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纵卷叶螟之所以防治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治适期难掌握。各地在防治中,都以2龄幼虫高峰期作为施药防治适期,而2龄幼虫高峰期一般是在螟蛾高峰日期加10 d来确定的。在田间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应用这个方法存在大发生年防治适期明显滞后,小发生年由于蛾量少,高峰期不明显,难以确定防治适期的问题。卷叶螟是迁飞性害虫,不同年份、不同代次蛾量与卵量的比率变化很大,因而蛾量的多少不能准确反映田间卵、虫量的实际。为此,对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适期的监测预报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稻纵卷叶螟蛾峰日不明显的情况下,试用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片…  相似文献   

2.
稻螟岭Naranga aenescens Moore是稻田中常见的鳞翅目夜蛾科的农业昆虫.其幼虫啃食稻叶成缺刻,甚至会把禾苗或稻叶食成刀割状.笔者在长期从事稻田病虫调查、监测和病虫综合防治工作中,注意到该虫在田间虽蛾量、卵量大,但并未对水稻构成大的危害.稻螟岭在江西一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诱测灯下常年均可诱到其成虫,又以盛夏绒量大,最多的一个晚上可诱到 500~600头.7月中旬调查杂交稻晚稻秧田,每平方米最高蛾量为14~17头,卵量为47~64粒.  相似文献   

3.
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是新入侵我国吐鲁番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为揭示葡萄果实表面多发的霉菌对葡萄花翅小卷蛾生长发育的响应,将霉烂葡萄中的霉菌分离培养,接种至新鲜葡萄上,待其长出霉层后单头饲养葡萄花翅小卷蛾,测定幼虫、蛹的生长指标、各虫态发育历期、成虫产卵量等。灰霉和黑曲霉对葡萄花翅小卷蛾幼虫生长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龄和5龄;不论雌蛹还是雄蛹,取食灰霉和黑曲霉的葡萄花翅小卷蛾的蛹的各项生长指标都显著高于健康葡萄上的,且前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灰霉和黑曲霉饲养的葡萄花翅小卷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健康葡萄饲养的个体,但成虫历期和雌雄成虫寿命的结果则与之相反,雌雄性比方面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用灰霉饲养的葡萄花翅小卷蛾单雌产卵量(32.40粒)显著高于用黑曲霉(24.15粒)和健康葡萄(27.3粒)饲养的个体;并且3龄和5龄幼虫对灰霉感染的葡萄趋性更强。灰霉和黑曲霉都可以促进葡萄花翅小卷蛾幼虫的生长,但只有灰霉的存在会促进成虫产卵量的增加,并且幼虫对灰霉的趋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主要采用田问赶蛾,查化蛹进度预测蛾盛期和卵孵盛期;查发蛾高峰及新虫包和卷叶尖出现情况,预测防治对象田和施药时间。实践证明,沿用一种调查方法进行预测,往往与实际发生情况出入很大,甚至会错过防治时机。因此必须中、短期预报相结合,特别是主要类型田新虫包和卷叶尖的检查,对于指导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湘黄卷蛾Archips strojny Razowski是2015年杭州茶园发现的一种茶树新害虫。为了准确识别该虫,明确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对湘黄卷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湘黄卷蛾卵粒覆瓦状排列成卵块,卵块多为条形或椭圆形;幼虫共有5龄,1~5龄的平均头宽0.25~1.61mm;成虫停息时呈钟形,雌雄蛾的前翅斑纹有明显差别。在4-6月自然温度条件下,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为7.7、29.6、8.8d,成虫产卵前期平均为4.3d,产卵可持续2.6d,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8.5d和9.1d;成虫羽化高峰为10:00-13:00,每雌产卵量平均353粒。  相似文献   

