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激素,微肥对毛竹林发笋,成竹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提高毛竹笋芽萌发率的途径,本试验用随机区组和正交设计方法在毛竹成林内分别布置了三个对比试验,以研究施用激素,微肥和硝酸稀土等外源物质对毛竹成林发笋和成竹数量的影响效应。对连续4年的观测分析表明,试验条件的毛竹林施用硝酸稀土处理的发笋数和成竹数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且毛竹林对其施用浓度有较大的适应范围。施用激素和微肥处理的毛竹成林的发笋、成竹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且较大浓度的微肥处理对发笋和成竹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面施肥对实生毛竹苗鞭笋生长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毛竹实生幼苗喷施稀土多元复合肥、萘乙酸、GGR和复混磷酸二氢钾。与对照相比,几种喷施材料对竹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以稀土多元复合肥综合效应最佳,对竹苗分蘖出笋成竹和鞭芽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在出苗数量和竹鞭粗度增长指标上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在竹鞭萌发长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是毛竹规模化育苗较为理想的辅助肥料。  相似文献   

3.
尾叶桉等植物叶提取液对几种植物插条生根和种子萌发的影响*黄卓烈林韶湘谭绍满林松煜杨国清莫晓勇关键词尾叶桉落地生根紫竹梅水竹草插条生根种子萌发桉树是相当难生根的植物。当用桉树的成熟枝条扦插时成功率极低[1],甚至成活率为零[2]。柳树和杨树则是较容易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产量类型雷竹林植株及竹笋激素的分析,认为GA3和ABA调控着雷竹鞭侧芽的萌发,也就是影响着竹林的产量,而IAA和CTK对雷竹鞭侧芽的萌发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影响着竹笋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认为高、中、低雷竹林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覆盖雷竹林的春季竹笋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通过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蛋白质、N、P、K含量从高、中、低产林呈下降趋势,并还认为竹林中适当增施N肥有利于笋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C.D.Chu.etC.S.Chao)是优良的笋用竹种。目前,生产上栽种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竹林地采用冬季覆盖技术使出笋时间大大提前[1,2],从而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连年覆盖竹林出现了退化现象,包括竹鞭提前死亡,竹子开花增多,病虫害严重等[3]。这些不良结果与覆盖材料给土壤带来的影响是否有一定的关连呢?有机物料覆盖增温及分解对土壤的影响,最直接反映在土壤的生物学性质上,土壤酶又是生物学性质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6.
稀土微肥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人称作物增产的“灵丹妙药”,它能使多种果树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现介绍几种果树使用稀土微肥的技术和方法: 桃、李:这些果树使用稀土微肥,平均比未使用稀土微肥的增产10%~20%。花期、生理落果和果实膨大期宜各喷施1次。喷施浓度为0.05%~0.08%。 板栗、枣:这些林果树使用稀土微肥比未  相似文献   

7.
外源激素诱导雷竹鞭芽萌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外源激素诱导雷竹侧芽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侧芽萌发率差异极显著,以春季(2月20日)的70%为最高,秋季(10月20日)的57%次之,夏季(5月17日)的22%为最低;不同鞭龄的侧芽萌发率不同,春秋季以4年生最低,1年生、3年生次之,2年生最高;不同的年龄和BA用量萌发率差异水平不尽相同;2年生竹鞭,用不同激素种类和用量处理,萌发率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厚竹群落在孕笋成竹期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内源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厚竹孕笋成竹的影响,采集不同时期的竹鞭、竹笋和母竹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质量分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厚竹群落中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ZR和GA,但IAA和ABA之间及GA和ZR之间的差异因生长系统及发育期不同而程度不同。笋芽膨大期,竹鞭、竹笋和母竹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均是ABA IAA GA ZR,竹鞭中促进生长类激素偏高,ABA显著偏低,冬笋中ZR和GA质量分数占内源激素总质量分数的比例显著高于竹鞭和母竹。竹笋生长期,竹鞭和母竹中是ABAIAA ZR GA,春笋中是IAA ABA ZR GA;春笋中的ZR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竹鞭,ABA的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竹鞭,GA/IAA值显著高于母竹;母竹中的内源激素总量明显偏多,并且是促进生长类激素比例较高,ZR/GA值显著高于竹鞭。新竹长成期,3个生长系统中均是ABA IAA ZR GA;母竹中IAA质量分数显著偏低,ABA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母竹和竹鞭中的IAA和ABA动态变化规律刚好相反。在新竹个体发育中,GA/ABA和GA/IAA值逐渐降低,其他激素间的比值均呈抛物线变化。综合分析得出:厚竹群落中IAA和ABA的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不同生长系统及不同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内源激素及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对孕笋成竹有显著调控作用,相对较高的IAA和ZR质量分数可能是竹壁增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3~5 a苗龄南方红豆杉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喷施和灌溉两个处理,探究不同浓度梯度稀土微肥对南方红豆杉营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稀土微肥处理对南方红豆杉幼苗的株高、地径以及枝条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稀土微肥量增加,各项生长指标呈现出明显的“低促高抑”现象,其中1.05 mmol/株用量灌溉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株高增加35.9%,地径增加12%,新梢长度增加17.13%,分枝数量增加57.69%,均达到显著水平。适当浓度的稀土微肥处理可以有效促进南方红豆杉幼苗的生长与分化。  相似文献   

