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2008年起对贵州省油茶重点分布区开展了油茶选择育种工作,按照优良单株的选择程序和标准,从贵州省黎平县10-30年的小果油茶人工林中进行普选,从中选出290个优良单株,复选出80个优株,决选出57个优良单株。同时采用"3+4=5"的策略,优株初选后的第2年进行嫁接繁殖并定植在黎平县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中,通过大树换冠方式营建测定林,观测从57个优株中决选出的"黎平3号"油茶优良品种。在"黎平3号"油茶嫁接3年后,其平均单位面积冠幅产量可达1.05 kg/m2,盛产期每公顷产鲜果7 353.75 kg,平均鲜出籽率和干籽率分别为62.89%和36.48%,种仁含油率为26.1%,是油用、高产、抗病的贵州油茶良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湖北省油茶炭疽病感病情况,调查分析了油茶长林系列CL3、CL4、CL23、CL40、CL18五个无性系品种和鄂油系列EY102、EY151、EY63、EY81、EY54 五个无性系品种的不同植株方向、不同植株部位及不同无性系品种间的炭疽病感病差异。结果表明:油茶植株东西向及植株上层、下层更易发生炭疽病;10个无性系品种间炭疽病感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CL18、CL23、CL4 3个无性系品种更易发生炭疽病,感病率为6.97%~9.66%,达到感病2级,其余无性系品种均为感病1级,感病率仅为0.58%~2.74%;长林系列比鄂油系列无性系更易发生炭疽病,CL3、CL40和鄂油系列5个无性系品种对炭疽病的感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茶陵529等4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4年起开展油茶选优工作,先后在茶陵县二仙林场、茶陵县林科所等地初选优株600多株,经决选包括引种在内建立105个优株无性系采穗圃30亩。1982年自采穗圃中优选18个无性系,历时9年完成选育和测定工作。对照全国油茶科研协作组制定的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的4条标准(产油量30kg/亩以上;比平均产量高15%;果油率6.5%以上;果实炭疽病率3%以下),筛选出茶陵529等4个优良无性系。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衡阳市油茶优良单株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连续2a对油茶炭疽病重感病区的优株的自然抗病性研究及多项因子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油茶果实的抗病性(抗炭疽病)与其果实皮层厚度无关;与果实表皮层厚度呈负相关;与表皮层的细胞结构排列的紧密程度也有关,细胞结构排列越整齐、紧密,抗病性能越强,反之,抗病性能差。以及2001年对确选的优株无性系植株的考察、印证,最后筛选出了抗病的优良单株17株。为解决油茶炭疽病防治提供了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树抗溃疡病选择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7个县(市)小钻杨天然杂种后代的杨树林分中,溃疡病病率60%以上的林分内,采取3株大树法优选出10株优树,经离体、活体接种、诱发鉴定、自然感病及生长表现的评比测定,选择出辽选抗5号、辽选抗病11号病个抗水泡型溃疡新无性系,接种测定在0-14.8%之间,自然感病率5.6-19.6%,对照北京杨为75-100%,9年生单村积分别超小美早、鞍杂杨、彰武小钻杨0-26%,可在辽宁省北部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6.
对湘林系列5、14、15、18、40、166等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6%-96.2%和71.3%-93.6%,平均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19.8cm和0.303-0.356cm,平均叶片数和冠幅值变化范围分别为8.7-12.7片/株和7.3-8.6cm,平均根长和根幅变化范围分别为6.0-6.8cm和4.7-6.5cm。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85.O%和88.5%,分别大于对照5.0%和2.1%;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5.8cm和0.33cm,分别大于对照1.4cm和0.022cm;平均叶片数为10片/株,大于对照0.8片/株;平均冠幅、根长和根幅分别为8.0cm、6.5cm和5.4cm,分别大于对照0.43cm、0.25cm和0.78cm。湘林166和湘林5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表现较好,其平均成活率、抽梢率及苗高、地径、叶片数量、冠幅与根长等均较大;湘林15和湘林40则生长表现较差,其平均成活率、苗高、叶片数量等均略低于混合优良无性系(对照)苗。  相似文献   

7.
