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浅析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照油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邵阳县适宜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从气候学方面探讨大气环流对本地油茶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预测方程并进行检验,为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气候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阳 《农村电工》2022,(4):10-10
辽宁省朝阳市的自然气候受纬度、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极其不利于传统农业生产。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兴起与发展,电气化设备走进了乡村,国网辽宁朝阳供电公司通过深入调研农业电气化领域,积极推广电能替代,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世界上农业合作社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有德国、英国、新西兰、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本文选取德国、英国和新西兰进行分析,探究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这3个国家都已经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与中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其中,新西兰全国总面积75%是山地和丘陵,其自然环境和气候与中国西南地区相似,这对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及农业合作社发展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4.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利用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Mann-Kendall检验、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970-2019年干旱演变特征及其与环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SPEI值,近50年来河南省气候逐渐变得干旱;空...  相似文献   

5.
针对浮选过程中传统电气浮存在大范围剧烈环流,造成泡絮混合物生长和浮上的干扰较大,导致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方形脉冲通电的脉冲电气浮的方式,产生非均匀流场,以减轻环流对泡絮混合物的影响,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采用Ansys13.0中的Fluent模块对脉冲电气浮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电气浮相比,脉冲电气浮非均匀湍流场的能量分布更为合理,微气泡上浮过程中产生的环流程度较小,有利于泡絮混合物的形成和浮选过程.在相同电流密度的前提下,脉冲电气浮的耗电量仅为传统电气浮1/4~1/3,且能达到与传统电气浮近似相同的浮选效果,能量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6~2009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实地走访西南地区部分大型企业,提出湖南高校应大力引导湖南高校毕业生面向西南地区就业: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就业市场供求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浅析气候变暖导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和受大气外界强迫因子的影响,气候要素的时间序列通常表现出波动性。另外,由于气象资料受局部的不均匀性和观测误差的影响,经常干扰和掩盖气候变化的规律性。在气候研究中,为了突出主要的变化规律和演变周期,将历史资料进行简化处理。或者采用随时间滑动平均等办法,以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生物质成型工艺受气候影响的严重工艺缺陷问题,研究新的太阳能自干燥仓贮理念和结构,开发一种与秸秆燃料化成型配套的太阳能干燥装备。采用内外环流式自动通风除湿系统,将预干燥这一工序放在秸秆物料堆放待加工贮存阶段。  相似文献   

9.
热线征答     
采用母子变压器并联运行需哪些条件?(吉林省永吉县村电工 王永民)答:变压器并联运行时,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两台变压器变比相等.不相等时,两台变压器构成的回路内将产生环流,环流的大小决定两台变压器变比差异的大小,规程中规定变比相差不允许超过±0.5%.  相似文献   

10.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反映农田用水效率水平的重要指标.依据各省(区、市)灌溉用水量统计信息,分析计算了我国不同分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年际与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是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最高的地区,西南地区最低,其他地区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东北、东南、西北和中部地区;同时结合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灌区类型、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灌溉管理水平分析了导致各地区之间以及区域内各省(区、市)之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差异性的关键因素,从而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地貌地形复杂,气候特征方面受季风环流影响较为明显,是全国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建立完善的气象灾情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并设计大连地区气象灾害查询系统。通过多模块设计,满足业务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准确评估西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对作物耗水量分析,作物生产潜力评价及区域水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西南地区近56 a逐日气象数据,利用FAO-56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ET0,通过MannKendall检测、变化趋势分析及基于敏感系数的贡献率分析,对近56 a西南地区ET0及相关气象因子的年内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 a西南地区春、夏、秋、冬四季ET0值分别为314.71、345.78、219.13、169.51 mm,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850、-2.841、0.571、1.125 mm/(10 a),其中春、秋季ET0呈不显著变化趋势,夏季ET0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冬季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在四季均呈下降趋势,温度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对湿度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最低温度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春季相对湿度对ET0贡献率最大,为5.23%,夏季日照时数对ET0贡献率最大,为-7.49%,秋季最高温度对ET0贡献率最大,为3.94%;冬季最低温度对ET0贡献率最大,为6.69%,其次是平均温度,为6.57%。因此,近56 a西南地区春、秋、冬季ET0上升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相对湿度降低、最高温度上升、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升高,夏季ET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减少。  相似文献   

