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村民选举方兴未艾,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村民选举面临看种种非理性选举的现象。本文将从交叉压力,不充分的知情权,政治冷漠,异化舆论和文化惯性等方面对其非理性原因进行分析,试图寻出克服非理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向基层的推进,民主化在我国扩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基层选举的发展,但在我农村基层选举中,农民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冷漠,本文从农民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一收益等方面加以沦述,从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和信息对称的视角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236-239
从政治参与态度和政治参与行为两方面对江苏农村政治参与现状调查显示,在协商过程中以敷衍态度了事和消极行使政治权利是农民政治冷漠的主要表现。现实经验表明,作为农村协商主体的农民所呈现出的这种消极状态,无利于协商民主的有效推进。深究原因发现,经济、主体和制度因素是农民政治冷淡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对症下药,探索这些疑难杂症的化解路径,使农民大胆、积极政治参与由"幻象"变"真相"。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对历史发展的经济变迁维度进行均衡分析,能通过经济变迁过程解释经济体过去和目前各不相同的经济绩效。农业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现行的农业制度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相应的路径依赖。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农业建设有明显的变化,通过路径依赖进一步调查分析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状,找出现存的问题,探索解决路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科学发展,为农业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村委会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其行为主体即选民的心态和行为是影响村委会选举质量的关键变量.通过对个案里陂村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与1999年的直选相比,2002年选举中选民参与热情下降,普遍出现对选举不积极即政治冷漠现象.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显然,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问题不断涌现,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和经验教训显示,制度的变迁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符合一国国情和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还要尊重广大农民的选择,增强农民对土地的权属感和责任感。同时,鉴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将会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框架内,提高承包的灵活性,保证流转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30年农村改革跌宕起伏,中国农民是真正的主角。30年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亿万农民发挥无穷才智,不断进行探索,推动着农村改革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8.
张光闪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53-7955
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民政治冷漠的不同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不管是不参与还是象征性参与,西部农民都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冷漠;原因在于东西部农民自身利益观、文化程度和民主意识的不同,而经济是否发达和制度是否健全更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农民的政治冷漠问题的不同对策:对西部主要应该发展经济和进行制度建设,而对东部可以加大政治宣传力度和加强网络参与。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在不断地变化,部分学生晌政治冷漠现象就是其中一个表现.本文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实际,得出就业问题、大学生长身的政治效能感低、教育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的主要原因,并从就业、政治环境、组织作用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路径依赖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变迁缓慢,缺乏创新:政治的发展是个多方互动博弈的过程,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有中央与地方基层政府之间拉锯式的博弈,也有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较量:没有农民的政治参与,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就是突破路径依赖,进行创新,激发农民的政治活力:  相似文献   

11.
论目前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诚炜 《现代农业》2008,(12):73-7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的基本土地制度,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同时,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存在着局限性,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走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并论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实现社会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两大目标;农村土地改革要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借鉴工业产业规模经济的模式,要学习历史经验和地区经验。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走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并论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实现社会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两大目标;农村土地改革要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牟县白沙镇通过实施家庭联户代表制这一政治性改革,创新了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激发了农民有序民主参政的积极性,巩固了党的基层执政基础,为实现农村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本途径和基础性保障,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益显现出来的不足和弊端。白沙镇这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体现出了发展基层民主的优越性,显示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对此,河南省委高度重视,徐光春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白沙镇的做法;郑州市委、中牟县委正在全面推广白沙镇的成功经验。希望白沙镇的经验能像“小岗村”一样,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到人民公社体制消解前,中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制度方面,其焦点是人民公社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此消彼长,涉及"三农"领域生产关系调整和生产力改变.在农村改革实践与邓小平的双重推动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主要形式,以...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农地流转相关规定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农地流转机制并非市场机制,难以实现承包土地的有效自由流转,主张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创设"土地银行",联结农业用地的"存、贷"双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东岗 《北京农业》2012,(30):187-18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7年,中国农村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安排下,由农户或小组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的生产资料,并具备土地的使用权和剩余农产品的分配权,形成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也由此形成了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97年到今天,中国农村的改革进入了体制转型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完善,中央领导人提出土地承包期“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9.
农民应有的几种权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也经历了聚集、破解、再次聚集、又再次破解的过程。其轨迹是,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矛盾,经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予以了破解;沉重的农村税费负担支撑起的农村公共服务,在2006年停止征收农业税、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之后也予以了化解;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分析(一)制度因素1、缺乏创新的土地经营制度从理论上讲,制度效率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阶段性,即制度运行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在制度完成任务后。其效率也就释放完毕。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改变了已实行20多年的土地集体经营模式,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