历时8年(1982—1990),采用普通油茶大砧嫁接快速繁殖在我所开展油茶优株无性系测定研究,从全区55个表现较好的优良无性系中筛选出桂无1号等六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经连续4年测产和各项经济性状测定分析,各项指标都达到和超过全国高产无性系先进水平,每公顷年均产油644.42公斤以上,最高达868.62公斤,比一般油茶每公顷产油量增产4—5倍,比参试无性系平均产油量高109%以上。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的不同品种、接穗处理、嫁接天气3类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接穗处理、嫁接天气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成苗率、苗木地径和高度;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平均成活率81.1%~86.5%、平均成苗率71.2%~78.3%、平均苗木地径0.301-0.312cm、平均苗木高度8.44~13.77cm。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的接穗处理宜选择B2(1芽带1/2叶片),嫁接天气以阴天(C2)为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5个无患子果用优良单株无性系,在顺昌县营造区域试验林,通过对2年生各无性系的生长和开花结实性状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无患子果用优株无性系嫁接苗造林2年生植株开花株率达25.6%~34.9%,结实株率达16.6%~30.7%,平均单株产量0.26~0.54kg,最高单株产量达0.92~2.68kg;与采用一般实生苗造林7年生植株开花株率为22.7%且无结实相比,开花结实提早6年以上,具有明显的早实丰产效应;各无患子果用无性系间开花枝数、结果枝数及单株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无患子果用优良无性系筛选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舒城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际情况,对长势较旺盛,但劣种、劣质株占主导地位的油茶纯林进行嫁接改造。实践证明:采用拉皮切接法实施油茶林换冠,并结合调整密度,去劣留优,辅以适当的营林措施,其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同时具有嫁接成活后长势旺盛、除萌工作量少等优点。因此,油茶拉皮切接法高枝换冠技术具有较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英德火炬松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英德火炬松改良种子园建园无性系的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发现大部分无性系雌、雄花发育良好。无性系开花时间大约在3月4~26日,大多数无性系雌花在3月7—8日开始开放,少数在3月4~6日开始开放,雄花大多数在3月9~10日开始开放。总体上雌花比雄花早2~3d开放,早1~2d结束。全园雌花盛花期为3月8~17日,雄花盛花期为3月12~19日,雌、雄花盛花期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相遇,自然条件下可保证充分授粉。种子园嫁接后第2年到第3年,90%以上的无性系开花,平均开花株率略高于70%;从第3年到第4年,100%的无性系开花,开花株率接近95%。说明嫁接后第3~4年,是种子园进入盛产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人工控制授粉的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12.
利用10多个优良无性系新品种,经区试表明,其产油量(488kg/hm2上)为粗放经营状况下普通油茶(40kg/hm2左右)的10倍以上。自2004年始先后对长林系列3、4、18、21、23、27、40、53、55号共9个优良无性系油茶新品种,采用芽苗砧嫁接方法繁育嫁接苗150万株,成苗率和合格率均达90%以上,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由衡东县林虬被术推广中心研究完成的“油茶‘衡东大批’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课题于1992年12月通过省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1993年9月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据研究报告介绍,该项研究从1974年开始。历时19年,在优良农家品种X蔚东大挑”群体中选择优树120株,营建代材收集[MIOO宙。经过对丰产性能‘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测定。筛选无性系74个.亩产油>参试无性系平均值52.6公斤的有28个;高于平均值15%的22个。这22个优良无性系平均种仁含油卒4对论%·采油率1乙O7%,亩产油6入2一1盯1公斤.平均好的公斤。比参试无性系的…  相似文献   

14.