13.
弯曲分汊河道江心洲对横向环流分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长江中下游监利河段弯曲分汊情况拟定出概化模型,通过对江心洲从右到左的演变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在同级流量时,随着洲头及边滩的推移,江心洲对水流的作用:产生的横向环流和环流强度分布规律,环流的存在引起水流的循环和泥沙的横向搬运作用,对于弯曲型河段的造床过程起作用,为解决弯曲分汊河段浅滩的演变机理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正交试验的三角环流流道灌水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灌水器结构形式单一的现状,构造出一种新型的三角环流灌水器.利用Pro/E软件完成灌水器造型,运用Fluent 6.3对灌水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以三角环流灌水器流道的关键结构参数为因素,以灌水器的流态指数和流量为试验指标,对灌水器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并应用极差与方差分析法分析了流道关键结构参数对流态指数和流量的影响度.结果表明,三角环流灌水器的流态指数的值在0.5左右,水力性能良好;流道宽度对流态指数的影响最显著,而流道深度、进口尺寸和单元高度对流态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流道深度、宽度、进口尺寸和单元高度对灌水器流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递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灌水器流量和流态指数与流道结构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可为三角环流灌水器结构设计与量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以及越赤道气流即两半球的相互作用.而行星热对于流环流是作为热带季风到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由于地球表面各种特性之间的差异化,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于准定常行星波作为第二推动力.如果针对于推动整个大气质量以及跨维圈传输的效率水平上来分析,总体上两个推动力的功效比率占位2:1.而第二推动力也在整个亚欧季风区与第一推动力进行融合,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使热带季风气候在全球的亚欧地区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1983―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综合损失率与SPI的关系。【方法】利用1983―2015年西南地区旱灾资料研究了西南地区旱灾在1983―2015年的变化规律及发生概率;利用40个代表站点1960—2015年的月降水量资料计算月、季和年尺度SPI值,进一步研究了1983―2015年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综合损失率与SPI的相关关系。【结果】1983―2015年西南地区干旱的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和综合损失率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79%、5.84%、1.30%和4.86%,除云南的旱灾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外,其他省份和整个西南地区的旱灾呈下降趋势,各省旱灾情况较为接近,其中云南和贵州的旱灾情况比广西和四川严重,西南地区干旱综合损失率大于6%的概率为29.8%。【结论】除云南省干旱综合损失率与5月SPI值最为相关外,其他省份和西南地区干旱综合损失率都与8月、夏季和年尺度的SPI值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6~2009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实地走访西南地区部分大型企业,提出湖南高校应大力引导湖南高校毕业生面向西南地区就业: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就业市场供求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影响下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方法】在校准的MIKE SHE模型基础上考虑A1B二氧化碳排放情景下代表湿润、正常和干旱气候条件的3种大气环流模型,设定3种气候变化情景进行模拟。【结果】①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补给、含水层储量的变化均与气候的干湿程度正相关。相对于保持现状情景,湿润和正常气候情景下地下水水位分别回升0.156~0.295 m/a和0.007~0.090 m/a,而在干旱气候情景下则下降0.106~0.345m/a;②模拟期末,相对于保持现状情景,湿润和正常气候情景下含水层储量恢复率分别为6.86 km3/a和0.84 km3/a,而干旱气候情景下则下降6.58 km3/a;③湿润和正常气候情景下地下水补给量增幅分别为53.1%和8.5%,而干旱气候情景下地下水补给量降幅为69.2%。【结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是华北平原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与此相关的措施包括减少蒸散发、城镇化、南水北调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等。只有社会各方面的综合作用,才能从根源上保障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内环流活塞泵齿形型线为研究对象,对其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内环流活塞泵转子运动规律,基于内转子齿形型线为圆弧,建立动坐标系.假定外转子不动,内转子作相对运动,在国内首次推导出外转子齿形型线的计算式.通过实例计算及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齿形型线方程及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李红艳  王莹 《湖南农机》2016,(11):89-90
2015年7月9日,新巴尔虎左旗(以下简称新左旗)罕达盖苏木出现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在MICAPS软件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等多方面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层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受高空槽前和东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且有地面冷锋过境的协同作用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