6.
1979~1983年在郑州采用田间笼罩接虫和大田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穗期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的研究。试验资料经协方差分析导出:虫量(X)与卷叶率(R)之关系式为:R=0.95+0.082X±0.77;卷叶率(R)与损失率(Y)之关系式为:Y=-13.09+21.69lgR±3.99;虫量(X)与损失率(Y)之关系式为:Y=-30.92+20.63lgX±4.65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时,其防治指标为百丛三龄幼虫40~50头,卷叶率为5%,并根据各地经济允许损失水平和所用农药种类的防效不同,建立了计算防治指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e对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eyr.的控害作用,在实验室及田间测定了不同虫态叉角厉蝽对于不同虫龄茶谷蛾幼虫的捕食能力,研究了该蝽对于茶谷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干扰作用及田间控害效应。结果表明:叉角厉蝽对不同虫龄茶谷蛾都有捕食作用,总体呈现出若蝽对茶谷蛾低龄幼虫的捕食量大于高龄幼虫,成蝽对高龄幼虫的捕食量大于低龄幼虫;对不同虫龄茶谷蛾幼虫的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中对1~2龄幼虫的捕食效能(a/Th)最强(30.2886),日最大捕食量(1/Th)最大(28.6588头)。对不同虫龄茶谷蛾的搜寻效应与其密度呈负相关,且对低龄幼虫的搜寻效应显著大于高龄幼虫。建立了叉角厉蝽密度、不同虫龄茶谷蛾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干扰反应方程,干扰发生后该蝽的捕食量及捕食作用率逐渐下降。田间控害试验表明:4~5龄若蝽对茶谷蛾低龄幼虫的防效显著高于5~6龄幼虫,在第7 d时,对1~2龄幼虫的防效达42%;成蝽对3~4龄幼虫的防效较好,在第7 d时达到47%。  相似文献   

8.
王贺军 《植物保护》1988,14(1):55-5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等原因,近年豆天蛾为害日渐加重。1987年见蛾时间长,诱蛾量之多超过历年。曲周县5月29日始见蛾;香河县6月14日见蛾,到7月底1台黑光灯共计诱蛾2960头,比去年同期多2346头;廊坊7月上中旬诱蛾量是去年同期的9倍;馆陶日诱蛾441头;大城日诱蛾444头。 曲周县调查,卵株率81%,百株有卵230粒;虫株率77%、百株虫量105头。永年县卵株率90%,百株有卵180粒,幼虫120头,最高210头。衡水地区发生33.3万亩。从全省田间调查情况看,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产卵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幼虫盛期,也是为害和防治适期。 发生严重的原因;除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过去没有防治习惯和经验,累计虫量增  相似文献   

9.
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 Meigen)为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寄生蝇的优势种之一,是草地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本文首次报道了双斑截尾寄蝇卵期及幼虫期的各个虫龄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双斑截尾寄蝇在以草地螟为寄主时的卵期约为4d,从卵孵化到离体化蛹的整个幼虫期可以分为3个虫龄,1龄虫期为1d左右,体色为白色,体长约为1.27mm;2龄虫期为4d左右,淡黄色,体长约为1.87mm;3龄虫期为2d左右,淡黄色,体长约为5.24mm。  相似文献   

10.
苹果园枣尺蠖的防治适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枣尺蠖(Chihuo zao Yang) 已成为苹果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土壤管理不善,或与枣树邻近的苹果园时有猖獗发生。该虫1年1代,春季和初夏发生危害,以蛹在苹果树冠土下越冬。此虫产卵量大,三龄后的幼虫食量大,且抗药性强,生产上需要提供准确的防治适期。现提出调查日最高诱蛾量、卵块级别分布及幼虫虫龄分布的方法,以指导适时防治枣尺蠖幼虫。  相似文献   

11.
张炎  沈直  赵昌 《植物医生》2005,18(3):40
棉铃虫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害虫,要提高防治效果,关键是要掌握适期,选好农药,巧妙防治. 1适期用药 成虫产卵高峰期是药剂防治的适期,杀虫效果最好.因为低龄棉铃虫皮薄体小,抗性弱,这时喷药,用药省,防效高.另据观察,一部分初孵幼虫还有吃自己卵壳的习性,沾有药液的卵壳,幼虫一吃就死.如果错过防治适期,虫龄变大,抗性增强,喷药效果就差了,只有人工捕捉才见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 Moore)幼虫的取食为害及生长发育特征,明确其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了茶刺蛾各龄幼虫的取食量、体长、体宽及体重,按防治后挽回的损失与防治成本相等的方法估算了其在有机茶园的防治指标。结果表明整个幼虫期取食茶叶1.547 g/头,其中1~3龄的取食量极小,从4龄开始取食量逐渐增大,6、7龄的取食量分别占总取食量的19%和71.4%。幼虫体重随龄期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与取食量一致,从4龄起开始快速增长,至7龄时达到最高值0.167 g。为防止茶刺蛾暴发为害,应在取食量小的4龄前开展防治。有机茶园防治指标拟定为6头/m2。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规PVC固体诱芯为对照,调查二化螟PVC固体长效诱芯在不同悬挂高度条件下对二化螟的诱捕效果.结果 表明:二化螟PVC固体长效诱芯诱集持效期可达167 d,对二化螟雄蛾的诱集数量高于常规PVC固体诱芯;其诱捕器距禾苗顶端不同悬挂高度诱集二化螟雄虫数量和卵块减少率从高到低均依次为20 cm>10 cm>30 cm,高于...  相似文献   

