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通辽市不断对成、过熟林及残次农防林有,计划地更新改造,并通过活化机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防林的新老更替,不仅提高了林地防护功能,而且也充分发挥出了农防林作为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80%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农防林面积达100万亩。  相似文献   

2.
林网生态与玉米高产技术的研究*胡志强(梨树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巴利嘉(梨树县科技局)孟昭革(梨树县园艺特产局)王振耀吴庆民(梨树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农防林对改善农田环境、保障农业稳定增产具有普遍意义。然而,四条林带组成的林网,因全方位防护的落点不同,随之产...  相似文献   

3.
土默川平原高标准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土默川平原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农田林网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认真调查后 ,提出了该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的目标路线、技术路线 ;并给出了该区林带建设的供选树种和病虫害防治的林业预防措施 ;研究设计了适合该区林网建设的十种农防林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钱粮湖农场是我省景大的国营农场,位于洞庭湖西北部,交界于华客、岳阳、南县之间,面积227.6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适宜粮、棉、麻、蔗等农作物生长。为了防御气象灾害,保护农田,近20年来,在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的同时,配套性的发展了林业生产,已收到一定的效益。全场有90%的村庄、32%的农田得到林网保护,木材自给程度达50%(2000立方米)左右。据1987年1307个样点的森林资源清查材料统计,全场有林地面积1701公顷,占总面积的7.46%,每100人有林地2.54公  相似文献   

5.
陶发科同志自1982年以来,一直带领全场职工在园满完成粮油生产任务的同时,狠抓绿化不放松,较快地改变了农场那种昔日荒凉的盐碱砂滩面貌,基本上实现了农田的林网化,有力地促进了粮油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分区干部战士和职工家属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6.
景洪农场是一个大型国有橡胶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全场橡胶林地1.16万hm2,年产干胶2万余t。橡胶林地分布于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坝缘(北纬21°46'~22°12')海拔高(560~950m)、坡度大(多为20°~30°)的丘陵山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橡胶白粉病在西双版纳植胶区频繁发生严重和特重流行,造成橡胶生产的重大损失。我们立足于农场体制和林地现状,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切合大型橡胶农场实际的橡胶白粉病综合管理技术,经1998~2002年5年的应用验证(其中1998年、1999年、2001年是白粉病特重流行年,2002年是白粉…  相似文献   

7.
伊犁河流域丰产型农防林防护和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干旱、半干旱区伊犁河流域察布查尔县境内新垦地丰产型小网格农防林为研究对象,对林网内农田和对照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地相比,农防林表现出强大的调节功能,林网内农田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各测点风速明显减小,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增加,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等,只是距林缘不同距离的水平测点间,同一测点不同垂直高度间、一天中不同时段内各气象因子日变化规律差异均较大。另外,到目前为止,农防林对林内作物的增产效益也较明显,有防护林的油葵经济纯收益为对照地的1.25倍。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以来,西部大部分风蚀坑和流动、半流动沙丘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气候、土壤和人为等因素,致使部分农防林建设标准、结构不合理,林带缺苗断条,林网网眼过大,有的大片耕地没有林带庇护,整体防护功能不强。为进一步搞好农田防护林建设,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认识,强化政府行为。突破农防林单纯防风固  相似文献   

9.
海丰农场距江苏省大丰县县城约20公里,属上海市农垦局管辖。1973年建场,全场面积约1.67万公顷,其中耕地近0.67万公顷,还有0.67多万公顷土地有待开发。现有农田防护林,主要树种为刺槐、苦楝、白榆,1991年开始栽种欧美杨。为了全面规划,林业作为一个产业,海丰农场与南京林校合作,1993年4~5月份进行了农田防护林调查,为农场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董元珍 《防护林科技》2007,(4):F0004-F0004
查哈阳农场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甘南县境内,处于大兴安岭东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自1948年建场到20世纪70年代末,农场缺林少树,生态失衡。森林覆盖率仅为5%,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制约了农场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农场提出了农、林、牧并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一些看法○孙文康一、硬件不过硬所谓硬件,是指构成林网要素的树种、混交模式、乔灌草配置、林网结构和林网占有的面积等。高标准农田林网的要求,应该是林带多树种且混交。实际上现在所见大都是单一杨树,少有不同树种混交。一些地方原有的多树种...  相似文献   

