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ML旅游区所在的GT村为例,探讨了大城市郊区农地旅游化流转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当地村民的半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GT村农地旅游化流转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流转市场机制尚未形成,旅游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农地流转过度非粮化,产业转型后农户社会关系恶化;流转区土地利用效率低,周边生态环境缺乏有效治理。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促进农地旅游化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外大城市郊区及郊区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北京郊区发展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北京是一个既拥有中心城市(市区),又包括广大郊区农村的大都市地区。最近几年,郊区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1990-2000年,市区城区面积由395.4km增加到2000年的491km,发展很快,但郊区也面临着突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大城市郊区的郫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郫县土地开发整理现状,以及在2002~2015年规划期间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关系,提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外大城市郊区及郊区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是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和经济区域,但它服从于城市功能和城市发展的总体需要。因此大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郊区的功能定位密切相关。本项研究将从两个角度比较国内外大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一是从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功能配置来考察大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另一个角度是从农业和农村本身现代化需要来考察大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南京市郊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大城市郊区农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流转所占比、务农人数所占比、家庭纯收入、农业收入所占比、是否了解永久基本农田与对目前的农业补贴看法等变量对农户保护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业特征与是否在城镇购买住房等变量对农户保护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提高农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意愿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宣传力度、给予不同分化程度农户针对性政策支持、逐步构建异质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农户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业领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研究从加强农业领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入手,界定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内涵和构成,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领域科技自主创新的现状和特点,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群体农户角度出发,基于土地经济学、农户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规律理论分析框架,并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1983~2010年间社会经济与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及政策制度环境变迁压力的基础上,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呈现阶段性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土地利用方式上,集约程度和利润相对较低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逐渐减少,集约程度和利润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逐渐增加;在土地利用程度上,复种指数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从本世纪初开始,复种指数增长幅度明显;在土地投入强度上,随着大城市郊区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农户开始选择更多投入化肥、农业机械、农膜和农药替代传统的以农家肥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种植模式,在化肥投入内部结构上,虽然仍以氮肥的投入为主,但是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投入比例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大城市郊区风景区规划研究的思路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上海郊区在按照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城郊型经济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发郊区旅游资源,建设风景旅游区,发展旅游业。文中依据太浦河风景区规划研究的实践,探索发展郊区旅游业和制订风景区规划的研究思路和指导思想,依据太浦河水环境条件分析制订7个景区和绿化保护规划,并就实现太浦河风景区规划提出有关管理体制和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是福建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对其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分析评价发现,全省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和机制,为此,本文从创新文化、人才标准、项目管理、经费支持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探索和启发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国际城市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玺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25(1):53-56,72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纽约、东京、香港这些国际城市在其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通过这些城市产业结构与北京的对比,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及每个城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特点,进而更好地为调整北京的产业结构,促进首都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Urban agriculture (UA) is spreading within the Global North, largely for food production, ranging from household individual gardens to community gardens that boost neighborhood regeneration. Additionally, UA is also being integrated into buildings, such as urban rooftop farming (URF). Some URF experiences succeed in North America both as private and community initiatives. To date,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how stakeholders perceive UA and URF in the Mediterranean or to the role of food production in these initiativ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omotion and inclusion of new forms of UA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URF and contributes to the nascent literature on the stakeholder and public perceptions of UA. It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those perception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 agriculture practices and projects. Barcelona (Spain) was used as a Mediterranean case study where UA and URF projects are growing in popularity.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25 core stakeholders, we show that UA is largely perceived as a social activity rather than a food production initiative, because the planning of urban gardens in Barcelona was traditionally done to achieve leisure and other social goals. However, several stakeholders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urban fertility through URF by occupying currently unused spaces. As a result, the positive valuation of URF depends o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UA as a social or food production activity. In turn, such conceptualization shapes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F. While most UA-related stakeholders (e.g., food co-ops, NGOs) preferred soil-based UA, newer stakeholders (e.g., architects) highlighted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opportunities of local and efficient food production through innovative URF.  相似文献   

13.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围绕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阐述了人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探讨了化素质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特殊重要作用,提出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化素质教育为重点、化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主张,提出了当前在加强化素质教育中应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人口结构对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具有全面和直接的影响,本文利用福建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选择了反映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结构的7个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福建省各县市区的人口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将福建省各县市区按人口结构分为6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福建省人口结构、促进社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农业形态。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14个大中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间差异,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可为都市农业在我国中小城市的递级推进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集群、农业园区引领、休闲观光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效生态循环推动及机制创新驱动等8种,不同发展模式在主要特征、功能导向、业态、驱动要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研究表明,都市型农业发展除了农业系统自身演变内在需求外,还紧紧依托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资源环境压力的推动、制度政策的支持和城市规划的空间保障。未来都市型农业发展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城市群区域协同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统筹兼顾严格保护耕地和满足都市型农业用地,加强工商资本进入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书琴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0):191-193
结合我国目前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法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发展都市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各国不同的发展特征、组织形式、生产特点、营销与物流、功能作用和扶植政策的典例,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转变教育观念、研究生创新的能力结构、创新成果的界定、指导教师的作用、创新的环境、研究生课程、论与项目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力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作一全面、整体和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9.
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前普遍存在的“发达城市,落后农村“现象的分析入手,指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是造成目前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溢出效益”原理出发,对城市溢出效益的概念特征,发挥条件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并以江苏省为例,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区性、低层次性和制度的非正式性等特征。应以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切入点,构建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