10.
以油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土微肥对植物体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光合速率、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稀土微肥可以促进油茶春梢生长和叶面积增加,提高2年生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增强光合速率,延缓3年生叶片的衰老,从而提高油茶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高产稳产毛竹笋用林经营技术,以研究施肥方法为主,利用正交设计原理,布置了一个具有2次重复,4因子3水平(A.毛竹林密度,B.挖山深度,C.施肥剂量,D.施肥时间与次数)的试验,设计中加设无处理措施的对照小区,以增加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连续5年分别统计10种处理的春笋产量,并对数据进行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和时间裂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2(A_1B_2C_2D_2)、处理4(A_2B_2C_2D_3)和处理5(A_2B_2C_3D_1)为试验中的三种最佳处理组合,于正常年景可比对照增产近10倍。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建议在我国亚热带中、北部山地毛竹笋用林中推行中等水平(A_2B_2C_2D_2)的经营方式。采用该套技术经营的毛竹笋用林,每度(二年)每公顷林地可以增产春笋2万kg左右,除去经营成本可增收0.7万元。  相似文献   

12.
以苗龄为40 d的红叶石楠组培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激素、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及处理时间对红叶石楠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继代芽苗扦插前的不同炼苗方式及扦插后施肥方式对芽苗瓶外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3B1C3D2组合(珍珠岩、生根粉ABT 200 mg.L-1浸泡处理30 min)获得59%瓶外生根率,而A3B1C1D2(珍珠岩、ABT 50 mg.L-1浸泡处理30 min)为最理想的组合;芽苗在自然散射光下炼苗15~20 d,生根率可提高到81%;栽后适时追施营养液有利于芽苗的高生长。继代芽苗瓶外生根技术的应用减少组培苗培养工序,促进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效率,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开展鞭笋高产技术研究,提高竹林总产值,对毛竹鞭笋与冬笋、春笋的笋芽萌发数量、竹笋个体质量和竹笋生长方向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冬笋和春笋相比,鞭笋笋芽萌发数量少、笋个体质量小,竹鞭平均直径比立竹平均胸径小4倍,且被挖出利用的鞭笋只占鞭笋总量的40.3%。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鞭笋产量低于冬笋和春笋的原因是由毛竹自身的内在特性所致。为提高鞭笋产量,应及时采挖鞭笋,促使岔鞭多发,并适时施肥,促进支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省崇阳县桂花林场,调查毛竹的母竹特性对新竹与地下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母竹发笋多于1年与2年母竹;胸径>4 cm及胸径2~4 cm母竹发笋均多于胸径〈2 cm母竹发笋;栽植4年的母竹发笋多于栽植3年、2年及1年的母竹;1年鞭的母竹发笋多于2年与3年生鞭的母竹。不同年龄的鞭长与鞭重所占比例依次排列为:壮龄鞭>幼龄鞭>老龄鞭;在以母竹为中心的1.5 m范围内,竹鞭上的壮芽数、弱芽数、笋芽数及休眠芽数依次为74.86,21.10,56.68个及8.68个,分别占总芽数的24.64%,13.98%,26.88%及3.19%。壮芽比例越高,说明地下鞭系统活力越旺盛。毛竹造林时要对母竹特性予以高度重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与增加来年新竹数目。  相似文献   

