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良红松坚果型优树的选择方法(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88-1998 年对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地区天然红松林以及黑龙江省鹤岗地区人工红松林结实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定。根据调查和测定数据,对红松结实特征,包括结实量、球果长度、球果数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种子产量、种子大小、种子空实率、球果虫害率、结实指数等,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逐步回归,得出各项结实因子对结实量的贡献率,将球果长度、千粒重和出种率确定为优树选择的重要指标,然后采用加权系数法确定红松坚果型优树,并制订出天然红松林坚果型优树标准和红松人工林坚果优树标准。本项研究为建立红松坚果园选择优树提供了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2.
人工红松林杈干与经营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艾婷婷  姚博 《防护林科技》2013,(1):44-45,49
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林基本上可分为人工诱导的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人工诱导的同龄阔叶红松林和人工营造的同龄阔叶红松林等3种类型。文章对这3种人工阔叶红松林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红松是我省最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它材质优良,种子价值高,现有的天然红松林资源日趋缩小,母树年龄日趋老化,结实量逐渐下降,红松种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了解决红松种子不适应更新造林需要和种子需求量逐年加大的矛盾,将现有的部分人工红松林改培成母树林是十分必要的。经调查, 17~ 20年的红松人工林即可结实,此时一般母树能结 2~ 5个球果,且果大籽粒饱满,年均结实率 40%~ 50%,每公顷可采种子 120kg左右。但现有的红松人工林一般密度较大影响母树结实,要想调解种子产量必须搞好疏伐和土壤管理,搞好此项工作即做到了人工…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 ,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 ,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 ,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 ,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人工红松林改建母树林是解决当前红松种子供需矛盾和加速资金周转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国内外学者早有把红松当果树经营的报导,而且有了成效。如俄罗斯已大面积改建红松用材母树林和红松坚果林;朝鲜营建红松食品林;我国自古就把松仁当果品和补品用。把现有人工红松林改建母树林,在短期内,成为稳产、高产的红松采种基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红松种子的需求,我们还是新的偿试,尚无成熟经验。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人工红松林,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红松林不同间伐密度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商品林主要经营模式之一。它是以人工红松纯林为经营对象,以培育大径材和提高种子产量为目标,兼顾生态效能的一种林木培育方式。现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该区域森林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水平。因此,开展对人工红松林的培育途径研究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解决当前生产中广泛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解析木的分析,阐述了人工红松林的生长特点,及人工红松林对生态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得出最适宜人工红松林生长的立地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凉水自然保护区4种红松林型下土壤性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始红松林,天然白桦红松混交林,天然白桦人要红松混交林和红松人工纯林下土持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从土壤理化性质,还是从土壤物质和养分方面考察,白桦红松混交林都较红松人工纯林优越,维护林分土壤地力的功能优于原始红松林;而红松人工纯林较原始松林地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毕湘虹  魏霞  邓勋 《林业科技》2006,31(6):18-21
对天然红松林与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及发生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天然红松林内大型真菌为211种,林木病害主要以立木腐朽菌危害最为严重;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种类为47种,林木病害主要以枝干和叶类病害危害最为严重。单一树种的人工红松林直接影响到大型真菌种类的减少,又形成了适合病原真菌流行的高密度和大面积的适宜寄主,从而造成侵染性病害的严重发生。这说明,真菌生物多样性是随着林内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12.
红松籽是红松林的副产品,由于它的营养价值高,又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数量逐年上升,价格不断上扬,红松林的松籽经济总收益已大大超过采伐木材的经济效益,将现有红松林改建成干果生态经济林,提高松籽产量,是发展松籽产业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工红松林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材质优良,生长迅速,为珍贵造林树种之一。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东北地区人工栽植了许多红松。但出于树种单一,造林及经营措施不宜等弊病,随着大面积人工红松林相继成林,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危害亦日益加重。草河口林区是我国研究人工红松林的重要基地之一,境内生长有国内林龄最大的人工红松林。几年来,我们以草河口林区为中心,对辽宁东部山区的人工红松林病害做了一些调查和采集工作。为了系统地了解辽宁人工红松林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也  相似文献   

14.
草河口"红松林"是享誉国内外优质高产的人工红松林,也是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林业工作者经过50年艰苦卓越的努力而建立的面积与蓄积均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红松林。这片红松林总面积287.7hm2,地理位置独特,是研究人工红松生长规律及其各项效益理想的实验基地。文章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估,以便更好地经营管理和保护好草河口"红松林",发挥它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红松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建群、材用及经济树种,红松果林是本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从林分选择、密度控制、打顶、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促进红松林结实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樟子松在“三北”和全国引种成功,需种量急剧增加。培育优质高产的种子成为采种基地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在樟子松林分布的不同生态区内,研究球果产量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认为影响山地樟子松林球果产量的主导因子是≥10℃年积温和日照时数(热量),沙地樟子松林则是降水量。  相似文献   

17.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最主要乡土树种,也是我省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树质优良,坚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种子市场十分走俏,深受消费者青睐。但随着森林资源,尤其是天然红松林的锐减,红松种子的产量日渐下降,供需矛盾突出,为此做好红松种子产量调查,对加强种子资源管理,搞好种子园、母树林的开发和建设都显得十分必要。1调查地区选择本次调查地区选择在素有红松故乡之称的完达山林区的东方红林业局永幸林场,该场现有红松林2893hm2,共区划了14个林班。林分平均年龄120年,平均胸径37.2cm,平均树高20.5cm,…  相似文献   

18.
阔叶人工红松林丰产技术标准陈效群,朱宝印,张运军,常方圆(黑龙江省林科所)(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黑龙江省缓棱林业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栽针保阔营造红松丰产用材林各项技术措施和各年龄阶段人工红松阔叶混交林达到丰产林标准时主林木红松应具有...  相似文献   

19.
国有辽宁本溪县清河城林场有林地面积 4.3万亩,总蓄积量 32.7万立方米,年采伐量 4000立方米,生产木材 3000立方米。全场职工总数 110人。 1981年开始到 1994年共发展建设红松种子园 1085亩,改建红松种子林 3900亩。从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红松种子开始有所收入,而且逐年提高。 2000年该场红松林种子收入达到 130万,与全年木材收入持平。红松种子成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近三年清河城林场响应辽宁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果材兼用林的号召,投资 30万元,新造红松果材兼用林 2400亩。同时加强对现有红松林的抚育爱护、促进提高结食量,红松…  相似文献   

20.
大石头林业局红松林资源丰富,经调查统计,截止2008年末红松林面积共计9590公顷,其中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有565公顷。目前,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树龄在25年以上的.尚有418.8公顷没有结实。为了推动人工红松幼林管护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