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鹅血清治疗鸡新城疫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常因防疫失误或漏防,致使该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流行,引起大批鸡只死亡。我们试用鹅血清治疗鸡新城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先后治疗病鸡276只,治愈226只,治愈率84.6%。现把试验情况和治疗效果报告于下:1材料和方法1.1鹅血清的制造原理根据免疫学抗体具有双重性质的原理即一种球蛋白,对异种动物是很好的抗原,对相应的病原又是抗体。如给鸡注射用鹅制备的抗鸡新城疫血清,这种鹅血清对鸡新城疫病毒来说就是抗体,能中和此病毒,保护被注射的鸡免于死亡。但鹅血清对鸡…  相似文献   

2.
马杜霉素是一种广谱高效、应用十分广泛的抗球虫药。它对鸡的各种球虫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但马杜霉素由于安全范围窄,临床上马杜霉素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现将我区一养鹅户因使用马杜霉素而发生中毒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我市新左旗某养鹅场,发生了一起雏鹅大批急性死亡的病例。该病发生在5日龄以后,病鹅表现呼吸困难、气喘、突然死亡。经抗小鹅瘟血清防治未见效果,一周之内死亡50%,给养鹅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实验室检验,分离病原,确诊为曲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钱晨  顾艳  陈清 《中国家禽》2012,34(18):53+55
鹅副黏病毒病自1997年流行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已传播到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不但南方和中部多个省、市有此病的发生,东北和西北许多鹅群也暴发流行,该病已成为养鹅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鹅副黏病毒和鸡新疫病毒均属于禽副黏病毒Ⅰ型,被认为是鹅的新城疫,部分地区养殖户采用鸡新城疫Ⅰ系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效果不太理想,用新城疫Ⅰ系活苗免疫鹅群还常导致不同程度的发病和死亡.本研究在成功研制鹅副黏病毒病灭活疫苗(YG97株)的基础上,进行了鹅副黏病毒病灭活疫苗(YG97株)与新城疫灭活苗(La Sota株)免疫保护效果的交叉比较试验,旨在为临床上该病的免疫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免疫预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肉类绿色食品的新需求,发展规模化养鹅已成为农村养殖专业户的一项重要养殖业。然而由于养鹅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鹅的疾病防范缺乏有效的措施,疫病免疫效果差,造成鹅群患病多,特别是雏鹅发生的小鹅瘟常导致大批死亡。据报道,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生小鹅瘟死亡可达95%~100%,因此要做好小鹅瘟的免疫防制工作。一、小鹅瘟免疫失败的原因目前许多养鹅户都采用预防接种和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作为控制和治疗小鹅瘟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免疫程序、疫苗类型、血…  相似文献   

