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的专家认为,鱼的新鲜程度降低并不是细菌分解引起的,而是鱼体肌肉的生化变化造成的。鱼体肌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分解过程如下:ATP(三磷酸腺苷)一ADP(二磷酸腺苷)一AMP(一磷酸腺苷)一IMP(肌苷—磺酸)一HxR(肌苷)一Hx(hypoxthantine)。据此,日本研究了一种实用的生化测定方法来测定鱼类鲜度指数,即K值,K值是HxR+Hx对ATP分解物的总量的百分比。日本已研制成一种简便而又廉价的K值测量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鲂鲌杂交种(团头鲂♀×翘嘴鲌♂)在摄食黑麦草与配合饲料后生长、消化性能、鱼肉品质的差异,挑选鲂鲌杂交种幼鱼分别用黑麦草和配合饲料投喂30 d后,分析其生长、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消化道结构及鱼肉品质等。试验结果显示:(1)黑麦草组鱼的生长指标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但肠体指数、比肠长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2)黑麦草组鱼肉的水分含量较高,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并且黑麦草组的肌纤维面积也小于配合饲料组。(3)黑麦草组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相比配合饲料组低,但淀粉酶活性较高;配合饲料组鱼的肝胰腺脂肪堆积、肠道褶皱杯状细胞增多。(4)电子舌分析显示,主成分分析图中两者的二维截距大小为黑麦草组>配合饲料组。(5)核苷酸分析表明,黑麦草组的5′-腺苷一磷酸(甜)、5′-肌苷一磷酸(鲜)含量均高于配合饲料组,而次黄嘌呤(苦)含量相对较少。综上,黑麦草和配合饲料对鲂鲌杂交种生长消化及鱼肉滋味影响较大,摄食高蛋白配合饲料的鱼体生长更快,而摄食黑麦草的鱼肌肉滋味更佳,肠道内消化酶活性会根据摄食饵料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马捷  沈高  潘公瑾 《水产科学》2003,22(2):38-39
1 推广经济、方便的渔品保鲜技术鱼类离开水环境后,经过死后僵硬期,发生自我消化分解作用。而后由于细菌的繁殖以至于腐败,经历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充分冷却,使鱼体的温度降低,就能有效地抑制和减缓酶解和细菌的作用,延长保鲜时间。鱼类死后,组织中的糖元会发生无氧分解,生成乳酸。同时,磷酸肌酐也分解为无机磷酸和肌酸。由于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能使鱼体温度升高2~10℃,若不及时冷却,必将促进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加速细菌繁殖。鱼体附着的水中细菌,如板毛杆菌、无芽孢杆菌、弧菌等,最适于在20~30℃的环境中繁殖。只有使鱼…  相似文献   

4.
有水运输是实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跨地域调配的主要方式,运输密度是该方式的关键参数之一。本研究以团头鲂为原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质构仪、光学电镜等设备研究运输密度(鱼水质量比1∶1.0、1∶1.5、1∶2.0和1∶2.5)对团头鲂肌肉特性的影响,探寻在保证团头鲂品质情况下的最优运输密度。结果显示:随着运输密度的升高(1∶2.5~1∶1.0),鱼肌肉的pH和肌糖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乳酸逐渐增加,三磷酸腺苷、5′-二磷酸腺苷、5′-一磷酸腺苷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运输密度为1∶1.5时,鱼肌肉的白度值、剪切力、持水性最低,苦味物质(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总含量最高,细胞外间隙最大、破碎率最高。而当运输密度增加至1∶1.0时,鱼肌肉的白度值、剪切力、持水性有所升高、苦味物质总含量显著下降,肌肉细胞外间隙缩小、破碎率降低。综合肌肉品质和运输成本,鱼水比为1∶1.0是较适宜的运输密度。  相似文献   

5.
刚采捕的活品虾夷扇贝立即进行4℃冷却干藏,分别于0、48、72、96、120 h采5只样本,分离出横纹肌与平滑肌,测定其三磷酸腺苷及其关联化合物含量,同时测定贮藏0、48、120 h扇贝肌肉的蛋白溶解性,以探究肌肉蛋白溶解性与扇贝活品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冷却干藏期间扇贝活力呈下降趋势,三磷酸腺苷在贮藏120 h后几乎消耗殆尽,而蛋白溶解性在高离子浓度范围内有明显上升趋势,120 h后表现出最好的溶解性。此外,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受到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抑制时肌肉匀浆表现较好的溶解性,碎肉经漂洗处理会导致肌肉三磷酸腺苷含量下降,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升高。最后,对比肌肉均质前后三磷酸腺苷含量,发现均质处理导致肌肉三磷酸腺苷全部降解。虾夷扇贝闭壳肌蛋白质的溶出机制受三磷酸腺苷影响,对于捕后早期活力状态较好的扇贝,其三磷酸腺苷含量与蛋白溶解性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系统探索。  相似文献   