14.
1992年一代棉铃虫在我县麦田暴发成灾,发生面积之大,虫量之高,危害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其暴发特点及暴发原因分析如下:一、暴发特点1.发生早,来势猛,虫量高5月20日在麦田调查,幼虫为2—3龄,最高4龄,发生期比历年提前5—7天,5月22日调查,幼虫为3—5龄平均平方米有虫6.8头,最高达26头,折亩存虫量4532.9头,为12年同期的18.54倍。5月28日调查,平均一平方米有虫10.7头,最高达58头,折亩存虫量7132.6头,是大发生的1989年同期虫量的6.99倍,部分地块一亩高达1—1.32万头。  相似文献   

15.
雷国明 《昆虫天敌》1994,16(4):187-187
稻螟蛉Naranga aenescens多年来一直视为害虫。其幼虫啃食稻叶成缺刻,有时把禾苗或稻叶吃成刀割状。然而笔者30余年从事水稻病虫调查研究和田间监测,认为稻螟蛉是害虫还是益虫应该重新评价。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边陲山区,地理座标为北纬28°41′~29°22′,夭(?)资源丰富,稻田用药少。笔者每年在该县稻田、草丛和诱测灯下可见到大量稻螟蛉成虫,尤以5~8月为多;早春见蛾早,盛夏蛾量大,在测灯下一晚可诱到500~600头,在稻田可捕百头蛾、采千粒卵。  相似文献   

16.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杨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os对杨木囊蛾Cossus cossusL.的致病力较强,其毒力随着龄期的增大而下降。从每虫1000~5000条线虫接种中龄组的杨木蠢蛾幼虫,随着剂量增加致病力增强,并在25℃条件下毒杀效果最好。以每毫升5000条线虫的浓度防治林间杨木蠹蛾,防治效果优于敌敌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蔗扁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属小卷蛾线虫的Agriotos、Beijing和CB163个品系,格氏线虫的NC34品系,以及异小杆线虫属嗜菌异小杆线虫的E67品系对蔗扁蛾进行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Agriotos和Beijing2个品系对蔗扁蛾幼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应用注射法将含侵染期线虫1000~2000条/ml线虫悬浮液约200ml注入巴西木受害部位表皮下,5d后防治效果达7363%。  相似文献   

18.
通过春、夏、秋三季玉米种植区的劳氏粘虫性引诱剂诱捕试验,推断劳氏粘虫在松滋市一年发生四代,诱蛾高峰期分别是5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上中旬、9月中上旬,可根据诱蛾高峰期推算防治适期并及时杀灭低龄幼虫。在诱捕劳氏粘虫的过程中,还诱集到了一定数量的草地贪夜蛾、金龟子和其它昆虫,劳氏粘虫诱捕量占总诱虫量的72.84%,草地贪夜蛾占总诱虫量的20.29%。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饲养及田间观察,白翅叶蝉在崇阳县一年发生3代。通过调查各代各虫态发生时间和各虫态历期等生物学特性,制定查卵盛期,预报若虫发生高峰期。在2龄若虫期为药剂防治适期,当每百蔸若虫达800~1 000头时,为药剂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修水县水稻上大发生,尤以一季稻受害重。其发生特点是:迁入早,迁入峰次多,峰期长,蛾量大。为害重的田块白叶率达98%,亩虫量最高达5万头。从栽培制度、气候条件和防治技术等方面对该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