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居民食用鸡(鸭)蛋都喜欢选择蛋黄颜色红的蛋,一些饭店、宾馆和食品加工厂对蛋的要求也是如此.但目前蛋鸡场、蛋鸭场用常规配合饲料饲养的鸡、鸭所产蛋的蛋黄颜色呈黄而浅淡,故在市场上不太受欢迎.要使鸡、鸭产出红蛋黄的蛋,一般都要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着色素有人工着色素和天然着色素.随着人们科学知识不断普及和对健康身休的向往,用人工着色的食品已不被人们接受,人们要求摄取的是具有天然色素的食物.天然色素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属于生理性的色素,这类色素包括胡罗卜素及称之为“类胡罗卜素”者.  相似文献   

2.
鸡色素沉积相关性状是研究其表型遗传和进化机制的最好模型之一。家鸡的色素沉积相关性状较其祖先更具丰富的多样性。本文对近年来鸡色素沉积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总结已经确认了致因突变的鸡色素沉积性状的遗传基础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 鸡蛋蛋黄色泽的深浅,与鸡吸收利用饲料中的色素有关:影响鸡吸收利用色素的因子很多,例如:鸡的品种、饲养方式、日粮质量及其所含成分、药物、疾病和应激等等。  相似文献   

4.
5种不同类型鸡肉品质及屠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地方土种型、肉用型和蛋用型等5种不同生产类型鸡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失水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土种型鸡的总色素最高,失水率最低;肉用型鸡的粗蛋白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最高;蛋用型鸡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透过率和pH值最高,总色素最低;兼用型鸡的透过率最低。  相似文献   

5.
以大骨鸡、安义瓦灰鸡和金湖鸟凤鸡3个地方鸡种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larome c oxidase Ⅰ C0 Ⅰ)基因序列,以揭示3个地方鸡种CO 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选择的这段CO Ⅰ基因序列在3个地方鸡种中有3个突变位点,为4个单倍型.大骨鸡、瓦灰鸡和金湖鸟凤鸡品种内平均多态性分别为0.15%,0.3072%,0.3073%.3个地方品种单倍型多样度范围为0.2222-0.5030,平均为0.3954.瓦灰鸡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大骨鸡相对较贫乏.3个鸡种群体间的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范围为0.060~0.077;瓦灰鸡群体内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89.3个品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地方鸡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宁 《北方牧业》2006,(6):19-19
<正> 对于广大养鸡户来说,养鸡是为了赚钱。及时、准确地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就能节约生产成本,减少饲料的浪费,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据了解饲养一只停产鸡的成本需要三只高产鸡的利润来维持,由此可见及时选择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是相当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下选择的方法。一、根据鸡的外观选择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1、鸡冠正常产蛋的鸡,鸡冠大而鲜红,给人一种水灵灵的感觉;而低产鸡和停产鸡的鸡冠萎缩,显得很无力,而且鸡冠发白,像涂了层白粉一样。2、眼睛正常产蛋的鸡,眼睛大而明亮,显得很有活力;而低产鸡和停产鸡的眼睛看上去却没有活力。3、喙一般地,鸡开产一个月后,喙部的黄色色素褪去,因此,正常产蛋鸡的喙部颜色呈现白色;而停产鸡在停止产蛋后四五十天内沉着黄色色素,  相似文献   

7.
家禽的色素沉积相关性状是研究其遗传进化的良好模型。同时,鸡的皮肤色素沉积和着色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不同颜色的需求。文章对近年来鸡皮肤色素沉积机制和相关基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重点总结了鸡的黄色皮肤色素沉积相关基因和机制的研究成果,为培育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黄羽肉鸡提供理论基础,也为研究家禽肤色性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笼养蛋鸡的全部营养都由人工供给,蛋黄颜色是饲料中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间沉积到蛋黄中形成的,蛋黄颜色直接受饲料中的色素含量影响,由鸡摄人体内沉积的色素数量和质量决定。这些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这些色素的日粮主要是黄玉米和苜薯草粉。另外,  相似文献   

9.
(一)蛋黄颜色变浅的原因 蛋黄颜色是由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间沉积到蛋黄中形成的。鸡没有合成这些色素的能力,它们存于蛋黄中是由于色素存在于饲料中被转化的缘故。色素可在植物、昆虫、甲壳类、鸟和鱼中发现。鸡蛋蛋黄颜色浅,原因有很多。 1.日粮中叶黄素含量不足。一些饲料原料叶黄素含量较低(小麦、大麦、稻米或它们的副产品),如果在蛋鸡日粮中它们的使用比率较高的话,蛋黄颜色将更浅。 2.疾病导致。不管日粮着色剂供应情况如何,疾病如球虫病、隐孢子、营养吸收障碍、传染性支气管炎或其他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均会负面影响色素沉积…  相似文献   

10.
蛋黄色泽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消费者一般喜爱金黄色到桔黄色的蛋黄,即喜爱罗氏比色卡(Rocke yolk colour fan scale)中的中等到深色蛋黄颜色.蛋黄颜色在蛋制品如液体蛋、冷冻蛋、全蛋粉及蛋的各分离成份的生产中十分重要.有些国家,虽已将合成色素添加在某些人类消费品如人造黄油、果汁中,但却不允许在鸡日粮或蛋制品中添加合成色素.氧化类胡萝卜  相似文献   

