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者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对10份采集自海南岛西线海岸的红树林植物进行了茎的共附生放线菌分离,并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63株放线菌,初步确定16株代表性放线菌的分类地位。16株代表性放线菌中,有13株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有2株放线菌属于小单孢菌属,其中5株链霉菌为潜在的新物种。抗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16株代表性放线菌的发酵产物对至少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从菌株HNM0645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获得了1个化合物A,经过结构鉴定为已知化合物K-252a。通过测试不同浓度化合物A对山药炭疽病原菌的抑菌率,利用Excel求出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出EC50值为286.61 μg·mL?1,化合物A对供试细菌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黏细菌的筛选及其抗菌活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黏细菌中筛选生物活性物质,以兔粪、腐木为原料,采用选择培养基、加热、冷冻等方法分离到3株黏细菌;重点研究了1号菌,发现1号菌胞外物、胞内物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抗菌谱不同,其中胞外物对G+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胞内物对部分G+细菌及G-细菌有抑菌作用,两者对真菌均无抑菌作用。将1号菌胞外物进行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得到了抑制放线菌生长的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艾比湖湿地可培养黏细菌多样性及该地区黏细菌菌株对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通过传统的黏细菌分离方法对采自艾比湖湿地15份样品中的黏细菌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并通过平板对峙法分析其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采集的15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22株疑似菌株,经...  相似文献   

4.
粘细菌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多细胞行为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代谢产物具有丰富,多样,新颖的生物活性,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兔粪诱导的方法,对内蒙古贺兰山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粘细菌(H-1)进行了子实体和菌落形态学的初步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抗细菌与抗真菌的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与黄色粘球菌相似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且其16S rDNA序列与黄色粘球菌的16S rDNA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说明该菌株为黄色粘球菌.抗菌活性表明,H-1菌株具有明显的抗大肠杆菌活性,也具有一定的抗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该菌株对酿酒酵母、马铃薯晚疫病菌和核盘菌等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黑痣病菌无明显抗性.该工作的完成为内蒙古地区粘细菌的深入研究及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殷建华  代富英  李晋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45-4446,4449
[目的]对成都西岭雪山土壤中粘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了解其发酵产物粗提物的抗菌活性。[方法]以滤纸为唯一碳源,得到1株粘细菌CMC0606;通过观察其形态及16SrDNA克隆与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向其发酵液中加入大孔吸附树脂XAD-16,收获发酵产物粗提物。[结果]菌株CMC0606被鉴定为珊瑚状珊瑚球菌Corallococcus coralloides CMC0606;其发酵产物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辣椒疫霉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菌株CMC0606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的活性,尤其对植物致病菌辣椒疫霉抑制作用显著,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小叶榕茎段和叶片中分离、筛选和鉴定抗菌活性内生细菌,以开发生物防治菌剂。采用组织块法和组织匀浆法分离内生菌,杯碟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检测内生细菌的抗菌活性,通过培养特征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鉴定内生菌。结果表明,从小叶榕植物样本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细菌QYPT-B01的发酵滤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今后可进一步研究该内生菌发酵液中活性物质的组分及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红树林植物组织中分离出对动物病原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植物内生菌。[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产气肠杆菌、粪肠球菌4种常见的致病菌作为指示菌,采用M10和P3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内生菌,以固体琼脂打孔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基因并测序,通过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红树林植物组织中共分离857株可培养的内生菌,有145株菌有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6.6%。其中通过M10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叶组织分离的菌株32-5对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都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8和42 mm;通过P3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茎组织分离的菌株12-4对粪肠球菌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56 mm;通过M10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茎组织分离的菌株13-2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64 mm。有抑菌活性菌株分为10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是优势菌属。[结论]该试验初步揭示红树植物根、茎、叶组织中植物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和多样性,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冰核活性细菌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300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含菌平板培养筛选出F015,F023,F046等近20株对冰核细菌具有较强的拮抗力,室内测定对冰核细菌病原物抑菌圈达0.8~3.0 cm. 挑选出F015,F023,F046进一步进行室内抗菌机理、菌株鉴定和室外田间小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其代谢产物蛋白质粗提物对冰核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外防霜效果在19.5%~36.9%,可有效地控制霜冻害的发生与危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81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及复筛,从中得到3株具有较强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菌株:095601、124382和124092.其中,菌株095601、124382所产细胞毒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体中,其ID50值为320;菌株124092所产细胞毒活性物质在发酵上清液和菌体中都大量存在,其ID50值为5120;这3株菌所产活性物质热稳定性良好,都易溶于甲醇.另外,菌株124092、124382所产活性物质酸碱稳定性良好;菌株095601所产活性物质的活性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但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北海红树林高盐泥样为材料,采用高氏1号培养基对其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抗菌试验筛选出1株放线菌BH0951,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值为7.0。提取其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BH0951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aurantiogriseus)AY999773的变种。  相似文献   

11.
红树内生细菌AmS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了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辣椒疫霉和香蕉枯萎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发酵液甲醇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AmS2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为11.5 mm,显微观察抑菌带边缘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分枝增多、细胞壁破裂.发酵液甲醇提取物能够抑制6种病原真菌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和EC95分别为0.8923 mg/mL和2.4939 mg/mL.  相似文献   

