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小麦发育温光效应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对17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进行低温春化处理(0,10,20,30,40,50,60,70天)和光长处理(6,10,14,24小时)试验.初步揭示了温、光对供试品种的单独效应规律.提出了高温与光长对小麦品种的离析作用,解释了不同品种的自然生态适应性,进一步明确了品种对温光反应是一种数量累积效应,并根据数量变化的量与质的关系进行了断截分类. 相似文献
2.
通过品种对温光互作反应的作用力分析和回归分析,看出供试的南方北方17个品种可分为光敏感类群(春性,强春性),温敏感类群(冬性,强冬性),温光兼敏感类群(半冬性)。在具有不同程度春化效应的品种中,温光作用的先后也有三种类型,即春化光照并进型(半冬性),春化半提前型(冬性,强冬性),春化提前型(超强冬性、春化要求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3.
4.
温光互作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发育效应的研究:Ⅰ.品种最长,最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在温光互作设计下,通过品种苗穗期(出苗-抽穗)对温光反应的变异分析看出,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温光组合下,不仅存在着最短与最长的苗穗期,而且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光反应类型不同,春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基本无反应而对 光长反应敏感;强冬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反应敏感,而对光长必须在一定春化量基础上才表现敏感,并且具有短日代替春化效应。一般冬性类型品种(主要指黄淮麦区的半冬性过渡类型)多为温光兼敏性,无短日春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温光效应与主茎叶数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小麦主茎叶数是器官建成生长发育年龄的重要标志。因此,小麦温光反应特性的差异,除表现在穗部器官建成速度与抽穗速度外,还集中表现在主茎叶片数上。研究表明主茎叶数的变异受品种遗传及温光环境的影响。在人工控制春化和光照条件下,所有供试品种的最少叶数十分接近于春性小麦的最少叶数,表明春性品种可能是小麦冬春性进化的 相似文献
6.
温光互作对春性小麦小穗建成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个来自不同生态区的春性小麦品种,在温室和生长箱温光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小穗数调节作用的形态学基础。结果表明,温度和光周期从叶原基的分化转化及穗分化持续期两方面调节了小穗数,具体表现为:(1)从温度的影响出发,在长日条件下,低温主要通过延迟二棱以后小穗原基的分化过程而增加小穗数的多少,而 相似文献
7.
小麦小花发育与退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研究和应用的角度出发将小麦小花发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即:小花原基形成期、雌雄药原基形成期、药隔形成期、花药四分期、花药伸长期、冠毛形成期、羽状柱头形成期、花药黄化期(开花期)。可以利用活动积温预测小花发育阶段。小花退化集中在冠毛形成期—羽状柱头形成期,但是当小花发育到花药伸长期时还处于花药四分期以前的小花都将退化。退化小花多分布于基部小穗各小花和中上部小穗的上位小花。 相似文献
8.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籽粒游离氨基酸的百分含量在开花后4~12天急剧增加,然后又迅速下降直到成熟,以籽粒为单位表示的各氨基酸含量均在开花后16~32天处于较高水平,丙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是游离氨基酸的主要组分,脯氨酸在开花后8~12天增长较多,甘氨到从16天后有明显增加,其余氨基酸变化不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组分的变更而变化,不同氨基酸在籽粒发育的不同时期达到一个最高值,这些占优势的游离氨基酸可能为 相似文献
9.
周年播种条件下小麦的穗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周年分期播种条件下对小麦冬性春性不同的各类型品种的穗分化研究表明,小麦对低温的反应属数量性的,低温诱导的是小穗原基而不是茎生长锥的伸长;生长锥下部单棱双向发展区是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原基“过渡区”;主茎叶片数的决定时期因品种的冬性、春性类型及播种后的温度条件而异. 相似文献
10.
11.
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是作者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三十余年的研究总结.介绍了亲本选配原则、花期调节、交配方法等远缘杂交技术,用回交与重复授粉、筛选结实率高的组合与单株、延长生育期等方法克服远缘杂种F_1的不育性.介绍了小偃麦远缘杂种的培育和选择的方法,八倍体小偃麦、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六倍体小偃麦(小麦新品种)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珠江三角洲(20°30′~23°10′N)当前推广的早、晚稻29个品种,在自然和人工控制共12级光长处理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早、晚稻光周期反应,区分出了早稻属于中性类型。晚稻属于短日性类型。品种出穗日数,在自然光照下,随早、中、迟熟品种而递次增多,随早,中,晚季而递次减少,表现出连续变异性。早稻感光性弱,短日高温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类型抗性组分的探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索了一种较客观地反映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方法——抗性组分分析法。对13个品种双列杂交的后代,按 Griffing 方法Ⅱ模式Ⅰ研究了6个抗性组分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各抗性组分真实存在,不同抗病品种阻止病菌扩展的方式不同;主穗轴发病和田间接种后15及25天的病级这三个组分可作为衡量品种抗扩展性的主要指 相似文献
14.
