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日本龟蜡蚧对柿树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中地区,柿树是农家房前屋后所栽的主要果树之一,有的乡镇如通州市骑岸镇成片种植大方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有害生物调查发现日本龟蜡蚧对柿树的危害较为严重。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属同翅目介壳虫总科蚧科,主要寄主有柿树、枣树、柑桔、悬铃木、雪松等42科的66种植物。为了有效地防治该虫,现将有关该虫的危害、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柿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树常见病虫害主要有柿圆斑病、柿角斑病、柿蒂虫、柿绵蚧壳虫、草履蚧壳虫、柿毛虫等。冬季是防治柿树病虫害的重要季节,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3.
果树介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危害果树的介壳虫主要有桑白蚧、朝鲜球坚介、龟蜡蚧、柿绵蚧、梨圆蚧、康氏粉蚧、草履蚧等。其危害果树,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果品质量,并传播病菌。如:梨圆蚧危害果实时,蚧虫周围的果面呈紫红色斑点,严重时果面发生龟裂;龟蜡蚧以若虫及雌成虫于枝条和叶片上刺吸汁液,并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发生。因介壳虫营固定生活,体外被有蜡粉、蜡质及介壳作保护,化学防治困难,同时,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现将几种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枣龟甲蜡介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日本龟甲蚧、日本蜡蚧、枣龟甲蚧、龟蜡介壳虫。俗称树虱子、枣虱子。分布很普遍,寄主较广泛,为害植物达100多种,主要危害枣、柿、梨、苹果等,是近年来我国枣产区发生的主要虫害。严重发生时树枝枯死,落叶落果,严重减产,以至绝产。  相似文献   

5.
柿绒蚧原分布长江以北,现在兰溪市主要柿产区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此虫在浙江一年发生5代,第一代危害新梢、花蕾;第二至四代危害柿果、嫩叶。此虫发生与全年气候、食料、天敌及柿园管理有关。防治试验表明,在卵孵化期应用常规农药如氧化乐果、敌敌畏、杀螟松等的常用浓度药液喷雾,防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柿绵蚧属同翅目绵蚧科。该文在深入论述了柿绵蚧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生物、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可通过放养红点唇瓢虫、中华大草蛉、七星瓢虫等天敌防治。化学防治,可在秋冬进行树干涂白,或喷3—5度的石硫合剂和50%甲胺磷或45%久效磷800—1000倍液(7d后加喷4.5%氯氰菊酯1000液)防治;也可用打孔注药、药物涂抹方法防治。营林措施,要保持林问通风透光,适当补植抗病虫柿树品种,严格检疫制度,以防虫害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7.
柿绒粉蚧(Eriococcus kuki Kuwana)系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危害嫩叶、幼叶、果实和枝梢等,造成柿树产量下降,甚至柿树残废,通过不同药剂防治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枣球蜡蚧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球蜡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通过雌虫和若虫刺吸枝干及叶片,吸取养分和水分,引起林木生长势衰弱或枝干枯死。在喀什地区,1992年发生面积达1000公顷,结合生产进行了化学防治研究,得知在雌虫膨大前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选用氧化乐果、久效磷刮皮涂干、效果较好;初孵若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用氟氰菊酯、久效磷喷雾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永济市位于山西最南端 ,也是山西柿树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永济柿果畅销全国10多个省 (市 ) ,每年从永济销往各地的柿果都不下5 0 0 0 t,而永济青柿、胎里红等特有品种更是弛名全国。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柿树产业已成为永济乃至山西南部地区的一大主要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是柿树病虫害日益严重 ,近年来 ,柿树多种介壳虫的危害已让柿果产量下降了 7成以上 ,个别地方已造成绝产甚至树木死亡。 1994年永济新发生的柿棉粉蚧就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它是继危害柿树的日本龟腊蚧之后又一大主要虫种。为此 ,我们从 1994年开…  相似文献   

