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ITS序列分析18个茶树菇菌株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供试18株(4株野生菌株、7株工厂化栽培菌株、5株经钴60辐照诱变菌株和2株搭载神十的航天诱变菌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种的ITS序列长度为703~721 bp,与Gen Bank数据库中茶树菇菌种的ITS序列相似度为99%以上,在种的水平上证明供试菌种为茶树菇。运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供试菌种聚为6个类群,其中Cha3与Cha3shen,AS-2与AS-2-600,AS-1与AS-1shen、AS-1-700,分别聚在了不同的类群,说明这7株茶树菇菌株可能由于辐照或航天诱变后使得ITS序列存在着种内的变异。ITS序列分析结果从系统发育角度反映出了研究菌株的遗传关系,是进行茶树菇菌株遗传分析及科学鉴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利用银耳菌渣进行食用菌栽培,开展了银耳菌渣提取液平板培养对香菇、滑菇、鸡腿菇、杏鲍菇、茶树菇、平菇、秀珍菇、毛木耳、金针菇、灵芝、长根菇11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耳菌渣提取液对11种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在试验银耳菌渣提取液浓度范围内,银耳菌渣提取液对滑菇、杏鲍菇、长根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对香菇、鸡腿菇菌丝生长无影响,对茶树菇、毛木耳、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与银耳废料添加量有关,对平菇、秀珍菇、金针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起,本室从鄂西及鄂西北山区广泛采集野生香菇菌株35个,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栽培种15个,采用锯木屑瓶栽、锯木屑菌砖栽培和段木栽培三种方法,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现将1981—1983年的段木栽培品比试验结果简报于后。材料和方法一、供试香菇菌株及其来源参加本试验的50个香菇菌株中,有35个是本室1979年在鄂西北山区采集分离得到的野生香菇种,代号为“WL”(例如WL55),它们均经过镜检和出菇试验,证实其确为香菇菌株,另外15个供试验菌株除L59、L60,L61来源于广东、湖北外,余皆引自国外,代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3株茶树菇菌株栽培过程中7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了解茶树菇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利用营养物质的规律。【方法】以茶树菇菌株ZK08、JX09、Ag16为材料,将其接种于组分为棉籽壳39%、木屑30%、麸皮20%、玉米粉8%、蔗糖1.5%、石膏1.5%(均为质量分数),含水量62%的栽培袋中。25℃条件下遮光培养50~60d,分别在菌丝生长半袋、满袋、现蕾、出一潮菇、一潮菇子实体成熟、出二潮菇、二潮菇子实体成熟和二潮菇采收1周后,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析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3株茶树菇菌株在栽培过程中的7种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其中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一潮菇子实体成熟前;而漆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着栽培时间延长一直呈下降趋势。【结论】漆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高峰值比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来得早;淀粉酶的高峰出现在一潮幼菇期到子实体成熟期。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淀粉类物质可促进茶树菇的生殖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秀珍菇退化菌株与正常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并进行双链RNA(dsRNA)病毒检测,为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选择优质菌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秀珍菇退化菌株菌丝拮抗、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试验,与正常菌株进行生物学特征比较,通过ITS扩增,利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分别进行差异性比较,并开展dsRNA病毒检测,分析秀珍菇菌株的退化原因.[结果]秀珍菇退化菌株X9和X13与正常菌株X5、X6及对照菌株X15间存在拮抗反应,当培养基的pH低于5.0时,退化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下同).退化菌株X13菌丝的生长速度(4.95mm/d)、常温出菇单袋产量(73.34g/袋)及低温刺激出菇单袋产量(107.69g/袋)均显著低于正常菌株和对照菌株.分子标记分析未发现供试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dsRNA病毒检测发现供试菌株均存在dsRNA片段,其中退化菌株X13存在特异的dsRNA片段.[结论]秀珍菇退化菌株可能受dsRNA病毒感染,适应环境能力变弱,产量降低,生产上应注意菌株来源,避免使用退化菌株.  相似文献   

6.
以4 种菌糠为复合育苗基质对西瓜砧木进行育苗试验,考察各菌糠品种应用于西瓜砧木育苗的适用性,筛选出适用西瓜砧木育苗的菌糠品种。试验选取海鲜菇、杏鲍菇、金针菇以及茶树菇菌糠分别与蛭石混合配制成复合育苗基质,测定各基质的理化性状并进行西瓜砧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金针菇菌糠容重相对较小,总孔隙度相对较少;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育苗效果优于杏鲍菇和金针菇处理;海鲜菇菌糠:蛭石=4:1、茶树菇菌糠:蛭石=1:1 基质处理西瓜砧木壮苗指数达0.36、0.37,显著高于对照的草炭:蛭石=2:1处理。建议选择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进行西瓜砧木育苗复合基质的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7.
