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距离指挥是军犬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军犬验收、考核、表演中的主要科目,很多犬在距离指挥中存在向前移步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犬自身的原因,犬急于回到训导员身边。二是训导员训法错误,没有按照教学要求科学施训。三是训练中对犬要求不严,标准不高,犬向前移步时没有及时纠正。四是对犬过分偏爱,刺激的强度不够。五是犬的错误动作被纠正后强化不及时,正确的行为未得到巩固。六是训导  相似文献   

2.
<正>在警犬训练中,强化和刺激是十分有效的训练手段。运用强化手段可以使犬被强化的行为出现频率增加,而通过刺激手段可以使犬对应的行为减少。利用动物趋利避害的天性,训导员可以通过强化和刺激来引导和控制犬的行为。负强化,是通过解除或减少压力来对犬进行强化,增加犬对应行为的出现概率;正惩罚,  相似文献   

3.
奖励是训导员为强化犬的正确动作、巩固已养成的能力、调整和缓和犬的神经紧张状态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包括食物、抚拍、衔取物品、游散和"好"的口令等.奖励俗称给犬发的"工资",在训练中"工资"的高低直接决定犬的工作状态,正确及时的奖励能够准确地标记犬的正确行为、加速犬对科目条件反射的建立、使犬兴奋地结束训练.  相似文献   

4.
在训练中,由于训练手法或者犬的自身原因,往住会出现犬的动作缓慢、坐偏、卧偏,或者延缓姿势自动改变,或者距离指挥中犬位置前移等不符合训练要求的条件反射。除了可以采取常规的做法外,施以“木板”加以纠正是一种效果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景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及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叫惩罚物或撤消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降低在类似情景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的过程[1]。结合犬的实训,本文将犬训练中的惩罚定义为:当犬出现某种不符合训练要求或期望的行为时,采取相应手段以降低该行为发生频率的过程。惩罚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够有效降低犬  相似文献   

6.
任义平 《警犬》2002,(2):35-36
机会训练法是指训导员采取足以能诱使某种行为的影响手段或利用犬的某一自发行为,通过与口令、手势结合使用,以建立条件反射或增强训练效果的一种手段。在随行科目的训练中主要是采用该手段,也称为“诱导”训练法。  相似文献   

7.
<正>正诱导就是在犬的训练中采取施以手段、诱发犬产生兴奋,正确作出某一动作或使犬本能地作出符合训练要求的行为,达到训练目的的一种诱导方式,它贯穿于鉴别训练的始终。结合罐内鉴别训练实际,正确运用正诱导,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嗅嗅源能力培养中的正诱导运用正诱导就是培养犬的嗅嗅源能力,必须充分利用犬的探求反射进行培养。训练的步骤按照先平面、再罐内、后痕迹的方式逐步深化,训练方式多样,只要方法科学、得当,一两周之内便可以培养出犬的巩固的嗅嗅源能力。  相似文献   

8.
诱导训练的重要性 诱导训练符合犬行为规律的特点。首先,诱导训练从犬的行为规律入手,注重不强迫犬行为本能上的被动接受,而是利用犬的先天本能激发犬行为欲望上的主动接受,以达到人为训练上的最佳效果。其次,诱导训练的条件反射是创建在游戏中自发的神经联系与多种强化手段结合的产物,将犬的本能欲望转换到训练科目上,符合了犬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9.
培养军犬主动作业的兴奋性,是在训练过程中,尽可能的少用强迫等刺激手段,挫伤军犬主动作业的兴奋性,而是利用军犬探求反射,培养军犬主动作业的欲望。利用军犬对新异刺激的好奇与反应,建立人犬之间良好的和谐关系。不断探索新的训练方法与途径,巩固好军犬对人的亲和关系,提高军犬主动作业的兴奋性。要不断创新训练方法,经常给军犬新的刺激手段使犬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增强军犬主动作业的兴奋性,为军犬完成训练使用科目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训导员是军犬训练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军犬训导员通过采取不同刺激能够使犬形成各种不同的工作能力。军犬训练的效果取决于训导员的影响手段及技术水平,而训导员在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增强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有些训导员由于训练手法单调呆板,不能充分调动犬的兴奋性和积极性,训练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考核成绩不如别人,于是便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不适合训犬,产生了自卑心理。作为一名优秀的军犬训导员要有坚强的自信心,要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要有股不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分化抑制的概念及作用在犬的行为原理及训练理论中,分化通常是指辨认、区分、鉴别之意;抑制通常是指犬的神经活动受到阻止或削弱,兴奋程度由强变弱。分化抑制的概念是指只强化条件刺激,而始终不强化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其他刺激,因此产生的抑制现象被称为分化抑制。比如在鉴别中只强化犬对所求物的示警反应,而始终不强化犬对其他配物的反应,在基础科目训练中只强化与  相似文献   