15.
Mineral soil-capped, inverted mounds (a layer of organic matter topped by a mineral soil cap on an undisturbed in situ soil horizon) are often created as planting sites for tree seedlings in areas dominated by a very competitive grass, Calamagrostis canadensis. Mounding, however, has had variable success at slowing the spread of this grass into the planting sites. A series of three field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 of rhizome growth of C. canadensis into mounds. Experiment 1 tested the interaction of mound thickness and clonal connections of C. canadensis to plants outside the mounds; experiment 2 the removal of the organic layer containing most of the rhizomes (screefing) prior to mounding, and experiment 3 the effect of mulching and fertilising on pene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hizomes through the mound. The thickness of the mineral soil cap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determining the success of C. canadensis colonisation, while clonal connections were only of importance for shallow mounds. Screefing before creating the mound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of C. canadensis establishment. Rhizome penetration from plants outside of the mound was not strongly affected by fertilising and mulching. A fourth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ested the ability of rhizomes from buried C. canadensis sods to grow through mineral soil caps of different thickness. The grass sods had different growth potentials which were achieved by a pre-treatment of two levels of light and nutrients, resulting in high and low rhizome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s. Low reserves did not reduce the ability of rhizomes to penetrate any thickness of the mineral soil cap. Strategies of C. canadensis establishment on moun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毛竹笋竹两用林挖掘鞭笋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毛竹笋、竹两用林中挖掘鞭笋对冬笋、春笋、竹材产量和竹鞭生长情况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鞭笋7月开始挖掘,每600m2冬笋产量增加113.66kg,春笋减少7.46kg,竹材增加74.12kg。②处理间各种产量无显著影响F0.05(4.46),受气象因子干扰,重复间冬笋产量有显著差异F=4.02>F0.05(3.84),春笋F=7.77>F0.01(7.01),竹材F=38.68>F0.01(7.01),有极显著影响。③2m2样方中的竹鞭段总长度增加545.0cm,竹鞭段支数增加4支,竹鞭大小无变化。④竹鞭在土壤中垂直分布15cm内鞭段总长度增加18%,鞭段支数增加10%。  相似文献   

17.
金镶玉竹埋鞭育苗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密集饱满鞭芽的1~3年生金镶玉竹竹鞭,采用埋鞭繁殖方法,探讨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竹鞭自身特性等对金镶玉竹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镶玉竹鞭段鞭芽萌动及出笋的最适温度均为18℃,其萌芽率、出笋率分别为93.11%、81.83%;直径2 cm、鞭龄2 a的竹鞭埋鞭繁殖的鞭段成活率最高,为63.33%;长60 cm的鞭段经过300 mg.L-1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后的出笋系数最高。鞭段长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浓度是影响金镶玉竹埋鞭繁殖成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以优良经济竹种红竹为对象,通过对新造竹林年际地下鞭系结构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鞭长和鞭径是反映新造竹林成林速度和质量的主要因子,鞭长与造林后年度呈线性增长趋势,鞭径和单位面积侧芽数随造林年份增加而增大,造林后第4年鞭长、鞭径、侧芽数分别为579.7 cm/m2、1.75 cm、79个/m2,地下鞭系结构状况达到成林水平.幼林和成林鞭系集中分布于上层20 cm土壤空间,应加强该区段土壤水肥管理.母竹径级对鞭长、鞭径生长影响显著,差异性随造林后年度增加而增大,建议造林母竹胸径以2.5~ 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红哺鸡竹是高产、优质的笋用竹种.试验中采取施用无机肥、生物有机肥、种绿肥与不施肥等不同措施,结果是采用A处理(劈山+全锄)和D处理(种绿肥)在发笋数、成竹数及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相差不大,而B处理(劈山+全锄+化肥)和C处理(劈山+全锄+生物有机肥)的效果明显优于A、D处理,特别是C处理(劈山+全锄+生物有机肥)对发笋数、成竹数及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等促进效果最好.为红哺鸡竹的丰产培育及绿色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