茶树菇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中医认为,茶树菇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襄汾县自2003年从福建省古田引进茶树菇优良品种以来,探索出了一套适应北方气候的茶树菇栽培技术,现已发展菇棚100余个,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亮点。现将茶树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收集的7个秀珍菇菌株栽培特性进行比较,结合ISSR分子标记鉴定,对它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优良的菌株为P817、P618;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9~0.73,当遗传距离达到0.59水平时供试菌株分成4组,其中P817、P618分属不同组别,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为秀珍菇的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优质高产的猴头菇栽培品种,选择14株猴头菇栽培菌株作为供试材料,采用平板培养法、菌丝爬料试验和栽培试验,综合研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和子实体差别.结果表明,"常山猴头"产量最高;菌株"920"、"大猴头"及"猴王"在MYG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快且菌丝浓密均匀,长势评分高,在爬料试验中菌丝吃料迅速,单菇产量相对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找出一种适合秀珍菇的分子标记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11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供试的60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13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20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1类包括土秀、灰平260、高平172、夏丰1号;第2类包括凤尾、秀珍菇、秀12、高678、秀18;第3类仅有3014;第4类仅有灰秀。[结论]该研究揭示了北京地区秀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松乳菇菌丝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方法]以松乳菇菌种(编号NZ1)为供试菌株,设计2组不同的培养基配方进行菌丝培养的比较试验。[结果]松乳菇菌丝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新西兰进口PDA培养基。[结论]该研究可为更好地进行松乳菇人工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白玉菇、杏鲍菇、真姬菇等菌种作为试供材料,研究了在温度胁迫下三种品系的食用菌菌丝酶即菌丝胞内酶(CMC酶和淀粉酶)和菌丝保护酶(POD酶和SOD酶)的活性变化。从酶的角度对供试菌株适应环境胁迫的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具有品种差别的食用菌菌丝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各有差异:在低温胁迫下,菌丝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在高温度胁迫下,食用菌由于品种存在差别,其酶活性与其菌种性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1、选用优良菌株从国内正规单位直接引进茶树菇优良菌株进行生产。2、使用科学配方茶树菇培养料含氮量过高,污染率高、出菇迟;含氮量过低,产量低。建议采用以下两个配方: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0%、玉米粉5%、茶籽饼1%、轻质碳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姬菇及茶树菇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杏鲍菇、姬菇和茶树菇的优良菌株作为贵州省推广栽培的适应性菌株,建立优良菌株筛选模型,对17个不同来源的杏鲍菇、姬菇和茶树菇菌株的亲和性、遗传稳定性及菌丝生长特性和出菇特征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杏鲍菇GZAAS.Pe104和GZAAS.Pe106、姬菇GZAAS.Pc101和GZAAS.Pc105、茶树菇GZAAS.Ag103和GZAAS.Ag105的生长势强、产量高、商品性好、遗传稳定,是适合贵州栽培的优良菌株。优化并建立了常规食用菌优良菌株筛选的三步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酒糟菌糠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测定4种酒糟菌糠多糖的含量,为酒糟菌糠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茶树菇菌糠(未出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水提醇沉法优选。根据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茶树菇菌糠(出菇)、茶树菇菌糠(未出菇)、鸡腿菇菌糠(出菇)和鸡腿菇菌糠(未出菇)这4种酒糟菌糠进行粗多糖的提取,并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粗多糖中总糖含量和DNS法测定粗多糖中还原糖的含量。[结果]酒糟菌糠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测得上述4种酒糟菌糠中多糖含量分别为0.39%、0.70%、0.47%、0.99%。[结论]未出菇的酒糟菌糠多糖含量高于出菇的酒糟菌糠,培养鸡腿菇的酒糟菌糠多糖含量高于培养茶树菇的酒糟菌糠。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选育对18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生理性能测定和菌株比较试验,选出符合早熟、高产育种目标的野生菌株Aa09和Aa11;经过组分、初筛、复筛,以及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筛选出早熟菌株AB7(菌盖、菌柄颜色浅褐色,整体菇形偏小),初步命名为赣茶AS-3号,其平均生育期58 d,比对照品种赣茶AS-1短3 d;筛选出高产中早熟菌株AC6(菌盖、菌柄颜色深褐色,整体菇形粗状),其平均产量121.7 g/袋,比CK高5.40%,初步命名为赣茶AS-5号。  相似文献   

17.
通过系统选育对18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生理性能测定和菌株比较试验,选出符合早熟、高产育种目标的野生菌株Aa09和Aa11;经过组分、初筛、复筛,以及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筛选出早熟菌株AB7(菌盖、菌柄颜色浅褐色,整体菇形偏小),初步命名为赣茶AS-3号,其平均生育期58 d,比对照品种赣茶AS-1短3 d;筛选出高产中早熟菌株AC6(菌盖、菌柄颜色深褐色,整体菇形粗状),其平均产量121.7 g/袋,比CK高5.40%,初步命名为赣茶AS-5号.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3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288对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多态性稳定并能扩增出清晰明亮条带的38对引物。通过SRAP扩增图谱分析得出,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的23株菌株扩增片段分子量在100~2 000 bp间,共扩增出322个位点,其中有20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63.66%;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46~0.9658;采用UPGMA法对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水平0.84时可将23株菌株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来自国外的2株菌株;第Ⅱ类群为本实验室驯化筛选的3株耐高温品种,第Ⅲ类群为国内不同地市的18株菌株。结果表明,不同大球盖菇菌株间存在明显遗传多样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将23株供试菌株鉴别开,且能分析出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可为大球盖菇菌株亲缘关系的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REP-PCR技术在平菇栽培菌株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REP-PCR技术对供试平菇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聚类分析表明,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11时,23个供试菌株聚类为六大类群;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17时,23个菌株聚类为四大类群:杏鲍菇、白灵菇和秀珍菇为独立的类群,20个糙皮侧耳栽培菌株聚类在一起。因此,REP-PCR技术可以应用于侧耳属种及菌株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茶薪菇学名杨柳菇,又叫茶树菇、茶菇。单生、双生或丛生,盖肥柄脆,鲜食清脆爽口,味道鲜美。烤制干菇更是风味独特,清香浓郁,味美香甜,适宜周年生产供应市场,是近年推出的高产、抗杂、形美、广温、优质最新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