15.
昆虫的分布型是种群的属性之一,无论在理论生态、虫情预测还是害虫科学治理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麦秆蝇(Meromyza saltatrix Linne)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春小麦的主要害虫,1978年大发生时曾造成全区小麦减产1亿公斤.经1980—1981年对三个点六块田麦秆蝇卵田间分布型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其结果是:(1)麦秆蝇卵与小麦着麦秆卵茎(下简称小麦着卵茎)在田间均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分布.经M—M回归分析α=O.4633>0,β=1.081>1.(2)经正态独立性检验.小麦着卵茎的资料代换公式为:log(x+1/2),log(x+k/2).(3)田间调查小麦着卵茎,确定是否需要防治的序贯抽样方程为:a_1=0.3895N-0.455,d_2=0.3895N+5. 相似文献
16.
1981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温室分别用中国小麦叶锈菌4个小种360、376、377和60对从美国引进的13个抗锈品种进行了抗叶锈性测定,在河北省植保所田间进行了成株期对叶、条锈的抗性测定.1982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温室分别用美国的小麦叶绣菌培养物PRTUS1、3、4、5、6、7、8、9、10、11、13和19对13个品种中的9个进行了抗叶锈性测定.苗期测定结果指出,其中3个品种Kans 63324,STW 646407和II-11996-4R-SM-1R对所测的中国小种都表现抵抗,但对美国的培养物大多数抵抗,而在所测的9个品种中没有对所有美国培养物都抵抗的.在对比两国之间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和美国小麦叶锈菌培养物的毒性时进一步指出,有些品种犹如LA1415,STW597725和STW597947对美国的少数培养物抵抗,而对所有的中国小种感染.田间试验用小麦条锈菌小种19和21接种指出品种NB61975、NB66523和STW597944对条锈是免疫的,NB61977和II-119966-4R-SM-1R是高抗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海拔夏播小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夏播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的生态因素,是小麦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不同海拔产量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海拔在1200米以上是张家口坝下丘陵山区夏播小麦种植的适宜海拔范围,亦即全生育期日均温为14.7—19.8℃,灌浆期日均温为13.6—19.2℃.不同海拔与日均温、产量和生育性状回归关系表明,海拔由80O—1800米每升降100米,日均温减增0.9—O.8℃,亩产量增减141公斤,千粒重增减0.54克,植株高度增减3.7厘米.根据不同海拔梯度上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与产量的双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北纬39°50′的 蔚县,适宜品种以涿城1号为主,搭配公17和中7606;适宜播种期,在海拔1200米处为6月中下旬,1400米处为6月中旬,1600米处为6月上中旬,1800米处为6月上旬.而在北纬40°58′的崇礼县,适宜品种以公17为主,搭配涿城1号和中7606;适宜播种期,在海拔1200米处为5月中下旬,1400至1600米处皆为5月下中旬,1800米处为5月下旬.由于崇礼县比蔚县纬度北移1度,其播种期相应提早20天左右.小麦成熟期分别在当地早霜期之前的9月份陆续到达.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播种期,是由当地的温度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Chou Yongjin Tang Luping 《保鲜与加工》1988,(4)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ntrolled temperature system in which the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is controlled by a TP-801 microcomputer. A common-used PID expression is usually applied to control temperature, but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ree parameters, making the operation quite inconvenient. This system adopts the measurement of a simplified expanded-critical proportion, only one parameter is necessarily adjusted. In addition, the method of digital triggering is applied so that the D/A transfer and silicon adjuster are omitted, thus decreasing the cost and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of operation. This system has higher precision of control and better degree of linearity of temperature increment or decrement. 相似文献
19.
Pan Yixiang Qin Lichuan 《保鲜与加工》1990,(4)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X-ray analys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echnology, the hydration and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spontaneous gangue ce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rm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steam curing are analysed. This work provid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usage of spontaneous combusted gangue ce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