10.
柿树是运城市优良经济林树种之一,具有产量高、用途广和寿命长等特点。但在栽培管理过程中,病虫害一直是制约柿树经济效益发展和栽植规模的重要因素。笔者经过2年的系统调查和研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日本龟蜡蚧、柿棉蚧、柿蒂虫、柿炭疽病、柿圆斑病、角斑病6种柿树主要病虫害在运城市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并提出柿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和日本龟蜡蚧诱导柿树挥发物对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的吸引作用.结果显示:7月份当日本龟蜡蚧处于若虫阶段时,它的危害并不能诱导柿树对瓢虫的吸引;相反,用茉莉酸甲酯处理过的柿树表现出对瓢虫明显的吸引,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在MeJA处理后的8 h(当天15:00)和24 h(第2天早7:00)达到高峰期,其对瓢虫的吸引率分别为78.2l%和73.42%.通过GC/MS分析,从MeJA处理的柿树和对照中共检出4类17种化学成分.2[10]一蒎烯和柠檬油精是在处理柿树中新增加的成分.另外3种萜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其中α-蒎烯最为明显.这些挥发物组成的变化揭示了柿树吸引瓢虫的原因.根据对化学成分的分析,选择单组分柠檬油精和α-蒎烯来验证它们对红点唇瓢虫的吸引力.结果证明,两者对该瓢虫都有明显吸引力,在浓度为1×10-4和1×10-5g·mL-1时的吸引率分别为78.95%和75.61%.因此认为,MeJA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转导分子用于诱导寄主植物释放挥发物,提高对蚧虫的生物防治效果.此外,发现萜类化合物在一天中的波动变化.直到MeJA处理后的8 h,6种萜类物质的含量都增加,但到了12 h,只检出α一蒎烯其含量为0.87%.然而到第2天早上7:00,所有6种萜类化合物又都重新检测到,其中α-蒎烯甚至达到了73.0l%.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唯一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罗田甜柿"在湖北省罗田县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已发展到0.24万hm2,年产甜柿鲜果0.6万t,鲜果收入可达1.44亿元。柿饼、柿花、柿叶茶和柿单宁等加工产品也相继得到开发。但由于长期以来甜柿种植管理粗放、深加工不够,产业链难延伸,制约了甜柿产业的发展。要使罗田县甜柿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做好科学的规划,强化示范引领,突破加工开发、拓宽销售市场,充分挖掘罗田甜柿潜在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嗅觉仪、GC/MS等测定技术,研究日本龟蜡蚧危害后,柿树和枣树对2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中华草蛉和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结果表明:在日本龟蜡蚧1个年生活周期中的5-6月份和7-8月份2个阶段受害枝叶对天敌没有显著的招引作用,但在9-10月受害枝叶具有较强烈的招引作用并呈现出昼夜节律性;1:00-3:00和13:00-15:00 2个时段,2种寄主树木受害与未受害的枝叶招引效应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在7:00-9:00和19:00-21:00 2时段内并没有表现出招引作用.同时受害枝叶对天敌的招引作用还表现为虫害诱导后树体挥发物和蚧虫的虫体挥发物的协同作用,但受害枝叶的招引力强于蚧虫虫体.与未受害相比,受害柿树挥发物中有6种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并新增加了11种组分,包括3种萜类、3种芳香类、3种烃类和2种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为给河南地区柿主栽品种的选择和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河南柿果品竞争力,促进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柿生产栽培中常见的几个品种及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以品种的单果质量、风味、肉质、果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单宁含量、种子数量10个指标作为评价目标,对河南地区的‘黑柿1号’‘红灯笼’‘火罐柿’‘八月黄’‘方柿’‘次郎’‘阳丰’‘新秋’‘禅寺丸’9个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柿1号’‘红灯笼’和‘火罐柿’3个涩柿品种和‘阳丰’‘次郎’‘新秋’3个甜柿品种综合品质优异,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各参试品种在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土、石灰土、钙质土立地条件下枇杷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枇杷疏花疏果技术要点。并以红壤土上10~14年生太城四号枇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疏花疏果对枇杷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城四号枇杷疏花疏果后以每穗留果3~5个为最佳,疏果后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及收益分别比对照提高117%、32%、163%。同时可提高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降低含酸量,有效改善果实品质、口感风味、色泽,大大缩短果实采摘期。  相似文献   

16.
历经4年,对湖南省柿树资源、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观察了各种或品种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果实营养成分、过氧化物同工酶、染色体及核型。将全省柿树资源归纳为8大类型27个种或品种,冰糖柿是最原始近缘祖先,湘西南是柿树发源地。为柿树资源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87~2002年,在沿海防护林内层沙滩的退化蕉柑迹地和林中空地中,引种多种优良果树的试验结果表明:(1)首次在这一特殊的立地上成功引种龙眼、荔枝、芒果、余甘子、桃、柿子、番荔枝等优良果树7种,同时,建立了这一立地种植果树特有的栽培技术,提出并验证了确保这一立地种植果树成功的保障技术;(2)种植龙眼和荔枝的经济效益分别是种植湿地松速生丰产林和农作物的12.8倍、7.68倍和9.02倍、5.41倍;(3)在沿海防护林中种植适当比例的果树,不仅不会降低其生态效益,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沿海防护林体系朝着生态经济复合型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Han J  Kang S  Choue R  Kim H  Leem K  Chung S  Kim C  Chung J 《Fitoterapia》2002,73(7-8):710-712
Diospyros kaki folium, Laminaria japonica thallus and Undaria pinnatifida thallus have been used traditionally in Korea to promote maternal health. The scavenging activity against DPPH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s of the methanol extracts of these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tract of D. kaki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otent, with an IC(50) value of 0.11 m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涩柿果实鲜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涩柿品种,通过对比六倍体和九倍体涩柿的鲜食品质,探讨倍性对柿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柿良种选育和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_2脱涩法,对95个涩柿品种的硬果进行处理,然后对各品种果实的脱涩难度及口感风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易脱涩且口感风味佳的品种,分别对其果实鲜食特性,即表型指标、内在营养指标以及耐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果实易脱涩的品种68个,较易脱涩的品种21个,难脱涩的品种6个,且不同品种涩柿果实经脱涩后鲜食的口感风味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6个,包括3个中国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七月早’‘中柿1号’,以及3个日本九倍体品种‘平核无’‘大平核’和‘刀根早生’。3个九倍体品种的果形指数较小,果型属于扁果形,且其果皮色泽较为亮丽,外观指标整体优于六倍体品种。6个品种果实经脱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中柿1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其最不易脱涩,且易褐化,耐储性最差。3个九倍体品种在果实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方面显著高于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和‘七月早’,但其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九倍体品种果实更易脱涩,脱涩后不易褐化,耐储性较好。【结论】不同涩柿品种果实脱涩难度和鲜食风味品质不同,九倍体品种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及耐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适合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1987年以来,引种了日本的13个完全甜柿品种和7个不完全甜柿品种,以及中国的“罗田甜柿”等,建立了甜柿品种资源圃。对20个甜柿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其果实经济性状观测。在完全甜柿中,早熟品种伊豆,中熟品种次郎,晚熟品种富有、骏河是优良的大果型品种;在不完全甜柿中,西村早生为最早熟主栽品种,正月是特大果型极晚熟品种。在密植丰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下,使甜柿园达到2年结果,3年投产,5 ̄7年最高产量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