12.
《养犬》2016,(3)
正奖励是训犬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正确使用奖励是训犬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训犬中,使用奖励的目的是强化犬的某一行为,因此,奖励使用的时机和强度的不同对犬的训练影响也不同,在犬完成一个标准动作时及时奖励,将对犬的训练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反之,犬做出不正确的动作和不符合训练要求的训练动作时使用奖励,会强化不当的训练行为,使犬形成不良训练联系。这就  相似文献   

13.
犬的训练过程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在犬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我们所采用的训练方法。犬不是呆板的机器,它是具有心理活动和丰富情感的生命体,而且每头犬的神经活动和行为特征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对不同的犬进行训练时,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也是存在差异的。为了使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不同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在犬的训练理论中,就将各种训练方法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为强迫、诱导、禁止、奖励四种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4.
警犬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射活动.机械刺激属于非条件刺激,正确的运用机械刺激,能使犬对所训科目快速形成条件反射,并能保持姿势正确,还能使条件反射得到巩固,从而达到动作的规范化.如何将机械刺激合理地运用到训练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训练原理 训练原理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著名行为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其核心是一个行为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响片标定训练手段就是利用了这种原理.利用可以发出"咔哒"响声的特定工具,对我们期待的犬行为进行准确标定,随后给予奖励,使犬的某种行为得到强化.再对犬复杂的行为进行响片标定,逐渐对该行为塑形,最终形成我们的目标行为.这种训练方法可以让犬学会思考,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可以和犬有效沟通,让我们想要的犬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大,不想要的犬的行为慢慢出现消退.  相似文献   

16.
方杰 《警犬》2003,(2):35-36
警犬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射活动。机械刺激属于非条件刺激,正确的运用机械刺激,能使犬对所训科目快速形成条件反射,并能保持姿势正确,还能使条件反射得到巩固,从而达到动作的规范化。如何将机械刺激合理地运用到训练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袁野 《警犬》2012,(10):51-51
犬训练应该与犬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训练过程贯穿着条件反射的建立、不良联系的消退、能力的形成,只有犬的神经中枢发育到一定水平,才能成为建立条件反射的物质基础。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犬才能接受某些科目的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能力的巩固和提高,依赖于大脑分析器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良联系是指由于训犬员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使犬形成的不符合训练要求的一切条件反射。可以说,犬不良联系的形成与训犬员有很大关系。一、训犬员的错误意识会诱发犬产生不良联系训犬员对于犬的人性化意识,会在犬动力定型机制形成过程中诱发不良联系。动力定型机制贯穿于犬训练  相似文献   

19.
《养犬》2015,(1)
<正>军犬训练是一项很有学问的工作,讲究人犬结合,能不能训好犬,犬能训到那种程度,与犬的兴奋性、胆量、衔取欲、占有欲、体质等有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训导员的综合素质。一、感情投入是关键在训练中,训导员要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情感。训导员指挥犬,实施人对犬的影响,形成犬完成科目的条件反射,感情是否投入,持有何种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被动防御型犬的特点是对刺激或突发状况以及新环境的适应慢,行为活动受到抑制,继而表现消极、胆小或转化为被动防御。此类犬的训练优势:机警,神经反射速度快,条件反射建立迅速,延缓类科目较兴奋型犬更有耐性,对熟悉的环境和建立亲和关系的训导员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和护主意识。缺点:胆小,难建立亲和关系,亲和关系容易破坏,训练过程不能伴有过量刺激,否则,容易出现外抑制与超限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