6.
鱼变质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鱼体自行消化,其二,细菌的作用.鱼体中有一种消化酶,鱼死后,这种消化酶发生作用,能自行消化分解机体,鱼肉就腐烂变质.温度降低能减弱死鱼体内消化酶的活力.细菌寄生于活鱼的肠子,体表和鳃部,鱼活着的时候,大部分细菌对鱼体无害,甚  相似文献   

7.
《海鲜世界》1990,(2):10-10
据日本专家最近研究表明,鱼的新鲜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鱼体肌肉的生化变化造成,而不是细菌分解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嘉陵江中网箱养殖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患肌肉溃烂病病鱼和健康鱼,对比测定二者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大小等指标,以研究病鱼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病鱼和健康鱼鱼体的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健康鱼,病鱼外周血中红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白细胞数目极显著增加,红细胞有变小趋势,表明肌肉溃烂对中华倒刺鲃红细胞有一定破坏作用;相对于健康鱼,病鱼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表明在病理情况下,鱼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日本EAC公司最新研制出一种可用来检测鱼类、贝类和肉类的鲜度的试纸。该试纸以颜色的变化来表示肌肉中腺苷三磷酸(ATP)分解所产生的肌甙和次黄嘌呤的比率(K值)来测出试品的鲜度。试纸浸在通过增加试剂使变得均匀的试品中,在室温下5~10分钟内,试纸开始改变颜色,从白色变成紫红色再变  相似文献   

10.
赤水河主要经济鱼类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赤水河鱼体重金属富集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食品安全,测定了赤水河茅台江段和赤水江段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大口鲇(Silurus meriordinalis)肌肉和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Cu、Zn、Pb、Cd、Fe、Cr和Mn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As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口鲇肌肉中Cu、Zn、Pb、Cd、Fe、Cr和Hg的含量高于黄颡鱼和蛇鮈,3种鱼类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肌肉。所有鱼体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但大口鲇肌肉中Pb和Cd的含量高于欧盟委员会标准。危害指数分析表明:赤水河野生鱼类食用的人体健康风险较小。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的结果表明赤水河鱼体Pb和Cd的污染程度较高,赤水河存在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鱼的雌性特异蛋白(Female Specific Protein简称FSP)是雌鱼的特有蛋白 一般是从雌鱼血清中经层析、电泳可得到电泳纯雌性特异蛋白。作者采用生化法分离出雌性特异蛋白复合物,并进行免疫双扩散、电泳分析,血清中Ca^2 离子及肝脏中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的测定,以跌卵试验测定其生物活性,发现FSP比对照组有显著高的跌卵作用,将复合物注射给产卵期雌鱼的腹腔及肌肉中,发现鱼血清中Ca^2 上升,肝脏中葡萄糖糖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升高;同步实验显示血清中蛋白质含量及肝脏中RNA含量也显著上升,这些试验结果反映了FSP对鱼体的内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碧霞 《海鲜世界》2005,(3):59-61
11.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主要是捞鱼、运输鱼时,由于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寄生虫或霉菌侵入伤口,感染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絮”,从而使鱼体失去应有的光泽。病鱼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冰鲜鱼出口日本关键在于保持鱼体的鲜度。由于日本人有食生鱼片的习惯,对鱼的鲜度要求相当严格,鱼体肌肉须富有弹性,无破损,色泽鲜艳,鱼体温度保持在+2℃~+3℃。本人通过和日方技术人员一起出海加工近一个月,又亲随青渔805号、青渔807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保证鱼产品的新鲜度,我们长期有工人驻守在汕尾渔港,渔船一回来就立即处理,从鱼体分类、加工到成品出炉,整个制作过程不超过45分钟。"广东省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董事长林孟德告诉记者,做鱼产品深加工,在于原料挑选和保证新鲜度,鱼随到随加工,一刻也不能耽误。国泰位于汕尾市,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渔业资源优势,汕尾渔港每年捕捞鱼的总量超过12万吨,源源不断地为国泰提供新鲜的优质原料。成立  相似文献   