6.
禽螺旋体病是一种以波斯锐缘蜱(A.persicus)和鸡刺皮螨(D.gallinage)传播、由螺旋体科的鹅包柔氏螺旋体(Boneliaanserina)引起的鸡、火鸡、鸭、鹅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最初于1891年在前苏联外高加索地区的鸡群发现,接着迅速在世界各地发现此病。我国首次发现此病是1983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之后相继在甘肃、内蒙、山西、吉林等地有报道。鹅发生该病报道很少,2005年8月内蒙古通辽市一养鹅户暴发了疑似鹅螺旋体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死亡率。多年来,在认真贯彻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了预防接种。已控制了本病的发生,但在个别鸡场和户养的鸡群中仍有发生,因此,该病仍是养鸡业的大敌,仍是鸡病防制工作的重点。接种了鸡新城疫疫苗的鸡,为什么还发生新城疫?总的说来,不外乎是对鸡的免疫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8年3~4月间,我县哉楼乡部分养鹅大户饲养的雏鹅暴发疫病,发生大批死亡,经用抗小鹅瘟病高免血清治疗,效果不佳,部分兽医人员和养鹅户认为是一种在我县未发生过的新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后经流行病学调查、大量剖检病死鹅、抗小鹅瘟血清对比试验,诊断为小鹅瘟病;送病死鹅去江苏农学院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小鹅瘟病,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流行情况该乡中东、衡阳、向东三村紧靠淮河入江水道,滩涂广阔,素有养鹅习惯,三村共养鹅9334羽,调查其中饲养百羽以上的大户27个,分别在2月27日至4月1日购进苗鹅7026羽,苗鹅到家都在2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发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黏病毒、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法氏囊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鼻气管炎鸟疫杆菌等的发生,使得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极大挫伤了养鹅户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规模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鸡新城疫又称鸡瘟,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的鸡的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极容易引起鸡的突然发病以及死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的鸡的一种细菌性的传染病,该病表现极为复杂,常会引起鸡的急性败血症以及肠炎、关节炎等的发声。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经常共同发生,导致产蛋鸡的产蛋量明显下降以及育成鸡死亡率的明显提高,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就鸡新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是鸡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尼,同年又发现于英国新城。该病是发病率最高、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虽然全群毁灭性的鸡新城疫已不多见,但那些不典型、慢性、隐性的鸡新城疫则时有发生,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防制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措施。流行特点感染范围广:鸡新城疫病毒主要感染鸡、火鸡、野鸡和鹅转,而鸭、鹅和麻雀等禽鸟类可成为本病的带毒者、保毒者和传播者。不同毒株致病性差异较大:强毒珠在非免疫的鸡中,只要有一只鸡感染就可以引起全群发病并导致毁灭性的死亡,在病…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指由新城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历史上,新疆伊犁地区曾经发生过鸡新城疫疫情,给当地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05年,针对当地鸡新城疫免疫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为当地预防该病提出了新的防治措施和免疫程序。2006~2008年,为了验证新的措施和免疫程序被使用后的效果,对伊犁地区的种鸡场、规模鸡场、散养户和活禽交易市场的鸡血清样本,用血凝(HA)试验与血凝抑制(HI)试验法进行了鸡新城疫抗体连续3年的检测,并对以上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表明:新疆伊犁地区的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每年都在提高,2008年2007年2006年,说明所采取新的综合卫生管理措施是可行的,对当地鸡新城疫的免疫效果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3.
2000年5~11月,我镇不少养鹅户的鹅先后发生以呆立,拉稀,消瘦,肌胃起始端粘膜肿胀、糜烂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在县镇畜牧站技术人员会诊治疗疗效不显著的情况下,将病鹅送省兽医工作总站检查化验,诊断该病为鹅副粘病毒病。因此病在本地是一种新病,现将其发生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 我镇新华行政村一养鹅专业户所养的300只四川白鹅于22日龄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拉稀、呼吸道中发出“咕咕”的声音,1~2天后出现瘫痪,少数病鹅在1~2天内死亡。该户300只鹅在5天内共死亡252只,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我市新左旗某养鹅场,发生了一起雏鹅大批急性死亡的病例.该病发生在5日龄以后,病鹅表现呼吸困难、气喘、突然死亡.经抗小鹅瘟血清防治未见效果,一周之内死亡50%,给养鹅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实验室检验,分离病原,确诊为曲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能感染各种品种、年龄鹅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鹅业危害极大。2006年我县一规模养鹅场发生过此病。现将本人对该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菌(RiemerellaAnatipestiler,RA)感染所致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又称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RA宿主范围广泛,除鸭外,火鸡、鹅、雉鸡、鹌鹑以及鸡等亦可感染发病,但少见。饲养管理水平差,应激因素的影响,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并发病的存在,都能诱发本病的发生和加剧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养鸡生产中.鸡新城疫仍然是危害养鸡的大敌,特别是农村养肉仔鸡专业户,由于防疫观念差.不按有效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因此在个别养户中鸡新城疫还时有发生.造成养鸡失败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应充分认识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办法。鸡新城疫.是鸡的一种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不论鸡大小,也不分品种.都可感染,对养鸡业威胁极大,因此必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鸡新城疫病原体.是一种副液粘性病毒.具有多型性的特征,病毒广泛存在于病…  相似文献   

18.
鹅副黏病毒病是1997年扬州大学王 永坤教授等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烈性传染 病,该病使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病死 率均达到100%,平均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27.7%和18.2%。为了有效防制该病的传播 和流行,用非免疫鸡胚,从一群病死鹅的脑组 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使鸡红细胞 发生凝集,而且这种凝集能被鸡新城疫标准 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进一步对该病毒进行 回归试验、MDT、ICPI、IVPI及其他生物学特性试验,证实该分离株为鹅副黏病毒 (GPMV)中等毒力毒株。  相似文献   

19.
禽螺旋体病是一种以波斯锐缘蜱()和鸡刺皮螨()传播、由螺旋体科的鹅包柔氏螺旋体()引起的鸡、火鸡、鸭、鹅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最初于1891年在前苏联外高加索地区的鸡群发现,接着迅速在世界各地发现此病。我国首次发现此病是1983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之后相继在甘肃、内蒙、山西、吉林等地有报道。鹅发生该病报道很少,2005年8月内蒙古通辽市一养鹅户爆发了疑似鹅螺旋体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2005年5月上旬从通辽市一种鹅场引进鹅苗3000只,八月初先后有部分鹅发病,次日便有数量不等的病鹅死亡,随着病情发展,死鹅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是侵害小鸭的一种传染病,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该病于1904年首次被报道。我国自1982年在北京首次爆发该病以来,全国许多地区也相继报道了本病,以鸭感染为主。但随着鹅的规模化生产,鹅的饲养总数量和单位容量都出现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养殖户仍然沿袭粗放饲养方式,营养、管理、防疫等方面工作没有跟得上,致使鹅群时常经受疾病的困扰,该病也成为小鹅目前常见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我们镇上一养鹅户鹅群爆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