和夏季进行本砧嫁接成活率80%以上,冬季嫁接的高生长是夏季嫁接的5.08倍以上。不同种类砧木嫁接美丽异木棉,其成活率和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本砧嫁接成活率86.11%最高,发财树砧木嫁接成活率72.22%最低,本砧嫁接生长最好;以木棉为砧木进行冬季嫁接美丽异木棉,其成活率比夏季嫁接高37.57%,高生长是夏季嫁接的4.17倍,美丽异木棉本砧嫁接成活率80.77%以上,冬季嫁接高生长比夏季嫁接大3.97倍,冬季是木棉和美丽异木棉嫁接扩繁最好季节。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学分类、文献记载、实物分析及木棉纺织加工的角度,确定中国古代新疆种植的是草棉,南方种植的既有亚洲棉,亦有木棉科的木棉。有些古文献中所称"白叠"实指草棉;"古贝"、"古终"、"木绵"、"吉贝"、"木棉",实指亚洲棉;"桐华"可能指木棉科的木棉。近代文献中,又往往将多年生海岛棉与木棉科木棉混淆。木棉在古代和现代都可以进行纺织加工。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从木棉叶中提取总黄酮的优化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提取木棉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溶剂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及微波处理时间对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木棉叶中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70%,料液比1∶50 g/ml,微波功率为240W,微波处理时间为60s,在此条件下木棉叶中总黄酮含量为6.11%.[结论]微波提取总黄酮的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木棉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附生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及代谢成分的影响,以自然生长的木棉、毛果杜英、幌伞枫和干燥木板为附生基质仿造铁皮石斛自然生长环境,对铁皮石斛生长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并对多糖和生物碱等代谢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木棉、幌伞枫、毛果杜英、干燥木板这4种基质均可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基质,但不同附生基质对铁皮石斛的生长有显著性影响,对其代谢成分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生长状况表现为木棉>幌伞枫>毛果杜英>干燥木板,代谢成分含量表现为木棉>毛果杜英>干燥木板>幌伞枫。综合排序,适合铁皮石斛附生生长的基质依次为木棉>幌伞枫>毛果杜英>干燥木板。在自然生长的木棉林下种植铁皮石斛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较好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广布于元江干热河谷和勐腊热带雨林地区的木棉(Bombax ceiba Linnaeus)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测定两地木棉幼苗生长量、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以及光合参数等,探讨不同生境下木棉幼苗的生长特征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除地径增长量外,干热河谷元江地区木棉幼苗的生长性状增长量(P<0.05)及根系发达程度(49.04%)显著高于勐腊地区;此外,除蒸腾速率(Tr)外,元江地区木棉幼苗光合作用及光能利用率弱于勐腊地区;生长性状与光合特性具有复杂关系,其中株高、地径的增长量与胞间CO2摩尔分数(Ci)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且木棉幼苗对干旱环境具有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美丽异木棉栽培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丽异木棉(Chorisiaspeciosa)又称美人树,是木棉科异木棉属的落叶乔木,它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相关课题的研究,之后开始大力繁殖、发展、推广这个新树种。美丽异木棉是优良的观花乔木,其树形亭亭玉立,在广州的花期一般为10~12月份,盛开时花多叶少,满树缤纷,树冠整齐,飘逸飒爽,不仅适用于庭园绿荫美化,也可作为高级行道树。  相似文献   

9.
中美木棉原产热带美洲,为小乔木。野生种树高可达10m。绿叶成掌状展开,小叶长椭圆形,长15~30cm。干似梧桐,基部粗,棒状。我国于1964年从墨西哥引入中美木棉。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颜色科学研究大腹异木棉(Ceiba speciosa)和美丽异木棉(C.insignis)花色多样性,以期为花色分类方法提供新思路,并为2种异木棉新优花色品种培育提供素材.研究先利用RHSCC进行花色标定,再采用多种颜色系统(孟赛尔颜色系统和ISCC-NBS色名表示法)进行分级赋值以便进行运算,最后采用系统聚类的方...  相似文献   