张清 《绿色科技》2014,(4):107-109
以油茶闽43#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在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和切接两种嫁接方法对油茶苗木田间繁育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是影响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嫁接方法对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苗木高度和地径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对成活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苗木高度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时地径的影响则不显著;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切接技术繁育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平均成活率、苗高和地径比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技术繁育的油茶苗分别提高8.0%、19.0%和10.1%,且嫁接口愈合好,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杉木优株挖蔸移栽嫁接促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优株挖蔸移栽嫁接促萌试验表明,嫁接后树蔸获得的萌条比未嫁接树蔸获得的萌条多91.1%,这为杉木优株转化无性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适宜闽中地区栽培的油茶良种,连续4a对引种的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油茶无性系的生长结实及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跟踪调查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性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6个长林油茶无性系在引种地生长适应性较强,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等果实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与原产地接近;但连续4a测产的产油量较低,年均产油仅266.49~458.4 kg·hm-2,5个长林无性系产油量低于油茶优良无性系年均产油标准值450 kg·hm-2;经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长林53号和长林4号在闽中沙县的表现较好,其次是长林3号、长林27号、长林166号,长林40号品种表现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普通油茶无性系抗炭疽病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对炭疽病的抗病性,为油茶炭疽病抗性种质材料筛选和优良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和病情指数法,调查2014、2016年两年中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的抗病性。[结果]在参试的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中,未发现免疫(I)、高抗(HR)、高感(HS)无性系,抗病无性系10个,中抗无性系30个,中感无性系65个,感病无性系5个,其中9号、21号、27号、40号、45号、66号、150号、164号、177号、219号是10份抗病无性系。[结论]综合两年调查结果筛选出9号等10份抗病无性系,为深入研究普通油茶抗炭疽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了育种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湘林—90等5个美洲黑杨新无性系速丰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引进国内外优树材料、优良无性系、人工杂交及天然实生苗230多份种质材料中,经过苗期选择、无性化繁殖,在湖区分3地、共71个无性系参加对比试验造林;经过7~8年的定位观测,选定美洲黑杨55/65×W07杂交组合FI的湘林-90、湘林-75、湘林-101,美洲黑杨W10×2KEN8杂交组合F1的湘林-77、湘林-92共5个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为优良、速生杨树无性系。5—8年生,湘林-90等5个杨树新无性系的胸径、材积均大于试验林平均数+标准差,且生长量排序均位居参试无性系前列,显著高于对照I-69杨、中汉-17杨。8年生,湘林-90、湘林-77材积比I-69分别增产50.1%和44.8%,比中汉-17增产32.8%和28.1%,生长优势显著;湘林-101、湘林-92、湘林-75材积比I-69增产29.1%-25.3%,比中汉-17增产14.3%~10.9%,均达新种审定增产10%以上的增产标准。诸多无性系试验表明,新无性系的生长性状,需5~6年后才稳定。  相似文献   

19.
油茶杂优闽1等32个品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1973年开始 ,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的 3a强度选择 ,从近 6 0 0hm2 油茶林中决选出达到全国油茶优树评选标准的优树 10株 ,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把分散在异地的 10株优树繁殖成为无性系苗木 ,供作长期考核 ,并确定为杂交亲本进行双列杂交 ;1985年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造了 5 31株杂交子代试验林。根据 1994~ 1997年对营建的杂交F1代试验林连续4a的测产结果 ,筛选出油茶杂优闽 1等 32个品系 ,它们的年均产油量为 6 86 332~ 10 46 90 9kg·hm-2 ,比目前国内优良无性系标准年均产油量 45 0kg·hm-2 增产 5 2 5 18%~ 132 6 46 % ,而且对炭疽病都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邵东县黄草坪林场油茶优树混系林的遗传增益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无性系间的优劣,同时分析了4个最优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二十三株初选油茶优树的广义遗传力为O.46,利用初选优树枝条嫁接而建的混系林,第9年的产量为现有油茶成林一般产量的5——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