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庆东 《农业与技术》2003,23(2):8-11,15
“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进入小康社会的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其重要性,影响它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农村市场化推进的紧迫性,提出了在开拓农村市场中必须进行农村、农业、农民、政府4个层面的创新。同时,提出6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触发政改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镕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为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并下决心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应该首先把目光对准——农业、农村和农民。  相似文献   

4.
1"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1.1"三农"问题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称为"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  相似文献   

5.
由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共同举办的首届山东“三农”问题论坛,于近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社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发言。会议围绕下列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与会专家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经过2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产品从长期…  相似文献   

6.
7.
邵伟 《山东农业》2003,(6):19-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政府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尤其像山东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农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市场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要求我国必须遵循WTO有关规则,履行所作出的承诺,放开市场准入,这对山东主要农产品生产带来很大影响。虽然根据比较优势分析,入世后蔬菜、水果、畜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出口会大幅度增加。但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强,…  相似文献   

8.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不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是“三农”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都采取了多种政策力促这一问题的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制、农村多种经营形式等体制性变革.出台一系列满足、保持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9.
10.
赵清栋 《山东农业》2003,(12):23-23
齐都镇位于临淄区中北部,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辖47个行政村,是齐国故城所在地。镇内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一直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素有“鲁中粮仓”、“蔬菜之乡”的美称。前几年,广大齐都人靠种植蔬菜大棚,农民收入稳中有升,在全区各乡镇中位居前列。然而,由于诸多原因,1999年以后,出现了农业丰收增收难、农民增产难增收的状况,农村经济在徘徊中艰难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市场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其他地区的蔬菜生产大发展,蔬菜价格偏低,收入相对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实践“三个代表”,解决“三农”问题,最根…  相似文献   

11.
12.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课题。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县级作为“三农”的前沿.肩负着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紧紧抓住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等“三农”问题关键环节.不断加快“三化”进程.把减少农民作为富裕农民的前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镇平特色的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中的“狼群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应堂  韩美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72-2573,2575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中国传统农业是在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三农”问题必然将长期存在。提出了“狼群理论”,认为让农民从“狼群中的羊”成为“狼群中的狼”,核心是农业企业化。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农业》2003,(2):1-1
1月8日,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会议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胎生于“三农”,和“三农”密切相关,相互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哺了“三农”,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说:发展民营企业,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