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果实香甜味美 ,富含营养 ,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珍贵果品 ,但其产期正值夏秋高温季节 ,果实采后 2~ 3d内即变色变味。有关荔枝果实的采后生理、防腐护色保鲜剂及常温、低温、MAP、CAP的保鲜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2 ] [3] [4] 。影响荔枝果实保鲜、运输的因素很多 ,其中采前病虫害的防治对荔枝果实采后防腐护色保鲜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以福建漳州乌叶荔枝为试材 ,进行采前不同药剂与采后保鲜液处理 ,探讨荔枝果实病害防治及保鲜技术。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试验先后在漳州龙海市港尾镇 8年生荔枝园与福州本所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荔枝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发展以及荔枝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荔枝贮藏保鲜方法。此外,还指出了荔枝贮藏保鲜及采后生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荔枝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是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名果,味佳、色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受。但由于果实的生理、形态特征和盛夏高温季节成熟,它“一日而色变,二日而味变,三四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是最不耐贮藏的果品之一。我国每年因腐烂而造成的损失占总量的20%以上,大大限制了它的流通贸易,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优质鲜果需求与日俱增,荔枝的贮藏保鲜愈显其重要性。为此本文将荔枝的采后生理变化、病理过程及贮藏保鲜技术等有关研究成果作如下综述。1 果实采后的生理变化11 呼吸作用一般认为荔枝果实采收后不存在呼吸高峰,采收后不发生贮藏物质的水解作…  相似文献   

4.
荔枝的采后生理和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荔枝果实是最不耐贮藏的果品之一。由于果实的生理、形态特性和在盛夏高温季节成熟,以致果实采后容易褐变、腐烂,在广州果实采收后一般只能存放2~3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鲜果的要求与  相似文献   

5.
荔枝采后会很快腐烂。果皮褐变是荔枝采后的一个主要问题,容易导致荔枝滞销,而褐变与果实脱水干燥有关。目前生产中减轻荔枝果实褐变、维持果皮红色、延长贮存期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硫处理。随着世界对自然健康食品的认识和需求的增加,荔枝种植者放弃硫熏蒸选择自然的方式贮藏将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6.
几种抗氧化剂对荔枝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荔枝果实采后的衰老褐变,与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和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增强有关,而膜脂的过氧化是由活性氧如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所启动的。本文试图以具有清除活性氧毒害作用的几种抗氧化剂对荔枝果实作预处理,观察其贮藏效果并分析生理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 荔枝原产我国,果实鲜红,肉质多汁,甜润可口,是世界名贵水果之一。但其组织结构幼嫩,且成熟时正值盛夏,采后生理活动旺盛,在常温自然状态下1~2天则变褐、腐烂,色、香、味俱失,是最不易保存的水果之一。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零上低温冷藏方法来延长荔枝鲜果的供应期。本文是根据荔枝贮藏保鲜的实际生产操作和运销情况,设计了间断性零上低温贮藏荔枝果实的  相似文献   

8.
对果实采后腐烂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平均 损失可达10%~30%,因此探索一些能够有效减少果实采后腐烂的措施极有必要。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果实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病原微生物的侵染,采收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损伤。三者相互影响,但最终是病原物侵染引起果实腐烂。果实采后病害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果实采后的生理失调,如冷害、果皮烫伤、果肉或果心褐变,柑桔类果实的干疤、枯水、水肿等都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它们是由于果实贮藏环境不适宜或缺Ca、B等而引起的。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主要是指微生物…  相似文献   

9.
荔枝采后褐变原因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荔枝采后褐变的研究 荔枝成熟于高温高湿季节,果实含水量高,含糖量 高,呼吸作用特别旺盛,贮藏的营养物质消耗快,水分蒸发快,造成代谢失凋,加速果实的褐变进程,缩短贮藏寿命。另外,高温高湿的条件,很利于荔枝果实表面病原菌生长,果实容易腐烂变质,故荔枝极不耐贮运。一般情况下,荔枝果实采收后在常温下放置,如果没有适当包装,果皮在2-3d内失去诱人鲜红色并表现褐色症状。梁汉华等研究表明,在不采取任何包装情况下,贮藏3天,果皮全部褐变,商品率为0,失重率为18.21%。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果皮褐变与果实失…  相似文献   

10.
果实褐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实揭变是果实品质劣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贮藏保鲜的主要障碍。果实褐变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一般认为,褐变是在酶的作用下,使组织内的酚类物质氧化为醒,然后非酶促聚合成黑素,而使组织变成褐色的生理生化过程。显然,褐变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第一,酶作用的底物(酚类物质),第二,酶类;第三,氧。只有三因素紧密结合组织才能发生揭变。它是水果、蔬菜采前或采后贮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特别组织受到损伤、病菌侵染后出现的更加迅速。许多热带、亚热带、温带水果如油梨、香蕉、番石榴、荔枝、桃、李、杏、苹果、…  相似文献   

11.
采前药剂处理对荔枝果实病害控制及保鲜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秋高温季节 ,荔枝果实采后 2~ 3日内即变色变味。影响荔枝果实保鲜、运输的因素很多 ,其中采前病虫害的防治对荔枝果实采后防腐保鲜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对此 ,我们采用不同药剂进行采前处理 ,研究其对防治荔枝果实病害及保鲜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设在漳州市龙海县港尾镇 8年生荔枝园 ,品种为乌叶 ,树高 3 5~ 4 0m ,冠幅 3 5~ 4m。1 2 方法 采果前 2 0、10天 ,即于 1999年 7月 4、14日 ,用手摇高压喷雾器均匀喷洒药剂 ,以不聚滴为度。每处理以 3株为小区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A :4 5 %施保克乳油 2 …  相似文献   