12.
采用Cellulose DE52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 100分子筛层析及TSK G3000PWXL凝胶色谱柱HPLC从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中分离纯化出具有N-乙酰半乳糖酰胺(N- acetyl- D- galactosamine,GaINAc)和猪胃黏蛋白(Mucin from porcine stomach,PSM)特异性的菲律宾蛤仔凝集素(简称为MCL-T).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MCL-T的相对分子量为148000,含有62000和36000的亚基.抑菌试验结果表明,MCL-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MCL-T中Trp残基、-S-S-、-SH以及Tyr残基进行化学修饰后,MCL-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丧失;对其-S-S-进行化学修饰后,MCL-T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影响不大,而对其-SH、Trp残基和Tyr残基进行化学修饰后,MCL-T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丧失.研究表明,MCL-T 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状态与其抑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桐子枝叶抑菌活性部位分离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抑菌活性的小桐子枝叶乙醇粗提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柱反复柱层析,结合PTLC分离制备,同时对各阶段分离产物进行活性追踪,筛选出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部位AJ3,采用GC-MS分析,初步鉴定出活性部位的主体成分。结果表明,AJ3组分在浓度为0.8 mg/mL时,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 Sacc.]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菌丝72 h生长抑制率均大于85%,与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carbendazim)无显著差异,表现出极高的抑菌活性。对AJ3组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出含量最高的10个化合物,它们占总量的83.52%。含量最高的前5位成分依次是3-已(烷)基过氧氢酸、2-环,3 [1,3-苯二氧基-5-乙基]-2-丙烯酸]2,3-环氧-2-甲基已烷尧2,4-二甲基-3-已醇和苯乙烯,5种主体成分的相对总含量为64.67%,主体成分属酚酸类,单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僵蚕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比较所得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解析和深入研究僵蚕的抑菌药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僵蚕为材料,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对中药僵蚕的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煎煮法、冷浸法)进行平行比较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探讨了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体积分数95%乙醇、甲醇和水7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采用比色法、纸片扩散试验和肉汤倍比稀释法研究所得僵蚕活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结果】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法提取时的浸膏得率最高。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时,7种提取溶剂中,以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其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僵蚕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僵蚕的抗炎作用与其抑菌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研究新狼毒素B的抑菌活性构效关系。【方法】以新狼毒素B为原料,合成了7″-甲氧基(A2-1)、7,7″-二甲氧基(E3)和7,7,″4-三甲氧基(E1)3个新狼毒素B甲醚化产物及4-亚甲基新狼毒素B(D3),利用ESI-MS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as)、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大肠杆菌(E.coli)和沙门氏菌(Samonellal)为供试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新狼毒素B及其4种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4种修饰物对所有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小于新狼毒素B;3种甲醚化产物在质量浓度为0.625~5mg/mL时,对沙门氏菌没有抑菌活性;对于其他3种供试菌,各供试物的抑菌活性次序为新狼毒素B≈D3>A2-1>E3>E1。【结论】新狼毒素B分子中,7-OH和7-″OH是其主要抑菌活性基团,4′-OH和4-OH对抑菌活性的贡献较小,4-羰基不是主要抑菌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16.
用画线接种的方法把58株从堆肥中分离的细菌接种于只含琼脂粉和水分的平皿上,室温培养数天后发现有1株细菌(BR5-1)能明显长出菌落。用这株细菌接种于含琼脂粉(2、8g·L-1)的无菌水悬液以及对照生理盐水和LB中,摇床培养48h后稀释倒平皿测活菌数。结果表明,活菌浓度在含琼脂粉的液体中(6.5×103、6.0×103cfu·mL-1)明显比在对照处理生理盐水(6.1×102cfu·mL-1)中高,但是明显比在对照处理LB培养基(1.1×108cfu·mL-1)中低。试验表明这株菌能够降解琼脂粉。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G+)为供试菌,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之乙酸乙酯可溶部抑菌活性最强,乙酸乙酯可溶部经柱层析分离,所得流分皆无明显抑菌活性,各成分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汉麻为植物材料,对其内生菌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离,并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以期得到能够产生较高杀菌活性物质的菌株。为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汉麻内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筛选出的汉麻新菌种可以用作生物农药,与多种生物肥料复配,生产出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拮抗菌X2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及机理,将拮抗菌X23发酵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后,运用琼脂平板倾注法检测菌体克隆数,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菌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拮抗菌X23发酵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60、90、120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隆数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与拮抗菌X23发酵液作用60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表面出现囊状小突起,细胞膜皱褶并最终破裂,菌体内出现大块透电子区,胞浆内容物稀疏,胞质不均匀,胞内空泡变性加重,分裂相减少,菌体溶解。推测拮抗菌X23发酵液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而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0.
将不同虫龄尧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家蝇(Musca domestica)蝇蛆进行不同程度的高温刺激、辅以一定时间的 恢复培养后、测量蝇蛆抗菌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院适当热激能够显著提高蝇蛆的抗菌能力、不同温度尧不同热激时 间尧不同热激后恢复时间以及不同虫龄均对蝇蛆抗菌能力有不同诱导效果、其中以65益尧10 min 热激处理尧再经3 h 于22益恢复效果最佳、其抗菌活力比对照提高约53 倍。多批次不同材料的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条件诱导蝇蛆抗菌活 力的效果重现性好尧稳定性高。不同处理量试验证明、热激处理大批量蝇蛆材料将导致抗菌活力诱导效率及稳定性 下降、但通过将大批量材料适当分装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