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春提早或秋延后棚室蔬菜生产相比,冬季寒地棚室蔬菜生产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为了推动本区域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提高棚室寒地蔬菜生产水平,从培育壮苗,定植技术,棚室水、肥、气、热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冬季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以便充分发挥设施蔬菜生产的效益潜力,真正实现蔬菜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春季蔬菜生产设施主要包括温室和大棚。由于春季外界温度不稳定,往往会对温室育苗和大棚前期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促进春季蔬菜的正常生长,提高设施蔬菜的生产效益,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特提出相关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干旱半干旱地区对蔬菜的种植与生产具有极高的要求。在我国西部地区,黄土高原上遍布丘陵与沟壑,复杂的地形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蔬菜生产。以干旱半干旱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题,从蓄水设施与生产设施的建设、灌溉方式的选择、作物栽培及栽培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与生产。  相似文献   

4.
《山东蔬菜》2010,(3):3-8
一、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产区由于常年连作,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导致土壤条件恶化,病虫害发生严重,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不稳定、个别地区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经影响到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对于破解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上的突出难题,提升山东设施栽培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生态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遵义大棚蔬菜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为有效利用现代设施,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寻求增产增收的高效种植模式和管理方法提供依据,调查并统计了遵义不同地区大棚蔬菜的种植模式、种植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遵义大棚蔬菜不同种植模式的种植成本及经济效益差异显著,其中"育苗+豆类+叶菜"模式的年纯收益最高,达到16696元/667m2。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大棚蔬菜经济价值,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在蔬菜设施生产中,育苗是关键环节。本文从工厂化育苗的场地与设备、种子处理、催芽与播种技术、苗期管理、定植前炼苗、运输等方面总结了南疆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指导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婷 《种子科技》2020,(7):42-43
设施蔬菜园艺场采取的蔬菜栽培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特点,使得时令蔬菜可以适应不同的生长时间,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从设施蔬菜园艺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引进先进的技术设施以及创新符合当地生产需求的技术等方法,推动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蔬菜生产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证北京市蔬菜的稳定生产,利用2011—2013年北京市13个区县8大类蔬菜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蔬菜生产的品种、技术和区域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叶菜类、茄果类和瓜菜类为蔬菜生产中的核心蔬菜种类,各类蔬菜上市和供应具有强季节性。设施种植的效益明显较高,其中茄果类蔬菜的设施生产比较优势最突出。通州区、大兴区、顺义区、密云县和平谷区具有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北京市政府应继续出台蔬菜生产扶持政策,包括促进蔬菜品种的研发,蔬菜设施种植向大规模的连栋温室和设施大棚发展,重点推进密云县、平谷区、房山区和昌平区的蔬菜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9.
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的同时,根结线虫病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一大障碍。通过分析设施内土壤的特点、设施内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及预防和防治措施不善等问题,探讨了设施蔬菜栽培中根结线虫病日趋严重的原因,并为设施蔬菜生产中防治根结线虫病害提供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提高蔬菜种子出苗率的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在贵州省黔东南山区立体气候条件下周年发展蔬菜生产中种子出苗率低的实际,从蔬菜的种子处理、育苗设施及出苗期的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了摸索和探讨,总结出一套提高蔬菜种子出苗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The Northeast Farming Region of China (NFR) is a very important crop growing area, comprising seven sub-regions: Xing’anling (XA), Sanjiang (SJ), Northwest Songliao (NSL), Central Songliao (CSL), Southwest Songliao (SSL), Changbaishan (CB) and Liaodong (LD), which has been severely affected by 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climatic change. Therefore, a set of expert survey has been done to identify current and project future climate limitations to crop production and explore appropriate adaptation measures in NFR. Droughts have been the largest limitation for maize (Zea mays L.) in NSL and SSL, and for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in SSL. Chilling damage has been the largest limitation for rice (Oryza sativa L.) production in XA, SJ and CB.