15.
用传统方法制作的鲜贮鱼饲料(pH4.0)含有多种活性酶体系,这些活性酶体系不仅把鱼蛋白质水解成短链的肽和游离的氨基酸,而且还使游离的氨基酸分解成氨和其他新陈代谢的产物。酸性稳定的鲜贮鱼饲料(pH2.0)仅含有由内源胃蛋白酶释放的多肽和微量的游离氨基酸及分解产物。液化鱼含有稳定的中等链长的多肽。液化鱼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在温度为60℃和生理pH(6.2—6.6)下,让鱼体自溶分解不足一小时,然后经过巴氏法杀菌,再使之酸化到pH4.0。上述制作过程提供了一种适应于各种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对营养不同需要量的调节自溶鱼蛋白中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以肌肉腐烂的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为研究对象,从发病鱼体的肝、脾中分离出了一株致病菌(命名为JY-03),经革兰氏染色、显微观察、API生理生化实验24~48 h,最终鉴定该病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通过感染实验再次证实黄颡鱼肌肉腐烂的致病菌为温和气单胞菌。对发病池塘水质分析表明,养殖水体中存在大量微囊藻,加速了水体中致病菌繁殖速度,致使发病池塘中黄颡鱼暴发肌肉腐烂病。药物的治疗实验表明,10%诺氟沙星与10%恩诺沙星分别与饲料按照1∶1 000(m/m)比例拌料,每日按照鱼体重1%投喂饲料1次,两种药物对该病均有明显治疗效果,鱼体皮肤溃烂征状逐步消失,死亡数量显著下降,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用药2周后基本治愈;同等的用药剂量下,恩诺沙星治疗效果相对更好。本研究提供了黄颡养殖生产过程中肌肉腐烂病发病原因的鉴定方法和治疗方案,对黄颡鱼的健康养殖及相关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输对养殖黄颡鱼血液生化和肌肉物性分析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在10.4~11.2℃下运输4 h后不同时间(0 h、1 h、3 h、6 h、12 h、1 d、3 d、7 d和20 d)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肌肉物性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运输引起了黄颡鱼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的显著升高(P0.05),在运输结束12 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运输后鱼体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有显著性升高,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逐渐回降到正常水平;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维持稳定的水平。运输后肌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等物性分析指标均显著性降低。除了凝聚性和咀嚼性之外,其他肌肉物性分析指标在运输结束72 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研究表明,长途运输造成了养殖黄颡鱼的应激反应,对肌肉物性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运输后的恢复可使鱼体抗氧化能力和肌肉物性分析指标回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s),对其生长、免疫力和鱼体组成进行分析。实验分为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添加剂组和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组,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Cu^2 2mg、Fe^2 150mg、Zn^2 30mg、Mn^2 12mg、Co^2 2mg;每种饲料设4个重复,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25℃下喂养,通过60d的饲养实验表明,有机微量元素使鱼对微量元素的消化率有所提高,而对鱼体的增重、免疫力没有明显的提高;蛋氨酸螯合物组鱼血液中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无机盐组,鱼体肝脏、肌肉、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无机盐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鱼体内汞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91年,对松花江鱼体内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鱼类肌肉中汞含量的顺序为:底层鱼>上层鱼;肉食性鱼>杂食性鱼>草食性鱼。此外,分析比较了东北地区不同水体鱼体汞含量情况;显示松花江鱼体内汞的含量比其它水体鱼体含汞量高。  相似文献   

20.
对丁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微量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丁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有明显差异。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饱和脂肪酸总量,亲鱼均高于幼鱼和成鱼,成鱼均高于幼鱼;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总量,成鱼和亲鱼均高于幼鱼;同时,成鱼和亲鱼肌肉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花生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EPA、DHA含量明显高于幼鱼肌肉。成鱼和亲鱼肌肉中微量营养元素Fe和Mn含量显著低于幼鱼(P<0.05);亲鱼肌肉中Zn含量显著低于成鱼和幼鱼(P<0.05),成鱼显著高于幼鱼(P<0.05);亲鱼肌肉中Cu含量显著低于成鱼和幼鱼(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