11.
浅谈肉鸡的皮肤着色郭吉余(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鸡皮肤有二种色素,叶黄素产生黄色,来源于饲料,黑色素使皮肤变暗,由黑素细胞的一种特殊细胞所形成。任何鸡的皮肤颜色都是这二种色素中之一或两者同时沉积的结果,叶黄素在肉鸡皮肤中的沉积由一对...  相似文献   

12.
多数品种的鸡皮肤为黄色,黄色皮肤的鸡体内存在着叶黄素,喙、腿、脚、皮肤的黄色就是其中所含叶黄素的表现。鸡体内叶黄素来源于饲料,母鸡在产蛋前采食了大量的青绿多汁饲料、黄玉米等,其中所含色素物质在鸡体内转化成叶黄素,这些叶黄素贮存在鸡的皮肤、喙、脚等部位和进入鸡蛋的卵黄中。蛋黄中叶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13.
卵黄色素是玉米黄质等类胡萝卜素系的脂溶性色素。类胡萝卜素在鸡体内不能合成,全靠摄取饲料获得。因而卵黄颜色的深与淡与饲料组成有密切关系。为了增加卵黄色素,就要饲喂富含类胡萝卜素的优质饲料。但由于饲料经常变化,卵黄色素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日本冈山县养鸡试验场在蛋鸡日粮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斗鸡mtDNA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运用DNA测序的方法测定了河南斗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和漳州斗鸡5个斗鸡品种40个个体的mtDNA细胞色素b(Cytb)的部分碱基序列(535 bp).结果表明,这5个斗鸡品种共有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428 57~0.785 71;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 80~0.006 54;漳州斗鸡与其它斗鸡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中国斗鸡母系起源于多个红色原鸡亚种.结论,漳州斗鸡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西双版纳斗鸡和吐鲁番斗鸡最贫乏;中国斗鸡母系起源于多个红色原鸡亚种.  相似文献   

15.
一、必需性的研究1970年 Nielsen 和 Saubenlich 首次证明镍对动物体是必需的,给鸡喂以含镍2~15ppb 的日粮3~4周就会导致:①肝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②肝耗氧量减少;③肝磷脂减少;④小腿皮肤色素沉积改变;⑤血细胞比容下降;⑥血浆胆固醇比补加3ppm 镍的鸡少。色素沉积改变是与黄脂色素减少有关,这些变化在生长较快的鸡尤为明显。除出现上述症状外,还会表现出皮炎、肝脂总量变化和腿畸形。鸡缺镍引起肝超微结构的改变是与粗面型内质网的结构和线粒体的形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影响肉鸡皮肤黄色素沉积的因素1 品种、性别和年龄不同品种(品系)鸡的皮肤对不同颜色色素(主要是黑色素和黄色素)的沉积能力有所不同,黄色皮肤或淡黄色皮肤中无黑色素存在,黄色的深浅,由表  相似文献   

17.
王晓通  娄义洲 《中国家禽》2006,28(14):14-16
本研究分析比较了武定鸡绿壳蛋系和粉壳蛋系蛋壳色素的种类及含量,发现绿壳蛋系的蛋壳色素可能是由原卟啉和胆绿素组成的,而粉壳蛋系的蛋壳色素可能只由原卟啉组成,并且两种蛋壳色素在绿壳蛋鸡群体内个体间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影响蛋黄颜色因素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蛋黄颜色变浅的原因。蛋黄颜色是由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间沉积到蛋黄中形成的。鸡没有合成这些色素的能力,它们存于蛋黄中是由于在饲料中摄入的缘故。鸡蛋蛋黄颜色浅,原因有很多。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色素添加剂对肉鸡皮肤增色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市场对“三黄鸡”的要求是毛黄、脚黄、肤色黄。据研究,鸡的黄皮肤是隐性遗传性状,其色泽表现度不仅与遗传有关,更由日粮中所含色素的质和量决定。上海地区群众素有喜食“白切鸡”的传统习惯,对肤色深黄的鸡尤为青睐。虽然肤色并不影响口味。但却影响美观,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食欲。目前单纯依赖饲料中天然色素已满足不了人们对色泽的  相似文献   

20.
张滴 《饲料工业》2000,21(3):34-35
肉鸡的脚胫、皮下脂肪、皮肤的着色问题愈来愈引起各饲料厂家的关注。添加到饲料中的着色费用愈来愈高 ,有的高达170元/t。正确添加及使用着色剂 ,每吨饲料可节约成本几十元。1着色的概念与肉鸡着色的过程着色就是色素(类胡萝卜素)在鸡的皮肤、脚胫、脂肪等组织中的沉积过程。鸡本身不能合成这些色素 ,必须从饲料中摄入。1.1着色的阶段肉鸡着色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加入黄色色素 ,以确保底色为黄色 ,此阶段称为“饱和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黄色基底上通过加入红色色素 ,使之从黄色转变为金黄—橙红色 ,此阶段称为“增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