12.
荔枝采后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继栋  朱西儒 《果树学报》2002,19(2):128-131
病菌危害是荔枝难于贮藏保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荔枝采后不但受采前已侵入病原菌的危害,还受采后大量腐生菌的侵染危害。目前,荔枝采后贮藏保鲜中控制病害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生理调节来间接地抑制病害发生,二是应用杀菌剂。针对杀菌剂应用中存在的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健康的问题,通过介绍生物防治在果蔬贮运病害防治中具有的优点和荔枝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实例,指出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荔枝采后病害,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颜肇华 《现代园艺》2022,(17):13-15
荔枝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果实品质不佳、果面着色不匀、采后贮藏期限短、病虫害等问题,十分不利于荔枝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提升,影响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果实套袋、罩防虫网技术是改善荔枝品质、预防病虫害、保证果品安全卫生的有效防治手段。基于此,以广东荔枝种植为例,综述目前荔枝果实套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不同生产方式对果品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生产方式,以期保证果品安全,促进广东荔枝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果菜》2014,(6):62-62
近日,广东省科技厅主持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完成的“南方特色果蔬的贮运保鲜机制与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 该项目成果由华南植物园果蔬采后生物学研究组牵头,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相关科研人员历时5年完成。项目在南方特色果蔬采后衰老和品质劣变机制研究方面,揭示了生物大分子氧化在衰老和果实质地劣变中的作用;明确了NO信号分子在调控果实衰老和劣变中的作用机理;阐明了能量亏损引发果实衰老和褐变的机制;明确了果蔬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和生理应答机制。发明了柑橘酸腐病控制和带叶保鲜、荔枝无硫防褐变防腐综合保鲜、蔬菜衰老和冷害控制、葡萄无硫综合保鲜等特色果蔬安全保鲜新技术;研发了新的植物源防腐保鲜剂及其配套应用技术,显著减少了柑橘、荔枝、杨梅、葡萄、番木瓜、菜心、黄秋葵等特色果蔬采后损失,减少化学杀菌剂使用,保持了果蔬的品质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荔枝从着果到果实采收要经历3~4个落果高峰,其中前2~3个高峰主要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而最后一个采前落果高峰是由荔枝病虫害引起的。为此,我们研制出防止荔枝生理落果的保果剂,经生产上多年使用表明,能明显降低荔枝幼果期和中果期的生理落果,显著提高着果率。本试验旨在探明该保果剂使用后,对荔枝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与着果率的关系,为保果剂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自广州市郊沙河镇龙洞村肥水管理一致的荔枝园,供试品种为怀枝,树龄10年。选3个小区作重复,每小区选8株树,要求生长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荔枝果实采后能量调控规律及其与衰老的关系,以‘南岛无核’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自然能荷水平(清水浸泡30 min,25 ℃贮藏,对照);低能荷水平(2,4–二硝基苯酚,即DNP浸泡30 min,25 ℃贮藏);较高能荷水平(5 ℃低温贮藏)等3种能荷水平状态下果皮衰老变化与能量、能量相关(生成、转运、耗散)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NP处理(低能荷水平)明显促进了荔枝果实衰老,5 ℃低温贮藏(高能荷水平)果实衰老缓慢。DNP处理,LcAOX1在6 h表达量上调,果实在24 h开始大量褐变,LcUCP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LcSnRK2的表达水平上调时间提前,表达水平提高。在荔枝果实贮藏后期,对照和DNP处理,果实能荷水平较低,果实衰老严重时,LcAAC1、LcAOX1、LcUCP1表达水平也出现下降。5 ℃低温贮藏,LcAAC1、LcAOX1、LcUCP1和LcSnRK2的表达量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荔枝果实采后能荷水平下降是导致果实快速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LcSnRK2和LcAAC1是荔枝果皮能量变化的敏感基因,对能量匮乏反应快,能荷水平下降可诱导LcSnRK2和LcAAC1表达上调。LcAOX1和LcUCP1表达量上调与荔枝果实衰老同步,它们的表达水平提高可以作为荔枝果实采后开始走向衰老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环割、树盘地膜覆盖及叶面喷施硼钙肥对桂味荔枝果实生长、落果裂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覆盖地膜和硼钙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果实横纵径增长和显著降低果实累积落果率,且均以硼钙肥处理表现最好;但3个处理均提高了采前日均落果数,以环割和覆盖地膜表现明显,环割和覆盖地膜处理还明显提高了裂果率,仅硼钙肥处理对裂果具有一定防控作用。此外,3个处理对单果质量和可食率影响不显著,但环割极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分析,在荔枝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叶面喷施硼钙肥5次左右有利防控桂味荔枝落果和裂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荔枝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荔枝原产于华南亚热带地区。由于荔枝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加上其特殊的结构与生理特性,采后极易褐变腐烂,给荔枝贮运带来了极大困难。荔枝贮藏过程中,果皮褐变是最严重的问题,又是限制荔枝长期贮藏,缩短货架期寿命和降低商品价值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荔枝果皮褐变之快,  相似文献   

19.
Sand.  SS  莫贱友 《福建果树》1990,(2):45-47
由于荔枝果实极易腐烂,所以需要经适当的处理后进行贮藏。荔枝采后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延长保持果实的颜色和品质的期限,避免市场供过于求,这样也能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收入。Sadaswami等1972年曾用聚乙烯包装延长了荔枝果的贮藏货架期。Bh  相似文献   

20.
荔枝原产我国,现在许多国家均有分布和栽植,在我国则盛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荔枝果色、香、味俱佳,商品价值极高,是各生产区出口创汇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由于荔枝果实采后极易发生褐变,导致外观变劣,商品价值尽数丧失,因此,荔枝果实褐变成为荔枝出口创汇的限制因素。本文对荔枝褐变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