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be beneficial for expanding the crop growing season, and to provide mor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sowing and harvest. Autumn frost will occur later in most parts of NFR, and chilling damage will also decrease, particularly for rice production in XA and SJ. Drought and heat stres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more severe for maize and soybean production in most parts of NFR. Also, plant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are considered to become more severe for crop produc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measur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implemented in recent decades to cope with current climatic limitations include changes in timing of cultivation, variety choice, soil tillage practices, crop protection, irrigation and use of plastic film for soil cover. With the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risk of climatic extremes, additional adaptation measures will become relevant for sustaining and improving productivity of crops in NFR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烤烟产质量是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移栽期、施肥、品种分别是这三种因素的关键调控措施,为明确不同调控措施对烤烟的作用,协同优化烤烟管理措施,在云南玉溪的峨山和华宁县,采用移栽期、施肥、品种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生态、栽培、遗传三因素综合作用下,移栽期、施肥、品种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于生态、栽培、品种协同调控下,移栽期对烤烟的影响最大,其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46.80%、64.75%、78.10%,提前移栽和常规移栽烤烟产质量显著高于延迟移栽;施肥对烤烟的影响次之,其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34.95%、20.15%、12.60%,综合考虑烟叶品质、产值及成本,75kgN/hm 2优于90、105kgN/hm 2;在移栽期、施肥共同作用下,烤烟品种K326、云烟87、NC71、红大的产质量差异不显著,品种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18.25%、15.10%、9.30%。综合而言,确定合理的移栽期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先决条件,施肥是调控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核心技术问题,因此在保证烤烟正常生长的条件下,移栽宜早不宜迟,氮肥施用量宜低不宜高。云南烤烟以4月中下旬移栽、辅以75kg/hm 2施氮量情况下种植K326最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抑制胚根伸长法测定了培养时间对玉米灰斑病菌毒素产量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ries培养液为基质,静止培养15d时,毒素的产量最高,为38.477mg/mL,毒素的活性最强,对玉米胚根生长的抑制中浓度为18.012%。说明Fries培养液中静止培养15d最适合玉米灰斑病菌毒素的产生。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玉米灰斑病菌的产毒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驻椒11辣椒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驻椒11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驻椒11果实生长发育呈“S”型曲线,其日生长量增长呈抛物线型,从开花至果实成熟63 d左右,花后第19 d出现最大生长量,花后58 d左右果实开始转色,花后64 d可采收生理成熟果,花后15~43 d为果实迅速生长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及时采取增施有机肥,调整植株等措施,使果实充分膨大,有利于提高产量,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采收果实,协调好营养竞争关系,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5.
豫北平原土壤养分与施肥状况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准确定位,在豫北平原进行网格取样(20km×20km),同时进行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施肥习惯调查。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均处于中高水平,而土壤碱解氮和土壤速效钾处于中低水平。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变化,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而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施肥调查表明:90%以上农户采用秸秆还田,重视施用氮、磷肥,而忽视施钾肥,存在所施肥料养分单一、养分配比、施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豫北平原应重视有机肥施用、推广秸秆还田,注意减少磷肥用量、注重补施钾肥,采用复合和缓/控释氮肥及合理的施氮技术。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应重视宣传和加大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沿海地区两个具有代表性蔬菜出口城市的蔬菜生产情况,总结出山东省沿海地区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蔬菜品种、提高蔬菜质量、建立蔬菜业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和合理的蔬菜生产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可行性发展措施,促进山东省出口创汇型蔬菜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种子播种品质较常规种子低,表现在发芽率、成苗率较低,浸种催芽、播种育秧生产环节中技术难度较常规稻种子大。种子裂颖率、穗萌芽率、种子带菌率较高等是影响播种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杂交水稻种子裂颖的原因、裂颖种子的测定和分级方法、贮藏特性与种用价值;杂交水稻制种穗萌发芽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裂颖和穗萌动发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世界粮食生产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最具威胁性的真菌病害之一。为了掌握现有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保障马铃薯优产高产,本文简要介绍了马铃薯病原菌及其致病机理,归纳了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防治措施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指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现状,为开发新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提高种子质量水平和监管手段,开展了玉米杂交种和小麦常规种生产田间检验、种子扦样、商品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等方面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种子田质量控制措施,种子扦样、分样方法和提高扦样代表性技术,简便高效的种子检测技术和种子质量监督检查方法,实现了种子质量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以食醋生产过程中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控制措施的选择为例,对不同控制措施的选择及评估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