11.
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群  杨文彩  奚琪  王磊  杨航  刘明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96-13098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云南省提出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林业4大生物产业.该研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在“十一五”期间的指标数据,从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生物能源产业、生物林业产业等4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生物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将云南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品产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今后云南生物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为云南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机采棉发展回顾、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兴衰直接关系到新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棉农植棉积极性的提高。近年来,机采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采棉效率,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但棉花价格却在低位徘徊,棉农收益并没有因采棉效率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回顾新疆机采棉的发展历程,简述了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疆机采棉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新疆机采棉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思路,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制糖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云南也已成为中国第二产糖大省。制糖业的发展关系到云南省600万蔗农的切身利益,发展好制糖业是解决云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但云南制糖业仍然存在甘蔗种植劳动力资源不足、优良品种研发和推广滞后、原料不能满足制糖生产需要、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以及制糖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装备存在差距的问题。在国家对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应把握好自身优势,抓住机遇,通过加大对制糖业的扶持,实行甘蔗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行结构调整,重视科技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制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棉花是中国种植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的大田经济作物,其商品率高达95%以上,但棉花产业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涉棉企业、棉农、科技人员、学者进一步关注,如自主种业、品牌培育、清洁生产、统防统治、贸易依存度、产业安全、规模经济、产业组织等因素影响中国棉花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棉花种植以新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其中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7%,已形成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而长江、黄河流域仍以小规模种植为主,没有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且缺乏集棉花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平台,在棉花的专业化服务、全程服务和托管式服务方面仅有数家。中国棉花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应是提升棉田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服务社会化水平,研发轻简化生产技术使棉农有尊严快乐植棉,降低生产成本,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掌控棉花产业链条的主动权。文中从棉花产业链的供求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减少、产业布局上新疆一枝独秀、国内消费有所降低但供求形势有所好转、进口量长期大于出口量和纺织业优势递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棉花产业在生产环节、产业布局、组织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棉花品种、生产技术、机械化和国家政策的种植经验和发展优势,结合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背景,从培育棉花新品种、研发轻简化和机械化新技术、投入农机设备、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棉花质量、制定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提高棉花生产保险额度、加大对棉农、棉商、农机制造商、纺织企业、出口商等的补贴力度和政策保障力度、发挥产学研优势和棉花协会功能、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完善棉花供需调控体系、建设现代植棉业服务体系、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带动棉花和纺织业走出国门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刺激国内有效供给,尽快实现中国棉花产业供需平衡。最后,对中国棉花产业进行展望,将“三去一降一补”应用于棉花产业,并顺应全球棉花去库存的格局,未来两年棉价将有所上涨。  相似文献   

15.
棉花产量和进口数量的波动一直都是引人关注的焦点,棉花市场和棉花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和纺织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梳理了国内和国外对我国棉花经济进行研究的脉络,对其中主要的方法、内容、结论进行了总结,指出其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进一步研究有待改进的方法和拓宽的研究范围,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棉花市场和产业发展确立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杧果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做大、做强、做优云南杧果产业这个核心,从云南杧果产业现状出发,分析云南杧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时空演化及优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49—2007年塔里木河流域棉花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发展度指数,分析了该地棉花发展历程及空间格局演化,对棉田扩张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建国以来植棉业历经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控制发展期3个阶段,植棉历程与全国变化趋近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2)植棉业发展进程中,主产棉区呈现西退、东扩、北进的趋势,各植棉县、市植棉空间扩张显著;3)针对植棉业时空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压力加大、棉田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应对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优化布局、适度规模、节水灌溉、生态型耕作和健全服务体系等优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具有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良好条件。在全面分析目前云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棉业信息化工程的设想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安徽省棉业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提出了建设以棉花产业信息网络和棉花栽培专家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工程的设想,论述了"安徽棉业信息网"、棉花栽培管理专家系统(AHCCE)和基于VCD/DVD平台的、简化的多媒体棉花专家系统(AHCCE-VCD/DVD)的主要功能、组成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疆棉花生产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10年新疆棉花呈快速发展态势,2013年新疆植棉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比例高达38.9%和53.9%。未来新疆棉花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和生产方式新转型为指导思想,以建设现代植棉业强省(区)为目标,以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突破口,以再构水土平衡、生态和谐、结构合理和定位准确为新转型的落脚点,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收益基本合理和生产可持续的现代植棉业。新疆棉花总产量已占全国的一半,建议缩减面积,从源头减少水资源消耗;进一步提高单产,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依靠科技进步和综合政策支持方能促进新疆棉花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