12.
张掖灌区是河西走廊主要的灌溉农业区,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结合农田基本建设,以渠、路为骨架,营造“窄林带,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为了鉴定现有林网对农田的防护性能,探讨林网内小气候形成的农田生态环境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为干旱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建立新的农田生态结构和经济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1——1984年,先后在张掖县境内的九公里试验场、五金站农场,对农田林网的气候效应进行了观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今日汶上,昔日中都。 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汶上曾经辉煌的林业,一度出现滑坡局面。为重振林业雄风,2000年汶上县毅然决定: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奋战三年,全面完成绿色通道工程、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工程、林业产业化建设工程,创建高标准平原绿化县,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中都大地,建设山川秀美的新汶上。  相似文献   

14.
东北西部、内蒙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业生产正由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迈进。为了解农防林生态、经济效益,我们于198l—1984年在喇嘛甸镇前家把、申染房村对供试林网进行了四年定点观测,取得了102 349个数据,定量分析了农田生态系  相似文献   

15.
铜山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荒山绿化、丰产林基地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95年已成为我省第一批“消灭荒山先进县”,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平原绿化先进县”。到1995年并已有5个乡镇通过了省、市高标准农田林网优秀工程检查验收,1996年又有8个乡参评,1997年将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县。到目前为止,全县有林地面积43000hm2,其中用材防护林25666hm2,经济林17333hm2,已建农田林网10333hm2,其中高标准林网已达17333hm2,四旁植树保存3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7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被率达26.5%。1林业…  相似文献   

16.
<正> 洪湖市小港农场,地处四湖地区东南部,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境内沟渠纵横,路渠交错,是典型的水网湖区。农场自1970年以来,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营造了池杉、水杉为主要树种的农田防护体系。全场路渠36条,107公里,营建了池杉、水杉林带。23049亩农田,实现了每网格300亩以下的高标准农田林网。7400亩养殖水面,建成了每网格300-600亩的林网,取得了很好的防护效益。但是随着树龄增加,经调查,15年以上的水杉、池杉林带枝下高,都普遍在2. 1m 以上,防护效能不断减弱。1985年以来,在农场配合下,结合课题研究,在一部分水杉、池杉林带下补植了棕榈,总株数量40180株,折面积365. 2亩,不断改变了林带结构,提高了防护效能,也增加了单位林地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敖汉旗古鲁板蒿林场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始建于1969年。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林场人与风沙拼搏了20年。这期间,沙退人进、沙进人退反反复复,林场人在与风沙的斗争中,最终赢得了胜利。4万多亩林拔地而起,肆无忌惮的流沙被牢牢锁定变成了死沙,一些地方又将这些沙地改造成良田沃土,成为稳产高产农田。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农防林的防护效益和生态效益越来越重视,但对其林带胁地的认识却远远不够。许多人只简单地认为受益大于受害,用“胁地一条线,保护一大片”的理论动员群众营造农防林。由于林带结构配置不合理,林网面积偏小等因素,许多地方防护  相似文献   

19.
刘若楠 《河南林业科技》2013,33(2):20-22,33
众所周知,林带对农田的有效保护距离相当于林带高度的15~20倍,但是林网一边的林带对相当于1倍林带高度距离内的近林墙农作物有不同程度的树冠弁光和根系争夺水肥的情形,使农作物生长不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这种现象称之为林网的弁挟效应。通过对近林墙农作物不同距离减产幅度、比重的分析,运用立木造材价格估算方法,计算林网弇挟效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林网树立木材积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研究提出了对林网弁挟效应生态补偿的机制与模式:即“树随地走”者由集体补助土地,“树地分属”者由林网承包户补偿被弁挟农田承包户或双方对林网树比例分成,并就补助、补偿幅度、数量及其计算方法程序做了示范性阐述。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三江平原中部的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七十年代以来营造以杨树为主的农防林近10万亩.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半脊薄的立地条件,年降水量平均450mm左右.土壤大部分为暗棕壤和白浆土,有机质含量低在1-3%.五百万亩耕地上的农防林网是逆转目前垦区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生物措施,是改善农田水、热、风、湿、温性状的重要链条.是农田高产稳产、建立良好的现代化大农业生态体系的重要保证.经考察发现:农田防护林由于初植密度过大,土壤贫脊,生长季节水分缺乏.生长速度缓慢.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