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地区雨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雨季造林在河北省有着优良的传统,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最佳时期。一、提前做好组织准备工作每年7~9月是河北省的雨季,也是雨季造林的好时节,降雨量大而集中,此期土壤温度适宜、湿润,是开展雨季造林的好  相似文献   

2.
周广东  邵红 《湖南林业》2004,(10):25-25
侧柏是雨季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若由于造林技术及方法不当,会使成活率低甚至失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采用侧柏容器假植(即将侧柏裸根幼苗假植到塑料容器袋中)雨季造林技术,效果甚佳。主要造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荒山造林绿化进程,提高质量标准,我市于1988年在莱芜、新太、郊区进行了山区工程造林试点。试点面积6000亩,当年雨季整地5600亩,造林2160亩,造林成活率90%以上,今春己造完林。 工程造林是管理体制上的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搞好雨季植树造林,建设山区水土保持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是加速恢复地区生态平衡,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多年来,辽宁省锦州市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采取飞、封、造相结合的办法,探索荒山造林的有效措施,摸索出了雨季造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丰镇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干旱和半湿润交错地带。每年6-8月份是这一地区的雨季,期间降雨量多而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此时土壤温度好、湿润,是造林的好时节。尤其是丘陵山区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若能正确地把握好雨季造林技术,可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滕州荒山造林工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结合实际,提出通过人工直播造林方法克服当前荒山造林所面临的问题,并就人工直播造林的优点及技术做出浅析,为立地条件相似的地区荒山造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雨季造林在化隆县有着传统的习惯,每年的5、6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荒山造林进行不同树种、不同季节播种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利用野杏进行荒山播种造林技术,其造林特点为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简单易行等。造林范围在海拔1600米以下。具体造林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石灰岩山区的阳坡和半阳坡土层薄、砾石多,干旱贫瘠,是造林绿化的难点和重点。经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遵化市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利用侧柏营养钵大苗在石灰岩山区阳坡和半阳坡进行人工雨季荒山造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在该地区的荒山披绿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整地整地是造林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由于石灰岩山区干旱缺水、土薄地贫,立地条件差,因此高标准整地对苗木成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土壤分布不均、坡面破碎的山地造林,大鱼鳞坑整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恩施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造林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荒山直播造林及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赵玉峰 《山西林业》2023,(5):18-19+56
荒山造林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造林,是一个长期困扰山区绿化的难题,从立地条件特点、整地、树种选择、造林等方面总结了黑茶山林区荒山造林技术,以期为同类地区荒山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杏的适应能力强,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生态效益,在辽西地区的荒山造林中广泛推广。结合辽西的实际,对荒山抗旱造林中的技术要点做了简单的总结,包括整地、起苗、栽植、管理等方面,为发挥出山杏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是蔷薇科梨属的一个落叶乔木。花白色,梨果,种子黑色。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用之做梨树砧木,多为野生。辽西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目前能在荒山上造林的树种主要为油松和刺槐。而且刺槐又多生长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荒山上腹多呈干梢、长势不良。为了丰富造林树种,我们于1979~1922年,进行了杜梨人工荒山造林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试验设计 1.1 播种育苗试验试验用的杜梨种子来源于陕西省吴旗县,纯度80.9%,千粒重16.4g。在喀左县十二德堡林场和本所苗圃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在30~  相似文献   

14.
雨季造林在青海省有着传统的习惯,每年的7—9月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文章对青海省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对山杏分布范围广、结果早、用途多、适应能力强等生物学特性,及其直播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山杏荒山造林的优势。针对辽西地区的立地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提出山杏应成为当前经济落后地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以加快绿化步伐,使荒山造林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宁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带实施的荒山造林工程,面积很大,多年来先后试验、总结出多种造林方式,直播造林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荒山造林中作用突出。适宜干旱地区直播造林的树种主要有山桃,山杏、柠条等,在宁夏干旱地区主要推广的是柠条直播造林技术。为了丰富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兼顾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培育荒山造林后续产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笔试验总结了宁夏中部干旱地带荒山、缓坡地酸枣直播造林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安丘瘠薄山地造林绿化技术开发试验小结孙继红,冯效成(安丘市林业局)近年来,安丘市荒山绿化进度较快,至1992年,条件稍好的荒山已绿化完毕,所余2000多公顷皆为瘠薄山地。这些山地因植被稀少、岩石裸露,土壤含水量严重不足而造林难度极大,历年所栽刺槐、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播种方式和不同播种时间及模拟荒山造林等试验研究,探索诃子从采种育苗到上山造林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结果显示:诃子于11月下旬采种、次年3月上旬播种、采用8×11cm的无纺布小袋、细河沙装袋、直播点籽、地膜覆盖等措施培育苗木,出苗率达到82.63%。并于7月上旬上山造林,造林保存率达到92.15%,苗木培育成效达到74.67%,造林保存株数平均成本3.34元/株。实现苗木培育与雨季造林、旱季保苗等技术措施有效衔接,提高了诃子苗木培育的效率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本地区春季多风少雨、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气候特点,实验采用黄栌容器播种育苗夏季荒山造林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了夏季雨水充沛的自然特点和容器苗抗性强的优势,在荒山上造林实施,大大降低了造林成本,延长了阔叶树造林时间,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新绛县荒山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荒山造林的整地方式、苗木标准、树种选择、造林技术及栽后管理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为新绛县荒山造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