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徐州低山丘陵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况徐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缘,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0'37"~118°39'45",北纬33°43'~34°59'。境内以平原为主,西部丰、沛、铜山、睢宁东南部为黄泛冲击平原,东部沂沭河流域为沂沭河平原;其地形平坦,丘陵岗地主要分布在铜山县、贾任区、郑州市、睢宁县西北部以及新沂市东部;丘陵高程多在100~200m,岗坡高程一般在50~100m,全市共有大小山头1465个,多呈浑圆形,似岛状突出在平原之上。根据地域特点,徐州市丘陵岗地大致分为铜邳山丘区和新沂岗岭区(东部岗岭)两大区。铜邳山丘区系寒武奥陶岩系石灰岩组成,是鲁南山脉…  相似文献   

3.
陕南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及与森林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陕南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状况的调查和径流观测表明,低山丘陵区是陕西省长江流域水上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带,坡耕地又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25°以上的坡耕地年土壤侵蚀量可达3万吨/km2以上,土壤侵蚀的绝对临界坡度为5.557°,许可临界坡度为18°,速增点为22°,速增区间为19°~24.75°;森林植被的覆盖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建设,是国土整治,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尽快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保证农牧业高效、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奈曼旗铁匠沟为例,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发利用途径及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混农经济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混农经济林模式黎先进,罗成荣(四川省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成都,610081)混农经济林模式是由以品种、无性系、家系等为单位的经济林木、果树、木本药材、用材林、粮食经济作物等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有机地组成一个特定空间结构的一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DEM在低山丘陵区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基于多角度、新方法的综合治理迫在眉睫。DEM模型能准确快速地反映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在低丘的治理中有着多层次的应用。笔者提出了应用DEM模型进行低山丘陵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模拟方法,划分区域作物优生区、适宜区的操作流程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的确定,并把理论应用到小流域的具体实践中,数字化地形图建立样区的DEM模型,根据DEM数据监测样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坡度等级分布,提取坡度>25°的耕地,为小流域进一步的退耕还林做数据支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DEM模型能形象地表达区域的地形因子及流域特征,在低山丘陵区的综合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石质低山丘陵区,因地制宜地采用自制的硝酸铵炸药进行爆破后,修成水平隔坡沟状梯田,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扩大活土层厚度,提高速效磷、钾的含量,聚集拦蓄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是石质低山丘陵区建立林农复合经营体系的重要技术。在梯田上栽植果树,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前期于田面株间间作西瓜、夏红薯等作物,经济效益颇高。  相似文献   

8.
陕南低山丘陵区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防护林体系是改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关键性措施。对陕南低山丘陵区防护林体系进行层次分析表明,本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应以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并重,各林种的相对权值分别为40.33%、23.52%、28.61%和7.54%。在树种选择上应首先考虑柑桔、桃、杏、马尾松、油松、华山杉、杉木、水杉、刺楸、樱桃、栎类、漆树、刺槐、杜仲、红椿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表明 ,农林复合系统对农田生态环境具有综合的改良作用 ,它是当前人类改善自然环境中积极、有效而又力所能及的生物工程 ,对系统的小气候的形成起到调节作用。林粮复合模式是太行山低山丘陵石灰岩区重要的复合农林业模式之一 ,对此模式已进行了许多研究[1~ 3] 。但在该区对林姜复合模式的研究尚属少见[4~ 6]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局地气候条件 ,实行种间互补 ,使复合农林业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 ,本文根据生姜 ( Zingiber officinaleRosc.)的生理生态学特点 ,按照生态位原理 ,设计并提出了林姜复合模式。1 试验区概况  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四川盆地长江防护林体系建成后区内农林复合特征,提出了农田林网型、坡地林带型、山地林药型、林农间作型和庭园复合型计5个类型30个农林复合模式的分类系统,运用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优选出了适于四川盆地低山区和丘陵区生产发展的10个优良农林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军 《防护林科技》2014,(2):120-121
柠条和紫稳槐是辽东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灌木林树种之一,对其进行规范化育苗,采用科学选地、种子处理、合理施肥灌水等技术,能培育出优质的苗木,对于促进造林成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南低山丘陵区地域辽阔,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林木供求矛盾突出,林业发展较快,但与经济快速增长相比仍明显滞后。要切实加强资源管理、控制消耗、改善林地质量,必须对其自身现状有较深该认识,方能有的放矢。本文结合首次东南低山丘陵区森林资源汇总结果进行简单分析,相信能提供较为全面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正> 信阳县位于大别山桐柏山北麓,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温暖多湿,水热资源丰富。杉木栽培历史悠久,但在七十年代以前仅有零星分布。且长势较差。1974年开始大搞杉木林基地建设后杉木发展很快,到1985年底,全县杉木林保存面积达57615亩,其生长量超过了省定平均生长量每亩0.6立方米的指标。现将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对退耕还林工程25个省(区、市)1897个县(市、区、旗)以县级单位为单元进行系统区划、建立了4个大区-12个区-39个亚区-116个小区4级区划体系的基础上,按照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大量试验地观测结果和长期生产实践的科学分析,并参考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分别研究了各区的退耕还林模式,经过系统集成、创新提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退耕还林区域模式体系。本文是川渝鄂湘山地丘陵区和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区域模式研究结果,共计9个亚区25个小区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作者针对三峡库区植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库区水土保持型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点区域——低山丘陵区为例,在现有植被建设模式基础上,从生态规划、树种选择、群落结构配置等方面加以提高和改进,筛选和配置出对各区适应性强的植被建设模式,为该区植被恢复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西低山丘陵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现状的论述,分析了形成这种现状的历史、森林结构及森林景观原因,并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辽西低山丘陵面积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2/3以上,森林土壤资源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建国以来,辽西地区开展了长期不懈的群众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45%提高到185%以上,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生姜间作系统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生姜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生理效应,产量效应及土地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单作姜园平均可使生姜冠层叶温降低2.5℃,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6%,对比清耕果园,可使0-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8.5%,可使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6.6%,苹果光合速率提高10.0%,生姜和苹果单位产量分别提高3.1%和2.0%,间作系统土地当量值可达1.64,总体土地利用率可提高64%。  相似文献   

19.
山杏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干旱低山丘陵区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赤峰市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的主栽良种。一、山杏直播造林方法与分析1!整地:不同整地方法和整地季节,直接影响山杏的高生长(见表1)。通过试验对比看出,最佳整地季节为雨季前,回填表土深度是提高苗木高生长量的关键。整地方法:一般为鱼鳞坑、穴状方坑两种,整地时,熟土和表土放在坑的上沿,生土、石块下沿筑埂,整地达到深度后,回填表土和熟土至穴深80%,达不到回填深度的取客土回填,坑面成反坡。2"播种:经过不同时间的直播山杏出苗对比实验(见表2),最佳播种…  相似文献   

20.
浅山丘陵区生态工程造林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许昌市西部浅山丘陵区工程造林现状为例,通过对该区域内宜林地工程造林在科技支撑、资金支撑以及林地管理、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提出了浅山丘陵区生态工程造林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