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雨水资源利用的特点,研究和筛选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旱地农业配套栽培技术,形成集雨节灌工程技术应用模式、旱地农业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出适合彭阳县乃至宁南山区集雨补灌的高效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并在彭阳县王洼镇集雨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区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宁夏中部,面积占全区的近1/2,人口占全区的1/4,是自治区三大分区之一.区域最大的优势是土地、煤炭资源丰富,是自治区未来的工业化布局的重点地区.区域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是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关键地区.主要有:①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②农村人畜饮水缺水严重.③中部干旱带粮食缺水和水生态环境修复缺水.④近年来随着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干旱带扬黄灌区的用水效率和效益.是破解中部干旱带的一道难题,结合干旱带高效节水设施农业推行的硒砂瓜种植,大力发展节水补灌农业,是解决中部干旱带节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为中部干旱带构建起了节水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了中部干旱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畦灌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彭曼公式计算玉米理论需水量,并结合作物根层贮水量、生理指标及产量等确定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畦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参考作物腾发量为1 112mm,玉米生育期需水量为596mm,理论灌溉水量为4 132m3/hm2;30~60cm是玉米根区主要贮水层;灌水后各水分处理光合有效辐射均下降,12:00、14:00降幅分别为13.7%~24.6%、1.8%~5.9%。玉米抽雄期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单峰曲线,并于10:00—14:00出现峰值。灌溉定额为3 900m3/hm2时,产量最高,为14 860.5kg/hm2;灌溉定额为3 300m3/hm2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4.13kg/m3。宁夏中部干旱带畦灌玉米最优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4次,灌水定额为975m3/hm2,灌溉定额3 900m3/hm2。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会宁县远离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降水量少、变率大,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农作物生长期与主要降雨期不同步,其中  相似文献   

5.
宁南干旱山区的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宁夏南部干旱区农业产生最突出的矛盾是干旱缺水,近年,发展节水灌溉在宁南山区农业生产与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重点推广集雨节灌(滴灌,喷灌,膜上膜下点灌及窖,井下微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与节水补灌技术组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性耕作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是对农田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国外逾半个世纪的应用证明,保护性耕作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项旱地农业耕作技术。我国的实践也证明,保护性耕作相对于传统精耕细作农艺,可以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机收入。  相似文献   

8.
集雨限量补灌条件下带田玉米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旱地小麦/玉米带田集雨限量补灌条件下玉米带0~90cm土层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其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认为玉米全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为一致,基本上呈以小喇叭口期为峰值的"单峰"曲线。并建立了0~30、30~60、60~90及0~9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以此来预测试验条件下套作玉米带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的动态。  相似文献   

9.
集雨补灌条件下旱塬小麦玉米带田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旱塬地区小麦套作玉米带田集雨限量补灌条件下带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叶日积(LAD)及作物复合群体生长率(CGR)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发展小麦玉米带田限量补灌(35mm)的最佳生育时期为小麦抽穗期和玉米抽雄开花期,有条件时灌2水以小麦抽穗期、玉米抽雄开花期和小麦扬花期、玉米吐丝期为宜。这与各处理0~90cm土层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表现一致。带田复合群体总LAD、平均CGR灌水与不灌水处理间差别不明显,说明LAD、CGR并非单一水分因素所致,水分条件的改善对此二者的作用仅为其中一个方面,今后的栽培管理中也应重视其它方面如增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该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年内降雨时空分配极不平衡,造成降雨与作物需水期的严重错位,修建集雨蓄水工程进行集雨补灌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作物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采用工程集水、覆膜坐水、滴灌等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减少田间土壤水分损失,增加产量,达到防旱抗旱的目的。为此探讨了集雨补灌条件下所采用的灌溉技术以及灌溉制度的拟定,为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向集约型节水农业转变,必须实行新型的节水农业运行管理.桓台县是典型的华北平原井灌区,针对桓台的水源、种植作物和灌溉工程形式,建立了节水工程的组织管理模式,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了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工程管理,有效遏制当地地下水超采趋势,逐步实现区域采补平衡.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不同水盐处理对向日葵生理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以美国油料向日葵G101为材料,研究在干旱区不同水盐处理对作物(油葵)的生理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群体叶面积、叶片水势和产量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水盐处理下,轻度盐土结合(55%~65%)θfc的水分处理是适宜的。含水率在(65%~75%)θfc,含盐量在0.3%~0.5%时对油葵的生长及最终产量的形成影响不大,其叶面积指数、叶水势和产量与轻度盐土的分别相差5.90%、0.27MPa和5.92%。而含盐量超过0.5%时,高水分处理也对油葵的生长及最终产量的形成产生严重抑制,其产量是轻盐土的57.39%,低水分处理减产率达62.32%。  相似文献   

13.
在对宁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灌区水资源及作物种植条件,结合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实际应用情况,以工程技术、农艺技术和管理技术为要点,分析总结出设施农业等9种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模式.这些技术模式在生产中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对发展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有着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管理措施可以促进节水工程的高效运行,提高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节水工程能够真正的节水。在节水工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节水工程探索相对的管理模式: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对应的管理模式为"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主要管理模式为水管站式管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德州市两种管理措施在节水工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节水效果:"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可以提高工程节水效率,使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针对德州市不同的节水工程分析其管理措施,可为未来农业节水机制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佘权威  卫魏  张廉灏 《农业工程》2022,12(11):68-71
藏北草原退化源于干旱,藏北草原地下水资源丰富,但不能被有效利用,通过多次尝试,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藏北干旱牧区灌溉的节能系统,采用混合式风光互补系统发电,是创新型清洁发电,具有节能、占用面积小、覆盖面积大及利于藏北地区灌溉牧区等优势,真正体现了小身板、大力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传统大灌大排的灌溉模式,提出根据土壤湿度适时、适量合理的灌溉原则,设计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自动监控、物联网等技术的精准节水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感应土壤水分,实时采集用水量、水位参数,无线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程序阈值设置土壤含水率、空气湿度等参数策略,控制灌溉系统的水泵自动开启与关闭,实现一种远程监控用水量的智能节水灌溉模型。  相似文献   

17.
水是农业的命脉,是生命的源泉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此,在简要分析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的同时,指出解决干旱地区缺水的主要途经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效、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北旱区农业发展落后、农业科技推广受限、农业信息检索准确度差等问题,在分析研究通用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本体的旱区农业垂直搜索引擎模型。采用面向文本的知识发现技术构建农业领域本体,实现基于本体的网络信息采集及过滤、查询扩展、结果排序和相关词推荐。试验证明,基于本体的旱区农业垂直搜索引擎可以提高农业信息检索的查准率,优化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东莞降雨集中、水质性缺水严重的特点,建设雨水集蓄和水循环利用工程,采取雨水集蓄、管道输水、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水循环利用等系列节水灌溉措施,节约水量供生态用水,同时减少面源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补贴节水工程经费,促进农业节水,形成农业节水补偿生态公益用水,政府补偿农业节水的生态型节水补偿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可节水60%~90%,增产12.6%~18%,缓解了降雨集中、污水灌溉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问题,实现了清洁灌溉、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