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蹄是种公牛重要的器官,蹄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发挥。种公牛蹄病包括蹄变形和蹄病。蹄变形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蹄病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毛状疣)和腐蹄病等。1病因1.1遗传性因素蹄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蹄病的易感性跟牛的品种有关,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相对较少,荷兰黑白花牛蹄病发病最多。有些蹄病,如蹄叶炎、指(趾)间增生  相似文献   

2.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由于各个养殖场的具体情况不同蹄病的发病率也不同.有些养殖场发病率高这40%,它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奶牛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奶牛蹄病的种类包括腐蹄病、蹄变形、蹄叶是、蹄皮炎、指(趾)间赘生、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趾间蜂窝织炎又称蹄皮炎、腐蹄病,是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腐蹄病,其发病率较高,一般为8%~20%,有的地区高达30%~50%。1病因一是饲养管理方面,牛体营养不良,体质弱,日粮中矿物质钙、磷不平衡、蹄角质疏松;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  相似文献   

5.
蹄是奶牛的重要支柱器官,而蹄病严重威胁奶牛健康。蹄病在经济上、育种上造成严重损失,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是奶牛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蹄叶炎、蹄底溃疡、腐蹄病、趾间增生、蹄裂、白线病等11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指(趾)间蜂窝织炎俗称腐蹄病,是奶牛蹄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坏死性炎症。腐蹄病主要由指(趾)间皮肤上的创伤引起,是蔓延至蹄冠、系部和球节的一种蜂窝织炎。患牛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以疼痛、严重跛行、发热、食欲减退或废绝、体况下降和产奶量下降为主。腐蹄病呈世界性分布,常散发,但在规模化牛场可能呈地方流行性,其发病率与气候、季节、饲养密度和牛棚模式等有关。奶牛腐蹄病发病率约占蹄病的15%。  相似文献   

7.
奶牛肢蹄病是指奶牛机体骨质疏松,造成四肢变型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型、腐蹄病(又称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组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和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据调查,内蒙古西部地区奶牛蹄变型的发病率约为39.27%;蹄病的平均发病率为35%。由于肢蹄病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治愈困难,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何勇等报道,广州大型奶牛养殖场31.8%的淘汰牛是因为肢蹄病造成的,比产科疾病、泌乳疾病的淘汰率高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腐蹄病又名烂蹄病,也称为蹄间腐烂。牛腐蹄病是因坏死杆菌感染牛蹄部趾间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引起蹄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层破坏的一种疾病,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牛都易发生,特别是海拔1500m以上地区,多阴雨潮湿季节更易发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指奶牛机体骨质疏松,造成四肢变型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型、腐蹄病(又称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组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和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据调查,内蒙古西部地区奶牛蹄变型的发病率约为39.27%;蹄病的平均发病率为35%。由于肢蹄病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治愈困难,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何勇等报道,广州大型奶牛养殖场31.8%的淘汰牛是因为肢蹄病造成的,比产科疾病、泌乳疾病的淘汰率高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奶牛蹄病的预防与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病是蹄子所有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仅次于奶牛乳房炎和不孕症的疾病之一。蹄病主要有蹄叶炎、蹄底出血、蹄底溃疡、创伤性蹄部真皮炎、踵裂、腐蹄病、趾间坏死杆菌病、趾间增生、趾皮炎、白线病等11种。急性蹄病的组织学病变主要是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但外观则为站立和行走姿势异常、跛行、生产性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11.
种公牛肢蹄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可影响种公牛正常生产,甚至造成种公牛的提前淘汰,严重影响优良精液的利用和推广。据统计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因肢蹄病淘汰的种公牛占总淘汰数的78%。1肢蹄病的预防有资料表明种公牛肢蹄病一旦发病,治愈率仅20%左右,病牛淘汰率将达70%~80%,因此日常饲养管理中的预防就极其重要。1.1育种选择肢蹄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为避免不良基因混入牛群基因库,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就应将肢蹄病的一些致病遗传因素纳入选种范围,而且应当不论该种公牛其他性状如何优秀,一旦该牛有可能携带有致病基因,即考虑将其…  相似文献   

12.
每年夏秋季节,雨季来临时都会有个别羊群发生腐蹄病。腐蹄病是蹄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病蹄负重异常,疼痛不适,引起跛行,由于病痛而引起病羊采食量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影响羊群生产。  相似文献   

13.
种公牛因体形和体重较大,长期舍饲,运动相对减少,运动场、牛舍存在异物、积粪和污水的原因,常发生蹄病,并以蹄叶炎、腐蹄病为主.由于种公牛多从国外进口,价值昂贵,一旦因不能治愈而被迫淘汰,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表现为趾间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绒山羊腐蹄病发病率高,占引起绒山羊跛行蹄病的35%-36%,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绒山羊腐蹄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腐蹄病为种公牛一种常见病,是影响优秀种公牛发挥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某公牛站常年饲养优秀种公牛30多头,该病在牛群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种公牛的正常采精,致使优秀种公牛的过早淘汰,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1.1种公牛体重大,长期生活在坚硬潮湿的水泥地面上,使蹄角质软化,弹性降低。1.2日粮不全价,特别是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或低磷,引起钙磷代谢障碍。1.3长期运动不足,引起蹄变形、蹄角质延长,削蹄、修蹄不够及时或削蹄过薄,也诱发蹄病。1.4由于异物刺伤蹄底,加之地面长期潮湿,牛蹄长期受粪尿浸渍,导致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杆菌感染,是引…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夏秋季节,雨季来临时都会有个别羊群发生腐蹄病。腐蹄病是蹄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病蹄负重异常,疼痛不适,引起跛行,由于病痛而引起病羊采食量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影响羊群生产。  相似文献   

17.
腐蹄病就是动物的蹄或者蹄趾间出现腐烂现象,是一种传染病,属于动物蹄部感染,它的主要特点是蹄间或者趾间皮肤发生肿胀和炎症。现在的养殖业逐渐趋向集约化发展,使得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加大养殖业损失。笔者根据之前遇到的相关案例来分析羊腐蹄病,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种公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种公牛的采精、精液品质、繁殖和利用年限。趾间增生性皮炎是影响采精的重要因素,根据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的种公牛趾间蹄病而淘汰的牛占全部淘汰牛的10%~20%,可见蹄病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为了提高种公牛群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种公牛的采精生产潜力,必须重视研究趾间增生性皮炎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腐蹄病是牛的常发病,尤以奶牛的发病率为高,据报道奶牛腐蹄病发病率约为20%,其特征是趾间组织、角质部发生腐败性化脓炎症,病变可波及蹄冠皮肤、蹄真皮及蹄关节,一般后蹄发生比例高于前蹄,而且天热潮湿雨季比干燥、高温季节发病率高.莱阳市奶牛专业户陈某自1989年起饲养荷斯坦奶牛,至1998年共发生腐蹄病9例,治愈8例,治愈率88.9%.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蹄病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奶牛牧场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造成牧场牛只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蹄病淘汰的奶牛占4%~5%。奶牛蹄病临床上主要有蹄变形和腐蹄病两种。据报道,我国奶牛蹄病的发病率在30%以上,夏季炎热地区尤为严重。本病发生后奶牛蹄部疼痛不仅会影响发情,而且在治疗期间会导致弃奶和增加治疗费用,给奶牛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患本病的奶牛痊愈后,在后续的生产和繁殖方面,对奶产量和繁殖影响均较大。因此,预防奶牛蹄部疾病的发生,对提高奶牛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